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
2013-04-29杨智慧
杨智慧
我曾经是一个痴爱语文教育的人,甚至自恋“天生我材必语文”,也曾经与国内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交流,甚至踌躇满志怀着崇高的语文理想。可现在,我的心一天比一天冷,冰冷。梦中醒来,竟然惊异地发现,我已经无法教语文,我们多年来引以为豪的“诲人不倦”,原来一直是在“毁人不倦”!
我是一名高三语文老师,高考在不远处向我的学生招手,路口渐行渐近,我的语文却渐离渐远,心里挺不是滋味,越来越反感我的语文教育,觉得我是杀害学生灵性的刽子手,在浪费着学生的生命。语文究竟要学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教?这是我一直思考,一直探寻,也一直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大学毕业分配到师范学校,我在师范一呆就是8年,《文选与写作》《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法》这些课程,我都得硬着头皮轮番上。这时候,我的语文教育束缚很少,全然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遇到鲁迅的墨宝,抛开课本,和学生神侃一番鲁迅,鲁迅谈得多了,课文忘记了,激起的是学生走近鲁迅的兴趣;遇到儿歌、童话等浅显的文字,我干脆偷起懒来,让学生上台体验当老师的感觉;遇到耐人寻味的篇章,和学生一道大声诵读,细心品味,让学生们享受中国文字的韵味;遇到我心仪已久的作家,例如巴金、郁达夫等等,我情不自禁地领着学生们畅游到他们的心海;遇到有兴味的语言,又禁不住和学生聊起修辞新格,介绍我读过的修辞著作……这样的语文教育没有章法,也不担心考试的羁绊。多年以后,师生都还以此为乐。
中师的语文有“听、说、读、写、书”等五项全能的竞赛,我班上就有学生经过层层选拔,获得过湖南省一等奖。我望尘莫及,更深深佩服,并想,语文的本真也许应该如此吧。
进入高中教学,我诚惶诚恐,生怕被人笑话。向杂志学习,向名师学习,向著作学习,一时间,我曾迷上中学语文板书学,以设计板书来创新课堂,似乎也曾收到意外的惊喜。这时候,我喜欢做各方面的课型探讨,自读、研读、诵读、荐读等等,不一而足,特别是每周一节课的“推荐我最喜爱的作品”和 “个性体验,合作欣赏”的作文教学,成了我的探索亮点,至今,我得意不已。我开始洋洋得意地把我的课堂设计、实录和反思等原汁原味地投诸报刊,居然也不断变成铅字,有杂志还设专栏讨论我的语文课堂,我乐此不疲,甚至疯涨起了我的语文情结和理想。
初上高三,激情满怀,为自己曾经编过几本高考复习资料而洋洋自得,至少早已把自己定位成理论上的“高考专家”,只等教育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成果了。于是,更加忙活于高考题型的研究,探讨高考的答题技巧,猜测高考的出题方向,和学生一道钻高考的空子,摸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答题艺术,还常常自鸣得意。那年,我运气好,学生悟性高,高考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也扬眉吐气了一番,似乎自己真是个所谓的“高考专家”了。无独有偶,接着一届高三,又是一战大捷,满以为自己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了,心里暗自得意。
转手教高一,满口“高考也者”,教学风格为之一变,淡化与高考无关的教学,拼命强化高考意识,学生开始数我的“高考”频率,师生之间慢慢有了隔阂,我很纠结。苦痛中,我写就一篇《“高考”伤痛了我和学生的心》投诸《中国教育报》发表,后又被《湖南教育》刊发并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但这心结一直无法解开,我的语文教育开始失落了,并且在慢慢抵触这种语文教育。
又是一年高三时,天下高三师生都在为高考而战,学生们无需广泛阅读,无需真情写作,无需个性解读,都有前面的乌龟爬上路的“套式”引导你,你尽可以埋头做题,做完了字音做字形,做完了字形做字义,做完了字义做病句,做完了病句做衔接……如此按部就班,周而复始,头昏脑胀,单调乏味,学生们做题,老师们讲题,忙得不亦乐乎。
文章阅读,古诗文也好,现代文也好,积累一些有关意象、修辞、语言、结构、情节、人物、主题等表达艺术方面的概念和作用,辅之以各类在答题技巧的套袭,诸如开头部分的作用归结为环境渲染啊,情感基调的奠定啊,引出人物(话题)啊,开门见山扣住文题啊,给下文做铺垫啊,制造悬念啊等等。学生就按照这些思维答题,在文字中寻章摘句找例证,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一溜儿罗列,按照“以多碰少”原则,胡乱编造一番,满纸荒唐言,来骗得或多或少的分数。这就是所谓的高考阅读训练,也是全国上下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
我想,这些无聊的技术活,哪里还有什么阅读的乐趣和收获?纯粹是在浪费学生鲜活的生命!高三365天的语文就这样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等闲度过,阅读的文字也有大几十篇,就是难得留下一丝痕迹,都在机械的做题中飘过了。如果仅仅高三这样,也就罢了,耽搁的时光只有一年,可是,我放眼望去,从高一始,甚至从初中始,学生就没有真正的阅读了,都在看题、做题、悟题中忙活着。更可悲的是,他们以此为骄傲,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所谓“题感”,对与高考无关的语文素养丝毫不感兴趣。不可思议的是,老师们在学生考试分数上锱铢必较,刀光剑影,以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资本,自己不读书,不写字,对着答案随声附和,忽悠学生的同时也忽悠着自己,捧成语文教育的真谛,并以“高考专家”“诲人不倦”自居,竟然堂而皇之地做起所谓的“春蚕”“蜡烛”来。
高考作文成了扼杀学生个性和才气的最大杀手。高考作文是绝对与文学沾不上边的,常常是浮华的文字下面夹裹着不知所云的乱码,排比、反问、对偶、仿拟等修辞格轮番轰炸,“如果说……那么……”“……是……”等句式放肆使用,一个材料,牵强附会,写你千遍万遍不厌,有丰富经验的高考名师甚至说,背20篇各类题材的文章,任你高考东西南北风,牢牢把握几种模式,灵活机动,以不变应万变,高分自会岿然不动。殊不知,高考作文的精彩文字往往都是死的文字,是没有半点灵气的。例如这段文字或许很美: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但在高三师生眼里,这段文字是绝好的“万能凤头”,“爱心”可以换成“坚强”“宽容”“诚信”等等,只要你把它背下来,再牵强附会一番,这文字就成你的了。如此这般的写作有何意义?而现实中,高三的师生们热衷于这样的训练,哪管文字的真与假,哪管“有我”与“无我”?
高三一年,我们就在这样的“语文教育”中折腾着,为了大多数学生稳定的成绩,更为了学生所谓的前途与命运,似乎唯有如此,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不愧为“辛勤的园丁”。但是,面对这样急功近利的语文教育,我感到很累,很反感,又无力回天,不禁厌恶再做老师了。
其实,只要稍微清醒的人都知道,这哪里是在“诲人不倦”地进行语文教育?分明是“毁人不倦”地糟蹋语文啊!行走在语文道上,是“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为师者当前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语文教育的路到底该怎样走,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语文将不知为何物了!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市一中)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