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多元利用

2013-04-29杨秀红

中小学德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笔者

杨秀红

新课标要求,小学品德课程教学需要突破教材的局限,寻求更加广泛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在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校内外各种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室,以更好地促进其道德的健康成长。

一、利用学校文化资源,涵养良好品德

校园人文资源如校园环境、学校历史、校园文化活动等是形成学生健康品格的基本条件,理应成为品德课程教学的首要资源。

校园人文环境是一本活的德育教科书。会说话的墙壁,会唱歌的花草,每层楼的主题画,都是最好的德育课程资源。比如,教学《历史告诉我们》(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地球真美丽》(六年级下册)等内容时,笔者带学生参观学校的体育长廊、古诗文墙、异域风光墙,让学生借助直观素材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引发浓厚的兴趣,在极富艺术气息的人文环境中形成高尚情操。

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育人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校史及校史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做人、提升人格境界的宝贵、独特的教育资源。如在教学《与历史为伴》(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时,学生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家史、校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结合教材,鼓励学生探寻校史,了解学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热情。学校结合深厚和独特的校史资源,开发了一本德育校本教材《不老的勇士——徐亨》。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生动载体。

丰富的校园活动也是品德课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并配合小学品德课教学开展常规性的“读书漂流”活动,这成为笔者手边可以利用的有利资源。如教学《杰出的智者》(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重温阅读过的教育家、军事家、科学家等名人传记中的故事,激励学生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和杰出智慧,立志做一名“杰出的智者”。与此同时,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学校开设了“第二课堂兴趣小组”,设有四十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快乐英语、航模、金话筒小主持人、创意绘画、十字绣、踢毽子、转手帕等。1-6年级的品德教材中都编排有与校园生活相关的内容,如《快乐的学校生活》(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三年级下册)等,笔者常常把品德课教学与这些活动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的实效。高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在《品格的试金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等课的教学中,许多学生谈到了自己内心的困扰。笔者在教学中,把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切实为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学校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体验德育活动,无论是低年级教材中的“环保主题”,中年级的“走进社区”,还是高年级“学做有道德的小公民”等内容,都为学生所喜爱。学校还在不同的时段安排相应的专项活动,如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专题教育,都可以成为教师利用的宝贵资源。例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单元,围绕学习主题,全校4-6年级举办了小品比赛,一幕幕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展演震撼人心、发人深省。在这个主题的课程教学时,笔者有意根据学生的感受,强化安全知识教育,扫除学生认知上的盲点和误区,帮助他们更全面了解交通、防火、防震等方面的知识。

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形成有效合力

“开放性”是品德课程的特性,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因此,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努力争取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让家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使其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有影响的教育合力,提高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家长群体具有不同的职业、经历、文化背景,是品德课程的丰富教育资源。教学时,根据教学需要与家长的特点,笔者适时邀请一些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教学《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请从事消防工作的家长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教学《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时,请从事导游工作的家长给学生们讲一讲当地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教学《了解我的身体》《保护我的身体》(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等卫生保健类内容时,邀请当医生的家长来授课。同时,收集大量家长在家庭生活、工作中的优秀品德故事作为教学素材,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如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邀请一位母亲,在课堂上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十月怀胎,生下孩子的辛苦过程,学生感动不已。

让具备各种专业素养和特殊经历的家长参与进来,使课堂变得更生动、精彩,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显而易见。站在讲台上的不再只是老师,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学生们感觉新鲜、有趣,他们品味到与平时不同的教学风格。家长也从中体验到了自己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三、利用区域本土资源,拓宽成长平台

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社区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域,因此,教师必须立足教学目标,挖掘社区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本区域“活”的材料。如三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的课前小调查,笔者除了让学生把普通超市的情况记录下来,还特别请他们搜集广州特有的购物场所——花卉市场和海鲜市场的材料。课堂上,有的学生展示特殊市场的照片,有的畅谈过年逛花市的情景,不仅深入挖掘了社区资源,还让学生了解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从家乡看祖国》一课,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家乡历史文化的发展,搜集身边的活资源。学生把家里的老照片、爷爷奶奶的故事搬进课堂,笔者展示了炭步镇朗头村和花东镇高溪村欧阳庄两大民居古建筑群图片,并与白云机场、花都广场、新世纪广场等现代建筑进行对比。从身边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学生既感受到花都历史的悠久和现代的繁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又掌握了了解家乡历史变化的方法,培养了合作学习能力。

为了拉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搬到社区中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感受,引导实际行动。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这一单元时,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学校附近的一个社区为对象安排教学活动。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深入社区考察:居委会成员是如何成立的?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一般会安排哪些活动?然后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安排了一次走进社区宣传环保的活动,作为社区少先队的示范活动,最后以此鼓励学生设计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并付诸行动。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居委会的工作,美化生活的环境,主人翁意识得到很大提高。可见,教师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课程资源,不但强化了区域特色、有效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品德教学走近学生,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总之,做好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教师应该提高课程资源的意识,善于从学生的身边找到资源,灵活运用,从而改进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棠澍小学

广东广州 51080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笔者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论茶的君子品德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