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田地质勘探中的煤质工作探究

2013-04-29张丽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6期

张丽娟

摘 要:我国的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同时储量分布也不均匀,这就对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煤质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工作。同时在煤田地质报告中也要以煤质工作为基础进行编写,同时也是评析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指标资料。同时在煤质工作中,还要对煤质牌号进行准确的确定,这样才会保证勘探工作的质量,保证国家的利益免受损失。所以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一定要扎实的做好煤质工作。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煤质分析;煤质检测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量的不断加大,煤质分析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煤田地质勘探中的重要一部分,此项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同时还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检测人员具在较高的责任心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在保证分析准确性的基础上,协调勘探人员的工作。

1 煤样的代表性问题

勘探区的煤质特征和变化规律,这主要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依据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煤样来评价。煤样的代表性与采集钻芯的采取率高低有直接的关系。采取率越高,煤样的代表性越强,一般采取率在80%-92%以上为宜。如果采取率过低(炼焦煤的采取率低于70%,动力煤的采取率低于60%),煤样代表性就会变差,这样就会导致矿井开采后的煤层煤样检测结果与煤质检验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样品的采取率高低直接决定着煤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旦样品的采取率较低,那么按照煤质检测结果计算出来的储量与真实储量之间则会有较大的差异。另外,取样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对煤样的煤质有所影响,如焦煤如果钻取煤样时因钻头所产生的热量发生部分燃烧,那么所钻取出来的煤样成分就会有所变化,检测出来的牌号可能就会是瘦煤或是贫煤。如果煤样中混入泥浆等杂质时,不清除掉煤样的灰分就会增高,如果用水进行清洗,则会把煤样中所含的碱性矿物质冲洗掉而使煤样的灰分降低,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用刷子把煤芯表层的泥浆轻轻刷掉,这样对煤样煤质准确性才能有所保证。对于混入煤芯煤样中的铁砂、钢屑等杂物,需要用强磁铁吸尽,以保证灰分成分和煤灰熔融性,从而保证对协力煤煤质的利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 煤质分析检测项目的合理选定问题

2.1 在对煤矿进行普查和精查及勘探找煤的过程中,需要对原煤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及焦渣特征、全硫(St,d)、发热量、煤灰成分、有害元素、微量元素等项目进行测定。同时可根据地质报告中对储量级别的记录,从而选择是否对原煤真相对密度和视相对密度进行测定。同时对于一些特殊区域或是煤中灰分较高时,还需要对煤中碳酸CO2含量进行测定。

2.2 褐煤、长焰煤、弱黏煤、不黏煤、贫煤和无烟煤对非炼焦用煤,应测定的项目:原煤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及焦渣特征、全硫(St,d)、发热量(Qgr,d)、元素分析等。

2.3 炼焦用煤

除测定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及焦渣特征、全硫(St,d)、发热量(Qgr,d)以外,还需测定浮煤(或Ad不大于10%的原煤)的工业分析和黏结性、结焦性等项目。当全硫含量大于百分之一时,可以用做炼焦用煤,这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尽可能的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原煤来对含硫量进行检测,如果硫分越高,那么所采取的煤样在量上也需要增加。

2.4 用于确定煤牌号

无论是无烟煤还是烟煤或褐煤(用重液分选容易“泥化”的某些特别年轻的褐煤除外),都需要检测浮煤挥发分(Vdaf)。烟煤的分选密度原则上选定在1.4g/cm3,某些高灰难选煤选后灰分仍大于10%时,分选密度则应降至1.35g/cm3,以浮煤灰分降至10%以下为准。一般以Ad在5%~10%为最好。无烟煤分选密度,应根据其纯煤的真相对密度而确定,一般在1.4~1.8g/cm3。褐煤的分选密度,原则上也按纯煤的真相对密度来确定。

2.5 动力煤

对动力用煤在选取煤样时,要选择有挖根生的煤芯进行测定,同时不管在精查阶段还是在普查检测叶,对煤样的数量都不宜过少,以保证测定煤灰成分和熔融性的准确度。

3 地质报告中煤质分析部分的编写问题

3.1 煤质分析数据的审定

对煤样的代表性和正确性审定是煤质分析数据研究和处理的基础,因此对煤质分析数据审定时要对煤样进行合理取舍,不能盲目的下结论。在煤质分析中,发现煤质中灰分成分较高时,这时就需要考虑在钻取时是否有泥浆等杂质混入,同时还要考虑是否与钻孔位置的选择有关,如果选择的位置位于断层带或是火成岩侵入严重地段、煤层边缘地带等都会导致煤样中的灰分增高。如果这些因素都予以提除后,可考虑是否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差错,核实送样、制样的单据是否发生了错误,如果以上都没有出错,可以对煤样进行选定,但这时实验室还需要对煤样进行复查等一系列的化学分析,从而确定煤样的代表性。

煤样检测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从各方面进行原因的查找,从而找出偏差的原因,然后可根据复查后的正常结果进行计算,从而保证煤样煤质的准确性。

3.2 各井田(或矿)煤质变化规律

根据钻孔分布位置,将一些重要的煤质检测项目,如灰分(Ad)、硫分(St,d)、浮煤挥发分(Vdaf)、黏结指数(GR.I)、胶质层厚度(Y值)等指标,在分煤层的各钻孔旁标出,然后按走向和倾向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因此无论是针对受断层和火成岩影响较大的构造复杂的井田的变化规律、上下煤层之间的煤质变化、不同成期煤层之间的指标变化还是对于厚煤层和薄煤层之间的的煤质变化等所产生的影响,都应探求基变化规律,从而用文字加以标注并进一步进行详细的论述。另外,还应对硫分(St,d)、灰分(Ad)和挥发分(Vdaf)等指标作出等值线图,为今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对风化带、氧化带煤层,作为腐植酸的矿产资源,有关煤质指标也应单独汇总计算,并与单独圈定的储量范围相一致。

4 结束语

随着煤炭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了保证煤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最优化的应用,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做好煤质分析检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需要煤质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认真负责,协助好勘探人员对现场的分析,从而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煤质检测工作与钻探工程的质量和地质资料的可靠程度还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煤质检测工作对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是保证煤田地质勘探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鲍江.陕西澄城县石炭二叠纪高硫煤配煤试验研究[J].煤质技术, 2006(5).

[2]DZ/T 0215-2002.1-29,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