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省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题策略
2013-04-29郑万军
郑万军
【题型概述】
目前,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满分50分,分为两大部分,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分值30分,占试卷总分值的60%。在河南省中考历史非选择题中,大部分试题是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解答难度大,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分析理解归纳等多种能力。近年来,河南省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命题方式灵活多变,有的材料分析题仅仅呈现文字材料,据此设计相关问题;有的以历史图片、表格、地图等为材料,据此设计相关问题;有的材料呈现方式文图并茂,据此设计相关问题。近几年,在解答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时,许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正确的解题方法、技巧,以致在宝贵的时间内错失了得分的机会,在材料分析题上丢分较多,影响了历史中考成绩。
【解题策略】
1、解题方法。
根据自己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解答好材料分析题,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解题步骤:
(1)先看问题怎样问,之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材料。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具有针对性,能提高解题效率。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切忌先读材料再看问题,因为这样答题费时又费力。
(2)要认真阅读材料,全面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和解题的突破口。什么是有效信息呢?就是与问题密切相关的句子、词语、注解等内容。找出有效信息,有利于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要结合历史教材,对有效信息进行知识再转化。在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之后,要结合教材知识,进行知识衔接、整合,组织出科学正确的答案。
2、解题技巧。
(1)要注意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材料分析题每问后都有一定的分值,一般而言,1分对应一个答案要点。对于分值高的问题,我们在解题时要多组织答案要点。
(2)在组织答案时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书写工整,这样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提高得分率。
【实例解析】
例:(2011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第22题)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2分)
(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知识。本题共给出了两个材料,材料一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材料二是一段文字材料。本题第(1)问要求答“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分值2分,应该对应两个答案要点。在解答时仔细观察《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可以看出这些近代民族工业大多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将图中的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轻工业企业数量与钢铁采冶、机器制造等重工业企业数量相比较,可以发现轻工业企业数量较多,在此基础上组织答案: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本题第(2)问第一小问要求答“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对应分值1分。通过材料二中有效信息“从1912年到1919年”我们可断定,该时间段应在辛亥革命结束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再联系教材知识,很显然,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本题第(2)问第二小问要求答“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对应分值2分,应该对应两个答案要点。联系教材进行分析,造成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外乎内外因两个方面:内因:辛亥革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外因: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本题第(3)问是“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分值1分。联系教材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从一开始就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处境极其艰难,这归根结底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