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化事件折射金融资本青春病
2013-04-29
销售与管理 2013年6期
刘杉 http://blog.sina.com.cn/s/blog48e8c6940102e8ei
最近《致青春》热映,勾起中年人的怀旧。当然,《致青春》并没让人想起美加净,更无法想到上海家化。不过,对于资本市场的中年人来说,上海家化像《致青春》一样成为焦点。
上海家化的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近日召开临时董事会,免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葛文耀的职务,而葛则在实名微博上公开指责集团实际控制人平安信托干预公司发展。
在家化集团爆出人事纠纷后,上市公司股价出现跌停,说明市场并不认可董事长去职。但也反映出,尽管基金持股总和居大,但基金经理无法形成合力影响公司董事会。
这是典型的金融资本说了算,而且牵扯到金融资本间的对话,对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具有标杆意义。
其一,金融资本能否成为合格的实业家。虽然平安信托给家化注入增量资金,但金融投资者的目空无人和对财务收益的追求,势必与崇尚品牌和实干的职业经理人矛盾。
其二,职业经理人怎样为金融资本打工。经理人是企业管理的行家里手,但公司治理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再牛的经理人也要服从董事会和股东大会。
其三,金融资本如何降低治理成本。金融与实业理念迥异,在战略选择上,金融家与实业家眼界不同。作为控股方,金融资本能否放下傲慢和强势是管理好实业公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