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不说真话?
2013-04-29杨长勇
杨长勇
编辑提示:不论是喜欢玩却不敢说,还是真的不喜欢玩,都不是孩子该有的状态。
一位名师在外出讲学时,上了一节二年级的示范课。为了和学生拉近关系,激活课堂气氛,他和学生进行了下面一段对话:
师:我觉得你们很可爱,可我多少又觉得你们有点可怜。别的同学都在家休息,咱们还得到这来上节课,还是数学课。在家玩多好。是吧?玩好不好?
生:不好。
(学生答得非常齐)
师:玩不好?我再问个问题,实话实说啊!喜欢玩的举手。
(学生无一人举手)
师:谁喜欢上课学习?请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
(教师很无奈,走近一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女生)
师:悄悄地告诉我,你喜欢玩吗?
生:不喜欢。
师:(面向全体)玩怎么不好?
生:玩学不到知识,上课可以学到知识。
师:既然玩不好,那怎么还有很多玩具。玩很好,小孩需要玩,大人也需要玩。玩可以调节我们紧张的气氛,上课玩可以放松,玩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玩还可以促进我们的团结。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该学习的时候痛痛快快地学习。玩好不好啊?
生:(犹豫地)好!
师:现在喜欢玩的举手!
(学生仍无一人举手)
……
在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有七八名同学举了手。
面对这真实的一幕,我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不说真话?
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孩子玩儿。“贪玩好动”是老师们常用的一句操行评语。获此评语的学生大多成绩一般或较差。“贪玩”俨然已经成为不思进取、成绩差的代名词。谁不想表现得好一些呢?所以孩子们谈“玩”色变,要说老师和家长爱听的。
原因之二是我们的孩子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用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和小朋友到室外活动。上学时间被学校控制着,假期的时间被家长控制着。就这样,孩子们远离了自己应当拥有的生活,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成人化,越来越功利化。知道说喜欢“玩”会让老师不喜欢,就“打死也不说”,拼了命也要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可叹,本该是天真无邪的美好时光,就这样被人为地改造了。
李振村老师在《教一些“无用”的东西给孩子》中这样说:“我们可怜的孩子,大概是世界青少年群体中上最‘忙的一族了。 ‘忙这个中国字很有意思:左右结构,解读出来就是‘心‘亡了。一个‘心‘亡了的孩子,一个从小没有享受过自由、闲暇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指望他们产生什么思想、智慧、个性?孩子从小被控制得越严,长大后兴趣爱好就越少,自主性就越差。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
真正的教育绝不是以“扼杀天性”为手段的,我们应该把大自然的“精灵”放归自然。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教学才会焕发生机。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