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句子控
2013-04-29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有一种少年,叫“句子控”。他们喜欢长长短短的句子,无论是在看书时、上网时,还是与人谈天时,每当看到、听到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总会怦然心动,总会认认真真地记在本子里,会拿来做QQ签名,会发在微博上,会恨不得转发给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或者默默地记在心里……
那些或美丽、或精辟、或伤感,或励志的句子当中,有没有那么一句,不仅被你记住,还在悄然间让你的心情、你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
请珍惜你身边那些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对你那么好。
徐珺绮(金华第十五中学)
忘了是什么时候,只记得那天刷了一下微博,看到一句话:“请珍惜你身边那些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对你那么好。”我觉得很有哲理,便将它认真地抄写在那本新买来的笔记本上。抄完,其实也就把它放在一边了。
那个时候,浙江卫视正在热播《仙剑奇侠传》。我的闺蜜橙子喜欢故事里的雪见,张扬是她一贯的作风,可我却偏爱那个柔弱的龙葵。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偶像大过天的时候,自己心里认定的,都是最好的。固执的我们谁也不肯让谁,各自坚持自己的想法,居然为这个吵了起来,一吵就吵到了翻脸。“道不同,不相为谋,哼!”我气急败坏地扔下这么一句话。
心情不好,做什么都觉得无聊。不经意翻开笔记本,毫无征兆地,我一眼就看到那行工工整整的字:“请珍惜你身边那些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对你那么好。”
我开始细细回想和闺蜜在一起的日子:迷糊的我上学时总会忘带水,橙子总在我口渴时将她的水杯递给我;上课回答不出来问题的时候,橙子会悄悄在底下给我提示;生病时,橙子会给我带来我最爱的提拉米苏……
原来,橙子对我这么好,只是岁月太长,我还未来得及回想那些过往,却被现在的事情冲昏头脑。仔细一想,身边对我好的人还有很多:我笨笨的弟弟,会一直等我放学回来才开始吃饭;我亲爱的表姐会在我生日那天特地从外地赶来给我送生日礼物;我胖胖的同桌会将他的零食分我一半……我凭什么可以浑然不觉地享受这一切,还把它们当成理所当然?
是的,我该学会珍惜了。
那些我们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了。
雷羿恬(遂昌县育才中学)
时光真的可以改变很多呢。
那一年我们小学毕业,大家都嘻嘻哈哈地写毕业赠言。用不同的字体,写下的都是“勿忘我”。我们微笑着说要记得我们在一起的六年,要记得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那时,我说,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时光匆匆,转眼初三所剩的日子不多了。同学之间还会讲“到了高中以后不要忘记我哦”之类的话。忽地回想起那年小学毕业时的情景。可是,我记住了一些什么呢?回到家,翻出小学毕业照,看着那些曾经那么熟悉的面孔,我却连很多人叫什么名字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三年而已……忽然之间伤感丛生。
翻读郭敬明的散文,又看到他引用顾湘在《西天》里写的一句话:“那些我们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了。”这句话其实早就看过,以前没有太大感触。但这一次,它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原来,这是真的。曾经多么想要记住的过往,却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渐淡忘了。
既然时间注定是一块橡皮擦,就让那些过去的过去吧。从今天开始,用心和每一个朋友好好相处,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确定不了自己的形状,动不动就和世界碰撞。
金思怡(磐安县实验初中)
那一次,兴致勃勃地和妈妈说要买一台拍立得。“拍立得不用钱的吗?家里明明已经有一台数码相机了。”她不以为然的眼神突然让我感到梦想被轻视的激愤,并很快恼羞成怒。于是接下来,我便和她大吵了一场。我觉得她不理解我,而她始终认为这不过是在浪费钱。其实我一开始也不是那么坚持非要不可,但不知怎么就和她杠上了。最后,我用尽全力重重地关上房间的门,歇斯底里地发誓不要再出去。躲在房间里,我小声地哭了,心中不断涌起的委屈终于让啜泣变成号啕,只能用被子捂住头,不停地流眼泪。
哭完了,作业还是要做。戴上耳机,往嘴里扔一粒口香糖,假装自己根本不在乎。突然,耳边传来一句歌词:“确定不了自己的形状,动不动就和世界碰撞。”我一下子愣住了,嚼着糖的嘴巴不动了。这首刘若英的《继续给十五岁的自己》我明明已经听过很多次,这一次却尖锐地刺痛了我的耳膜。
我们总是有那么多心血来潮的梦想,然后仗着自己是一个“有梦的人”,动不动就锋芒毕露,随性张扬。我曾买来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颜料,在水粉丙烯水彩油画里迷失;也曾抱回一把大大的吉他,以为那是青春表达的方式却耐不住枯燥的练习而放弃……我们急于塑造一个理想中的自己,却不知道未来的自己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面对别人的关心和劝告,只要一不合意,便露出身上利刺,用对抗来掩饰自己的心虚与焦虑。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后来,我很多次把这句话放在了个人签名和博客的个人简介上。妈妈说得对,如果真的喜欢摄影,未必要把心思放在买新的相机上,而是把手上的相机先用好。从今开始,我会把所有伤人的芒刺都收好,认真地去塑造自己的形状。
过去的就不要再翻了,翻起的尘土会迷了眼。
凌夏伊渡
小学时,不知什么原因,我的下巴长满了痘痘。正打算去医院,妈妈的朋友说这是小病,用偏方治治就好了,还热心地推荐了一剂药方。晚上临睡前,就听见父母在那里叮叮当当捣鼓着什么,早晨起来就看见桌子上一碗黑乎乎的东西,妈妈说,这就是为我准备的药膏。“不涂行不行?”
显然没人理会我的要求,没挣扎两下,那些黑得纯正的东西被涂抹到了我的脸上。一阵阵冰凉的触感,我明白这次脸上“沦陷”的“领土”可不小哇。
睁开眼,镜子里那个如此丑的人果真是我!那天,我是哭叫着被绑去学校的。尽管没有同学当面嘲笑,但我分明感觉到,他们还是感觉奇怪甚至好笑,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有人在悄悄地对我指指点点。
想笑就直接过来光明正大地笑啊,干吗偷偷摸摸的!好,我记住了,那些用异样眼光瞧我的人。
浑浑噩噩过了一个星期。事实证明,偏方治大病只是一个传说,最终我还是去了医院,结果两三天就好了。看着重归光滑的脸面,我反而有点怕,怕这样的一个变化去了学校又变成某些人的八卦话题。那几天我想了很多,我讨厌那些同学,甚至有种想要“复仇”的念头。可复仇毕竟是小说电视里的情节,我不敢也不会,只是见到这些同学时,仍然心存芥蒂。就这样别别扭扭了很长时间,直到临近毕业。
大伙儿忙着互写“毕业赠言”,而我面对着那几个同学递来的毕业纪念册,却不知如何下笔。心烦意乱中,想改一个适合当下心情的QQ签名,却无意中在网页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过去的就不要再翻了,翻起的尘土会迷了眼。”
顿时释然。
其实这个故事,连我自己也忘了很久。直到最近一次和小学同学聚会,在餐桌上谈笑,才又记了起来。或许不是忘了,而是不去翻它,它自然也就过去了。
人生就像愤怒的小鸟,当你失败的时候,总有几头猪在笑。
王 菲(宁波李关弟中学)
忘了是谁把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的——“人生就像愤怒的小鸟,当你失败的时候,总有几头猪在笑。”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太搞笑了,拿着这句话和朋友们逗趣了半天。注册锐角网的时候,上面有一栏“心情签名”,一时想不出写什么,就把这句“名言”写了上去。
仔细想想,这句话还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在失败的时候,也总能隐约听到“猪”的笑声。这“猪”有时候是瞧不起我的人,有时候是场上的对手,有时候是貌似不可克服的困难,有时候甚至是内心深处的另一个我(“她”会对我说:“瞧,我就说你不行吧!”)。
但是,人生就应该像愤怒的小鸟……感谢“猪”的笑声,正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我们才会撑着再试一次,再挑战一次,于是就可能过关了。一个“假想敌”会让我们更加进步。所以遇到“猪”的时候,尤其是它朝着我笑的时候,我就想想这句话,想想愤怒的小鸟,拿出勇气来,使劲儿砸扁它!
我的日子还没有来临。
施 佳(南京二中)
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大大的书名:《我的日子还没有来临》。我并没有过去翻阅,自然也无从知道它的内容,但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我记住了这句话。
作为一个学生,压力真的好大啊。考试没达到要求,作业写到半夜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夜里睡觉做梦都梦到自己考试迟到或不及格,失眠,一上课又想睡觉……不光在学校,在家也是压力山大,爸妈不理解你,你又不能冲他们发作,毕竟他们也是为你好,只能自己把气吞下去。
也许在有些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我毕竟还没经历过什么,所以就觉得这太有什么了。夜里,一个人对着一片黑色,有时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还好,我想起了这句话——我的日子还没有来临。于是我开始幻想自己的将来,我的大学,我的事业,我的环球旅行……想到那么多美好,第二天我就又变得自信满满。
一开始,这句话的“疗效”基本上能维持三天,之后又会陷入现实的烦恼,不过我可以再想一遍啊……一个周末,我在一本中学生杂志的读者群里,看到一帮人在讨论未来,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值钱,花了那么多钱读书,毕业了却找不到工作,找到了也收入微薄,如此云云。沉重的话题让人有些迷茫。这时,“潜水”的小编浮了出来,讲起了自己的往事:曾经艰难地找工作,拿着一千出头的月薪省吃俭用地度日,租住在“城中村”几个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还有好几次被房东赶走的遭遇……大家都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问“那后来呢”,“后来,不就熬过来了吗?”小编叔叔说,“买了房子车子,有了一份你们都说羡慕的工作……别老是觉得不公平,年纪轻轻的时候,自己都还没创造什么价值呢,凭什么过上舒舒坦坦的日子?当你是‘富二代啊!”
我脑子里忽又蹦出那句话:我的日子还没有来临。
不知道过多久,这句话会对我失去作用,但至少现在,我仍然被它鼓舞着、激励着。我的日子还没有来临,以后那些属于我的美好,等着我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
有句话说,笔比剑更有力。语言文字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没有质量,却蕴含着如此大的能量,有时仅仅一句话,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然而同时,我们又必须了解,一句话可以包含一个道理,但是——一句话不能概括整个世界:
“生活在别处”?
唐佳慧(新加坡国立大学预科)
15岁的时候,我每次听到这句话,都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召唤,都感觉像在听一句真理。很轻易地,我就被诱惑,被感召,期待远方有不一样的、梦想中的所谓“生活”。我因此相信,“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人生的意义在“远方”,走出自己熟悉的城市,在他乡好好地闯荡一番,这才叫生活。
千方百计,我终于可以长久地离开自己的城,告别父母、亲人、朋友,踏上异国的求学之路。我自以为是地认为新鲜的世界可以充盈自己的生活,满足我对刺激的追求和贪婪,但不曾发觉,就算走得再远,生活依旧是陈旧的生活。新鲜感过去之后,一日三餐、起居学习照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无非是换了一个地点,并不比在家乡时多一点或少一点。于是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城。在QQ上和老友聊天,谈起家乡街头的小吃,突然觉得,那才是真正对我胃口的味道。我顿悟,那种轻松、熟悉、温暖、平静甚至略显单调的故事,才是自己的生活。
生活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熟悉到难以察觉、却又无法割舍的习惯里。
“成功必排名次”?
土豆先森(浙江大学)
记得初三刚开学的时候,老班破天荒地给全班同学一人送了一本书,书名叫《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里面讲了挂在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20条格言,基本上都是劝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之类的话,比如第一条就是“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老班在班会课上带领我们一句一句地朗读,还真有那么一点群情振奋的感觉。记得他特地强调了其中的一句:“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他还问我们:“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那么第二高峰呢?”见我们面面相觑,他接着说:“你们瞧,屈居第二就基本等于默默无闻!”当然他也解释,不是叫我们非要去做第一不可,但必须有追求第一的心,才能在“成功榜”上取得更好的名次。
老班给我们打的这一剂“心灵鸡血”果然见效,班里的氛围开始悄悄变得白热化,各种考试的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开始变得异乎“热门”,似乎每一个数字的升升降降都决定着我们今后的前途和命运。但与此同时,厌烦情绪开始蔓延,“竞争”也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一点变味。终于有一天,同桌S君幽怨地问我:“你说到底啥叫成功?美国总统在成功榜上排第几?哈佛校长排第几?我呢?追求成功不是为了活得更幸福吗?那幸福都不排名次,成功倒要排名次,这算神马逻辑?”我顿时凌乱,但心里却觉得他说得好像不无道理。
初三就这么凌凌乱乱地结束了,大家四散逃离。上高中以后有一天上网才知道,哈佛图书馆根本没有这些“训言”,编造这本书的人倒是成功地赚(骗?)了很多钱。实际上,人家哈佛大学的校训只有一个词:真理。
我很佩服S君,他是我们当中第一个用自己的脑子来质疑这句话的人。
后来,我还看到一个笑话——“成功学”讲座上,讲师问:“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那么第二高峰呢?”某学员:“乔戈里峰!”讲师愕然,再问:“第三高峰呢?”某学员:“干城章嘉峰!”讲师:“第四高峰呢?”某学员:“洛子峰!”讲师:“第五高峰呢?”某学员:“马卡鲁峰!”……
“我是最棒的”?
吴 凡(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托爸妈的福,我很幸运地成为“赏识教育”的“成果”。同学们常羡慕我从小在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声中长大,“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是我听得最多的话。慢慢地,我也自信满满,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
小学时,我是少先队大队长,出席过省少代会,会拉小提琴,是校足球队的主力门将,各科成绩也从没掉出过年级前三名。到了初中,课外活动减少了,但依然顺风顺水。我以为一直会是这样,但上了高中以后,我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我们这所高中汇集了各路精英,一开始我乐观地想,高手过招,才能更快地提高,只要我再多付出一点,仍然会是最棒的!
但事情和我想的不一样。别的不说,在学习上,很多科目无法再“独占鳌头”,数学成绩更是掉到了班里的中游水平。爸爸说,没关系,你要相信自己,只需要再多努一把力,一定可以的!
对,努力!但是不管我怎么样努力,甚至把强项的语文和英语课都拿来偷偷地做数学题,数学成绩仍然没有起色。痛苦焦虑迷茫中,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危机。
这时候,校内足球赛开打了。我还是守门员,体育委员老蔡充当后卫。比赛开始以后才发现,身为校男篮大明星的老蔡在绿茵场上却是只菜鸟,人高马大的他根本防不住比他矮一头的对方前锋。更要命的,他居然两次伸手去挡对方的传中和射门!他被红牌罚下不说,还送了人家两个点球。结果,自然是惨败。
汗津津往回走的路上,我忽然悟出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人可以宣称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是“最棒的”,不是所有努力都必然带来成功。相信自己是没错,但也应该学会审视自己、认清自己。不是“最棒的”又怎样?Try my best就好了。
一下子,我轻松了许多。
【小编的话】
我们在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找出口”。
一开始,我们待在一个小房间里,一切都很熟悉。你并没有意识到这里还有一些“秘密通道”,或许你也压根没有想过要去寻找它们。
无意中,你的手触到了一个从未注意过的开关,哗,一扇窗,或者一扇门,打开了。它让你看到一方从未见过的风景,或者通向一个房间,也许是你的内心,也许是你从来不认识的另一个自己,也许是未知的世界。
一句平常的话,一句洗练的诗,一句优美的歌词,都可能是游戏中的“开关”。当然也可能包括一个人、一个瞬间、一件事……
你不断触碰到更多开关,更多的门和窗向你开启。于是你离开最初的小房间,开始四处漫游,探索,思考,发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和判断——你的世界就这样慢慢变大了。你以为,“开关”真是神奇,其实,那是你自己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