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基本活动方法”内容下“投”的教学实践

2013-04-29邵志南

体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方法

邵志南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的下位目标指向“身体基本活动”,并以“学习基本身体活动方法、提高基本身体活动能力、掌握一定难度基本身体活动方法”[1]阐述了水平一至水平三的目标递进关系,同时又对达成目标的内容建议、评价要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具体的学习目标,探索和落实每个年龄段具体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关键词:身体基本活动动作;方法;投掷;学习标准

一、对“身体基本活动方法”的理解

“学习、提高和掌握身体基本活动方法”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的下位目标,并以递进的逻辑关系分布在小学三个水平段。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分析和理解教学内容——身体基本活动方法。

《课标》中指出:身体的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滚动、支撑、钻”等。这里提出的“动作”,是身体的一种肢体活动行为方式,主要被视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定下肢体、躯干的肌肉、骨骼、关节协同活动的模式[2]。身体动作的发展是儿童身上出现的最明显的顺序变化,各种基本动作以基本动作模式的形式被储存起来,用以在学习运动技能时频繁地再次做出这些动作[3]。

方法,是人们为了解决问题或者达到目的所使用的途径或手段[4]。而“基本身体活动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的肢体动作操作方法。这里的“方法”有时候等同于技术,比如“掷远”,为了投得更远,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并掌握发力的顺序、鞭打技术等;有时候可理解为身体锻炼的“途径”,学生的基本动作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练习过程,如体育活动、体育游戏、运动项目等。因此这里的“技术”和“途径”均可作为“教学内容”。

“身体基本活动方法”作为水平一至水平三的学习内容之一,有层次性的提出了“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多种基本身体活动动作、有一定难度的身体活动动作”,那么其中“基本的、多种的、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该如何理解呢?

动作发展是从先天性发射动作、自主动作、工具性技能动作到高级复杂动作的过程[2],学生学习“基本的、多种的、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是基于动作发展上的动作学习过程,这不仅体现了学习目标的递进性,也体现了教学内容层次性。

哈罗和辛普森的“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系统”将动作技能目标分为若干个层次。虽然没具体指出相应的阶段,但是从具体的表述上找到并能帮助我们理解“基本的、多种的、有一定难度动作”(表1)。

那么,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反复强调“身体基本活动方法”的学习?这些基本的身体活动对形成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有什么作用?

这其实就是我们要明确“为什么教”。对步入小学阶段7周岁左右的儿童来说,是学习和形成基本动作技能的最佳期[6]。形成动作技能必须通过基本动作的学习来完成,而基本身体活动动作不仅是基本生存活动的要素,也是今后形成运动技能的奠基石。儿童基本动作的良好发展,是以后熟练掌握几项高级的、专门的动作技术的基础[6]。我们必需认识到,在“规范”学生的运动技术之前,儿童必须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它是今后一切动作行为的基础,这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7]。因此,学习“基本身体活动方法”,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宽泛的运动基础经验,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金字塔”运动技能发展基础[6]。

二、以“投”为例分析身体基本活动方法“教什么”

个体“投”的动作技能形成是个长期的动作经验的积累、方法习得的过程,是有序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投掷类动作技能的发展,主要关注的是“上肢、躯干、下肢”三个关键点,在投掷类动作技能中,这三者不是同步发展的,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特征。以上肢动作发展为例,呈现出“砍切——上挥——高挥——鞭打”的阶段发展特征。这一研究比较清楚地表明了投掷类动作发展的阶段性,也给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确定学生的基础和制定学习标准提供了依据。

《课程标准》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是指出了内容的选择范围。而在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弄清楚什么是“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即每个基本活动动作还可以分解出哪些相应的基本动作,才能落实到每节课中去。以“投”为例,从个体在投掷动作模式的具体表现中,主要表现在单双手的择取、上肢的不同运动轨迹,具体的基本活动动作有“滚、抛、投掷、撇、扔、挥击、甩、推”等,并根据投掷动作的发展特征确定各水平段的学习内容(表2)。

三、关于“投”的教学实践思考

综上分析并根据“学习、提高、掌握”的目标递进关系,本人制定以下小学阶段投掷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和标准(表3),以抛砖之意,引大家之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董琦,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3]Gray Cook(美)著,张英波等译.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4).

[4]陈寿灿.方法论导论[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

[5]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1).

[6]耿培新,梁国力.人类动作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

[7]杨文轩,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方法
中医特有的急救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化学反应多变幻 “虚拟”方法帮大忙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最有效的简单方法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