适时利用离心风机串层通风确保粮食安全度夏
2013-04-29李辉于志强
李辉 于志强
摘 要:文章针对吉林地区高大平房仓储粮进入夏季时,受外界高温影响,表层易发生结露、发热等粮情变化,影响储粮安全等情况,适时采用离心风机进行短时串层机械通风,消灭安全隐患,保證储粮安全度夏。
关键词:高大平房仓;离心风机;表层粮温;串层通风
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19-02
吉林地区高大平房仓储粮在进入夏季时,由于受外界高温持续影响,仓温升高,表层粮温高,个别部位出现高温点,采用常规方法处理工作量大,为探讨吉林地区高大平房仓夏季安全储粮技术,我库开展夏季离心风机串层通风试验,探讨通风时机、粮温、粮情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确保了储粮安全度夏。
1 试验材料
①供试仓房:选用南崴子国储库15号高大平房仓作为试验仓房,仓房跨度21 m,长42 m,顶高10.95 m,檐高9.25 m,设计仓容4 000 t,风道为三台风机九条风道,空气途径比为1.3。
②供试储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③试验时间:2011年8月2日~2011年8月4日。
2 应用材料
粮情检测系统为北京康拓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粮情电子测控系统LC-Ⅲ。机械通风机为吉林风机厂生产的功率为7.5 kW、型号为4-72-11的离心通风机。电动扦样器、自制手动检温控子、电热烘箱、电子水分测定仪,及相关化验用品。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①粮情检测。通风前,利用电子粮情检测系统及人工定点检测粮食温度;对通风仓的水分进行检验(检测结果见表2)。
②从检测结果来看,供试仓内中央储备玉米粮温已超过正常安全储存范围,个别点位的水分也较正常情况下的水分偏高,粮食已出现轻微点翠现象。而且经过几天的观察,个别点粮温也在每天以2~3 ℃左右的幅度上升。如任其发展,高温范围会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粮质也将不断劣变。
4 试验操作
4.1 试验内容
15号仓每仓用3台功率为7.5 kW的离心式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自2011年8月2日18:00开始,至2011年8月4日6:00结束(3日6:00~18:00停机),累计通风24 h,通风期间现场和室内派专人值班,每2 h检测一次粮温,观察粮温变化情况;每4 h检测一次水分,详细分析较高的大气湿度对粮食的影响程度。通风结束时,每仓总电耗为540 kW/h,吨粮耗电0.15 kW/h左右。
4.2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
4.3 现象
对15号仓房观察整个通风过程看,前2 h表层和上层粮温即有所下降,湿热大量散发,仓内湿度达90%,而底层粮温则有明显升高,其幅度较表层下降幅度大得多。15仓的温度变化是:表层粮温一直在以每两小时1℃左右的幅度下降;上层粮温前16 h在匀速下降,16 h后则由降转升;中层粮温经过6 h的下降后,随即由降转升;下层粮温经过16 h的上升后,基本保持与外温有3℃左右的差异,并维持平稳状态。整个通风是将中、下部低温区域在风机压力作用下层层上移,表层被串成第二层粮温,第二层被串成第三层,以此类推。
进行到12 h时,仓湿已由最初的90%降至75%,表层的水分有0.3%左右的降幅,中下层水分则在外湿的影响下平稳中略有0.1%左右的升幅。整仓平均水分无大的变化。这时个别点由于杂质集中及微生物呼吸等原因达14.3%,虽然此时粮温已很理想,但为了彻底平衡整仓水分,在第二天夜里同等气温、气湿条件下,再进行12 h的通风。经过这12 h的通风,仓湿降至70%。整仓平均粮温仅有2 ℃左右的升幅,这个升幅主要出现在最后的2 h。所以尽量不要通风时间过长,以免出现此种情况。平均水分基本维持不变,但高水分点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4.4 结果分析
①通过本次离心风机串层机械通风,有效地解决了表层粮食大面积发热甚至结露现象的发生。常规处理个别点粮温升高时,大都采取人工翻动粮面散发湿热,或是挖沟打垄等措施来控制表层粮温的升高,但这只能解决少量个别点粮情变化,如果整仓粮食表面大面积高温,仍采用这个办法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而且高温点会随着人工挖井的进行而逐渐深入到粮层内部,造成发热面积越来越大。采用离心风机进行串层通风的作法却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极有效地控制粮情的恶化。
②通过本次串层通风期间水分的跟踪检测结果来看,虽然夏季外界大气湿度较大,但对仓内14%水分左右的粮食并未造成多大影响,水分在整个通风过程中变化幅度很小,而且也都在安全储粮允许范围之内。
③由于这类通风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的,外界高温直接进入粮堆,打破了粮堆内由上年冬初机械通风而形成的低温状态,但整仓平均粮温变化不大。
5 结 论
采用适时利用离心风机串层通风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仓内粮食大面积发热现象,彻底消除隐患,缓解粮情。而且经过七、八月份的串层通风,以往那种粮温在八月末至九月上旬出现峰值的现象得以很好的消除,同时也减少了人工翻动粮面及单、多管风机零散通风的工作量。在2012年和2013年,我库又对2011年的试验进行实践,效果十分良好。
夏季通风天气条件十分重要。自然通风要在六月中上旬发现仓温达到23 ℃左右即开始。因此时夜间外温一般在20 ℃以下,可有效缓解仓内积热,若拖延,热量会很快侵入粮堆,造成粮温升高,同时自然通风也为推迟离心风机串层通风起到一定作用。若无此铺垫,粮温会在六月末左右即达到结露或发热程度,增加整个夏季保粮的难度。另外,进入六月份后,一定要加强检查,并定期移动踏粮板的位置,以免造成踏粮板下的湿热难以散发而发生结露现象。进入七月末,就应该视粮温和外温情况考虑机械通风,条件允许时可以适当提前进行。在表层粮温达到24 ℃左右时(即在七月中下旬)即开始短时间的串层机械通风,避免粮温过高或天气条件不好而给工作安排带来麻烦。
这只是我们在几年来承储中央储备粮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点点作法,有效解决了夏季“黄老虎”度夏难的问题,同时对粮食品质也未造成太大的影响,实现了科学保粮。
6 问题及建议
虽然夏季离心风机串层通风能有效地解决仓内粮食大面积发热现象,而且对粮食品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究竟通风期间的温、湿度上限是多少还有待于探寻。另外,建议不是在粮温实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尽量少在盛夏时节进行机械通风,可尽量将串层通风时间提前,以免对粮食品质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 樊赤,王官林,何高军,等.不同型号风机通风降温节能对比试验[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