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 民之所望 施政所向
2013-04-29
我们衷心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从担任新职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感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是重大责任。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
——李克强
沉静地致以微笑,深深鞠躬,传达出一位大国总理对责任的担当,也表现出成熟政治家坚毅、睿智的力量
李克强用改革最大红利让广大人民受益
3月15日,57岁的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此时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李克强是第一位出生在新中国、并同时拥有经济学博士和法学学士学位的总理。
过去5年间,作为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克难,出手不凡。其敏锐的判断力,直面问题、专业果敢的工作作风深得各方赞许。
今天的中国,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把超过13亿人带入科学发展的全面小康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史诗意义的创举。在人民大会堂,面对近3000名人民代表的掌声,李克强沉静地致以微笑,深深鞠躬,传达出一位大国总理对责任的担当,也表现出成熟政治家坚毅、睿智的力量。
“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
外界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化改革,无疑是李克强重要的施政理念。今年初,他在包头市现场调研改革时提出,要把市场的手、政府的手和人民群众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聚集更大的力量。
中共十八大闭幕后的第6天,李克强就主持召开改革专题座谈会。在这次会上,李克强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他强调:“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在综合国力稳健提升的今天,正视前进道路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主动推进改革,体现出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忧患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感。
十八大以后推进的第一项重大改革就是行政体制改革。李克强作为《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文件起草组组长,力主将国务院组成部门缩减到25个。精简高效,体现出李克强的行事风格。改革要从自身做起,但“割自己的肉”谈何容易,以致每一次机构改革都是一场艰苦的革命,都会遇到诸多阻力和风险,这次改革也不例外。
在研究机构改革方案之初,李克强就明确提出,改革不是简单地减少机构数量,而是要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该由市场做的要多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正是出于这些理念,这次改革方案与以往不同,第一次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在方案名称中并列。
在李克强领导下,文件起草组深入部门、地方、企业,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吸收专家意见,专题研究、协调重点难点问题。
在国务院工作期间,李克强深感多个部门管一件事程序之繁、协调之难。他力主创新变革,改变铁路长期政企不分的状况,整合食品药品、海洋等管理机构,优化一些职能交叉的管理机构,使一些延续多年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企业创业创新是李克强高度关注的事。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他力推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
“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型”
中共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既与上世纪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一脉相承,又是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实现转型升级的大手笔、关键棋。今年1月15日,李克强到国家粮食局考察时,第一次将其概括为“新四化”。
李克强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
“新四化”中的城镇化,更是被李克强视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北大学习期间,他深入钻研,厚积薄发,写出了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体现出对世界潮流的洞悉和对中国国情的谙熟,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经历了20多年的思考、实践和历练,逐步形成了今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维。
早在河南当省长时,李克强就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推进、驱动城乡发展,使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河南省走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经济第五大省、工业大省,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去年已突破1100亿斤。在今年人代会河南代表团,李克强又指出,要在“三化”协调的基础上,推进包括信息化在内的“四化”同步。
为降低城镇化“门槛”,李克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整服务业政策,鼓励扩大就业,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5年来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3000多万套,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使几千万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李克强主张,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破解城乡之间“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也要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形成的差距。在他的强力推动下,五年多来,中国累计改造棚户区1200多万户。
“保基本民生,天大的困难也要做”
李克强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当过大队书记,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担任国务院领导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融入群众、以心换心,讨论民生改善之策。
通过深入调研掌握最真实的情况,这是李克强一贯的工作作风。出门轻车简从,不封路,不清场,现场解决群众和基层提出的实际问题。从地方到中央,他从未改变。
去年岁末,李克强冒雪探访五年前到过的湖北恩施龙凤镇青堡村,再次和村民围坐在一起,把大家述说的“烦心事”一一记在本子上。当他准备离开时,看到路边陡坡上有玉米地,农村管这叫“挂坡地”。李克强踩着泥泞的山道攀上坡,用手抓了一把泥巴捏捏,“这是一个很农民的动作,就像大家平时在看地一样。”村民杨芳说。
村民们反映,种挂坡地有三难:爬上去难、管理难、收成难。李克强现场同大家商讨。最后他认为,这样的地应该退耕还林,改种经济林,并进行移民建镇、扶贫搬迁、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试点。3月份,在龙凤镇召开了扶贫改革综合试验的工作座谈会。
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但凡有人来田里看,大都是向前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真正懂行的才弯腰看看苗情。李克强一到我们这里,眼睛就是往下看,村里特意在远处立了大标语牌,他自始至终没看过,而是跟我一起捏捏苗,盘算打掉田埂后能增多少收成。”
今年春节前夕,李克强径直走进包头北梁棚户区的高俊平家走访,当时高俊平的孙子刚睡醒午觉,没来得及穿衣服就躲进立柜里。李克强和高俊平唠家常时,孩子从立柜里跳出来钻进被窝,露出了光着的屁股。整个过程被电视镜头记录播出。“光屁股”小孩在网上立刻成为焦点人物。对于这段“很萌很真实”的镜头,网友们报以热情的肯定:“可以看出,这是真正接触底层、事先不打招呼的访贫问苦。”
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强调,环境也是民生,必须着重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2011年12月召开的环保大会上,李克强就专门提出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目前,国家已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监测范围已扩大到113个环保重点城市。
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李克强既立足国情,又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他指出,公共服务要合理区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政府要着力保基本,构筑起一张使群众能够安心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网。这一理念,已转化为中国重大民生工程的实践。
“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
多年来,面对各种难题,李克强从不回避,而是以坚定的勇气和胆略、开阔的视野和系统的知识储备化解矛盾和挑战,被境外媒体称为“破解复杂难题的高手”。最近他关于推进中国现代化既要有“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有“走钢丝”的勇气、智慧和韧性,不断破解难题的论述,在国际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新一轮机构改革,就体现了这种决心和智慧。
长期关注世界经济数据、发展理念和战略走势,使李克强习惯于将中国与全球、区域与全局联系在一起。
寒来暑往、砥砺成金。李克强先后主政农业大省河南和老工业基地辽宁。这两个省份几乎可以找到当下中国面临的所有难题:前者的考验是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后者是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
在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李克强提出,巩固“三农优势”、建好“全国粮仓”;系统谋划工业布局,高起点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旧城与新城互动发展,构筑中原城市群……一系列施政“组合拳”,不仅保持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同时向新兴工业基地转变,成为中部地区具有强劲积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
在辽宁,李克强推动解决了数百万工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迈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最艰难的一步。他直面辽宁经济发展相对封闭的挑战,果断做出转身向海、带动腹地、开发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决策。今天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增长极正在崛起。
在国务院工作期间,李克强分管的工作有不少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医改就是其中之一。
在去年11月底改革试点会议上,李克强请发言者免去工作汇报,只谈具体问题和建议。工作人员透露,李克强平时就有爱问问题的习惯,“打破砂锅璺(问)到底”。人们都反映李克强讲话的信息量大,思想精深,非一日之功。
李克强善解难题与他求真务实、从善如流的一贯作风有关。这次人代会上,一位湖南团代表打断李克强的发言发表感想,李克强耐心倾听,不时在本子上记录,表示一定要尊重人民代表表达意见的权利。
李克强酷爱读书,总是手不释卷,广泛阅读中外历史文化典籍和专著;法律、经济等方面学术造诣使他在经世治政上“知行合一”;而常年坚持阅读英文书刊,收看英语频道,熟练用英语与各国领导人轻松交谈、自然交流,不仅使他在外交舞台上挥洒自如,更形成了开放广博的国际视野。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