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限矩联轴器过载保护装置
2013-04-29宋恩泽
宋恩泽
摘 要:该文分析了刚性传动系统过载产生的原因,说明了安装摩擦限矩联轴器的必要性,并通过摩擦限矩联轴器打滑时间、电机电磁力矩及传动系统机械零件强度的分析,指出设定摩擦限矩联轴器最大打滑扭矩时应考虑到的因素,从而确定摩擦限矩联轴器的最大打滑扭矩。
关键词:限矩器 摩擦 过载保护
中图分类号:TH1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2
机械传动系统的过载保护装置种类很多,有电气的过载保护装置和机械的过载保护装置。电气的过载保护装置,作用时间滞后,无法对机械因过载产生的惯性冲击载荷实现瞬时保护;而且在工作机构突然卡死时,即使电气的过载保护装置起作用,但由于需要有一定延迟时间,此时系统所产生的惯性冲击载荷实际已施加到机械系统中。这种惯性冲击载荷力矩很大,对机械系统的破坏力极强。机械的过载保护装置,如液力偶合器、剪切销等,使用及维护有一定困难。例如,在双速电机驱动的刮板输送机中,由于特性不匹配,液力偶合器无法使用,而剪切销在其实现保护后,剪切销被剪断,机器要重新开始工作时,需更换剪切销,使用不便,影响生产,效率低。使用摩擦限矩联轴器(以下简称限矩器),在其实现保护后,不需对其进行维护,排除故障后,可直接启动电机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限矩器的使用非常普遍,在进口设备中,双速电机驱动的刮板输送机,连续采煤机的截割部,以及连续运煤系统的运输传动系统,破碎传动系统都普遍采用限矩器。
1 过载产生的原因
刚性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构组成。由于电机转子转速高、质量大(相当于一个大飞轮),其惯性能占整个传动部惯性能的80%~90%,所以当工作机构瞬时过载、转速下降时,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将其惯性能全部释放出来,传递到减速器第一轴。据PT Tech公司研究表明,在转速突然降低一半的情况下,电机惯性矩大小与电机功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于是突然卡死,过载瞬时扭矩即施加到整个机械系统。即使系统有电气的过载保护装置,但它需要一定延迟时间才能起作用,所以它无法对机械系统进行瞬时保护。
图1 刚性传动系统
图2 电机惯性矩大小与功率的关系
2 限矩器最大打滑扭矩的设定
带有限矩器的机械传动系统如图3所示。系统由电机、限矩器、减速器及工作机构组成。当工作机构突然卡死、转速下降时,电机转子产生的惯性矩传递到限矩器,限矩器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打滑,将电机转子的惯性能转化为热能,并输出打滑扭矩到减速器输入轴。因此,减速器输入轴所承受的最大扭矩即为限矩器打滑扭矩,故合理设置限矩器打滑扭矩,即可有效地保护减速器及整个机械传动系统,使系统扭矩小于或等于限矩器打滑扭矩。限矩器最大打滑扭矩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图3 带限矩器的传动系统
2.1 限矩器的发热
限矩器是通过主动摩擦片与从动摩擦片打滑,从而限制系统扭矩的增加,实现其保护功能的。当主从摩擦片打滑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限矩器为干式摩擦,散热慢。如果打滑时间过长,则会烧坏摩擦片,使限矩器失效。因此,限矩器打滑时间不能过长。在工作机构突然卡死情况下,电机转子及限矩器主动摩擦片受力状况如图4所示。M1为电机转子所受的电磁力矩;M2为限矩器从动摩擦片作用于主动摩擦片的阻转矩,即限矩器打滑扭矩;t为限矩器打滑时间,即工作机构突然卡死、电机转子转速n1降为0的时间。因为
(1)
(ε—电机转子及限矩器主动摩擦片的角加速度,
J—电机转子及限矩器主动摩擦片的转动惯量。)
(2)
(ω1—电机转子及限矩器主动摩擦片的初始角速度,
ω2—电机转子及限矩器主动摩擦片的角速度。)
(3)
所以当ω2=0时 (4)
由(4)式可见,限矩器打滑时间随转动惯量J的增大而增大,随打滑扭矩M2的增大而减小。但要求M2必须大于M1。
1-电机转子 2-限矩器主动摩擦片
图4 电机转子及限矩器主动摩擦片受力状况
电机电磁力矩的特性曲线如图5所示,其最大值为电机力矩的2.25倍。
图5 电机特性曲线
也就是说,限矩器最大打滑扭矩应大于2.25倍的电机额定扭矩,并且大得越多,限矩器打滑时间则越短,发热也就越少。
2.2 传动系统机械零件的强度
限矩器的最大打滑扭矩不应超过传动系统机械零件的最大许用扭矩,否则,会造成传动件的损坏,从而使限矩器失去保护
作用。
3 结语
在刚性的机械传动系统中,当工作机构突然被卡死、电机过载时,电气的过载保护装置需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后才能起作用;一般的机械过载保护装置虽然能即时起作用,但其使用和维护有一定的困难;摩擦限矩联轴器可避免上述保护装置的缺点,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限矩器的最大打滑扭矩应大于2.25倍的电机额定扭矩,但应小于传动系统机械零件的最大许用扭矩。我们在实践中设定限矩器的最大打滑扭矩为电机额定扭矩的3.5倍。连续运煤系统及刮板输送机用的限矩器采用这一设定值,设备运行良好。
参考文献
[1] 韩志工,李冠坚.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控制装置的设计[J].科技信息,2008(9):1-3.
[2] 王仲民.煤矿带式输送机常用机械软启动装置[J].煤炭工程,2007(3):31-34.
[3] 葛世荣,夏荣海.摩擦提升机摩擦传动方程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1(3):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