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带状疱疹60例
2013-04-29思治兰苏贵强
思治兰 苏贵强
关键词:内服;放血;拨罐;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84-0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一种顽固性慢性疼痛综合症,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内服、放血、拨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12例,女48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 d,最长6 a。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蛇串疮诊断标准:(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例成带状。严重者,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性往往较重。(2)皮疹出现前,常用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2 治疗方法
2.1 疱疹期 予中药:黄芩15 g,泽泻15 g,木通 10 g,龙胆草15 g,栀子15 g,柴胡15 g,当归15 g,赤芍15 g,白术15 g,滑石20 g,薏苡仁20 g,黄连10 g,陈皮15 g,大黄5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1周为1个疗程。
2.2 后遗神经痛期 予拨罐、放血:在其痂皮脱落后的皮损部位,消毒皮肤,拔火罐,留罐10 min,梅花针扣刺出血,再拔罐5 min,吸出血块和黄水,清理后,严格消毒皮肤。1周放血1~2次,10次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 治疗结果 60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42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4 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疾病,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中医称此病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火带疮”。因其皮损是红斑,水疱呈带状排列故名之。本病与肝、肺、脾病变,外感湿热邪毒有关。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以致心肝之火外炎,蕴积肌肤而发;再兼感受湿热邪毒而本病;毒热蕴于血分则发为红赤斑片,湿热壅阻肌肤则起黄白水疱,湿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其治当以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疏肝理气,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止痛。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为主药,黄芩、黄连、栀子苦寒泻火为臣药,泽泻、木通、滑石、薏苡仁清热利湿;大黄泻下实热;当归、赤芍活血养血;柴胡、白术、陈皮疏肝理气健脾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梅花针放血及拨罐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针刺放血及拨罐,使壅滞于肌肤之湿热毒邪得解,起到直接治疗作用。内外结合,标本兼顾,大大提高了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