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励性评价在小学科学课中焕发光彩
2013-04-29叶温
叶温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发展情况,最终实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试图探讨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教师口头语言激励
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追求小学课堂激励性口头评价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这要求教师走下讲台,弯下腰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例如,教三年级上册“纸的观察”一课,刚上课,学生面对自己桌上的各种纸,心里很快产生了许多“有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今天想研究纸哪一方面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10多个问题:不同的纸有什么用?纸里有几种成分?一共有多少种纸?纸是怎么造出来的?……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有些问题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问题。这正是引发学生进入探索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学生的真问题,教师要充分给予关注和积极的肯定,在班级里营造出一种活跃、自由的探索氛圍。
二、教师体态语言激励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的体态语能使学生体验成功,它能传递丰富的信息。教师点头表示同意、赞同、肯定;侧头表示关注、倾听、感兴趣……这些都能通过教师的体态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上三年级下册“磁铁的磁性”这一课时,我事先想了解一下他们对磁铁的用途是否了解,便问道:“你用过磁铁吗?你用它来干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上装有磁铁,有什么用?”有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急切地说,他有一回用磁铁帮奶奶找过掉在地上的针,还发现他家冰箱门上装有磁铁,能把冰箱门吸住。我不由得点头称是:“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可见你平时是一个多么细心观察的孩子,又孝敬长辈。”教师需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学生自我评价激励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加以反思,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索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赞赏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适时地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引向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学习过程充满个性化。
在教学中,我尝试印制了学生自我评价表,表格分为“材料”“交流”“探究”以及“创新”这四个维度,每个栏目具体又分为“很棒”“基本满意”“还需努力”三级。“材料”这一维度指学生上课前能准备好教材和课堂所必需的实验材料(学生自己准备的部分)。佩戴齐全为“很棒”,缺少一部分为“基本满意”,缺少得太多为“还需努力”。“交流”这一维度是指学生上课时能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发言并积极参与小组交流的为“很棒”;在课堂上不能积极发言的,但在小组中能积极参与的为“基本满意”;在课堂上不能积极发言,且在小组中不积极参与的为“还需努力”。“探究”这一维度指在课堂上或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提出较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或回答的答案较有研究价值。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探究的为“最棒”;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积极参与探究的为“基本满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探究不积极的为“还需努力”。“创新”这一维度指能够在课堂上或小组合作学习中体现对信息的再认再现能力、综合重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创新的学生为“很棒”;具有探究意识、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学生为“基本满意”;其余学生为“还需努力”。当学生自我评价完后,还需要教师进一步进行检查和督导。
总之,激励性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它是射入孩子们心灵的一束阳光,是滋润课堂生命的养分,是学生自由翱翔的翅膀。让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小学科学课堂增添光彩!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李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