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山西坡三瀑布

2013-04-29杨木华

大理文化 2013年6期
关键词:石崖马尾苍山

神秘深邃的点苍山。峰峦连绵,古木森森。沟谷纵横,溪流潺潺。处于点苍山西面的漾濞,自古以来,就号称山城水国。水国漾濞,那些属于水的故事,一直在温婉,在缠绵。请跟着我的脚步,神游苍山西坡漾濞境内的三个瀑布,领略那些幽谷中,水的沉静。水的清澈,水的飞扬……

一、石门关内瀑布群

漾濞的早春二月,依旧是一个水瘦山寒的时节。可如果你到石门关走一走,那清澈的溪流,那飞扬的瀑布,那幽深的瀑潭,一定把你深深浸润,连你的梦。都一定是湿湿的……

站在石门关前那座曾经是电视剧《天龙八部》取景点的石拱桥上。你只要看看纵横斜卧河谷的大青石。以及大青石间哗啦啦流过的溪水,你的心中。某种渴望一定渐渐升腾:那大气磅礴高入云天的两个石崖之间。会有多少值得期待的故事等着主角的出现!曲径通幽处,关内瀑布深,让我带你走向这个幽秘之所。探寻石门关的瀑布群,享受一番人生的温润与澄澈……

走近石门关。首先迎接你的。是路北面山坡大石上滑落的小瀑布。那小巧的瀑流,紧贴着一个斜伸的平滑巨石流下来。没有跳跃起伏,没有水花四溅。似乎每一滴水都平铺在岩石表面,可滚动翻转。一定发生在水的分子与分子之间——因为。那些滑落的水,虽然平展。但一律洁白成水花。石崖底部的大水池把瀑流收束,只有少数的清流溢出,淌到一条引水渠中。我们就沿着渠道往石门关走去。石门之前,一池清澈的春水,把所有的目光汇集。那是怎样地绿啊!青碧的玉石,没有那样地纯净。高原的蓝天,没有那样地幽深。千年的积冰,没有那样的深邃。忍不住下几级石阶,掬一捧幽蓝,每一个脑细胞都被浸染成一种纯粹的净蓝!爬上幽潭边斜卧的巨石,一个瀑布突然出现眼前。

两边的巨石一挤。加上河流中间的巨石一堵。一个瀑布自然形成。瀑流不高,只两米出头。这时节水小,无法翻越中央的巨石。都挤在北侧的一个狭小窄缝里涌出,冲在几个大石头上。水花飞溅,碎玉四散。瀑流脚下,又有一个潭。这潭,用一种浅绿的温润,和下面的深潭区别开来。我来的时节,一群小年轻,在那个瀑潭中玩耍,他们把易拉罐的啤酒丢在潭中冰镇,那样天然的清冽。一定可以喝出苍山雪的风味……

一脚跨过“石门槛”,我们走入石门关内。当遇到一个古朴淡雅的小亭时。你一定要进去坐坐——我们人内小坐才发现。对面山崖上。一股清流无端垂落。那源头,在十多丈高的几丛野芭蕉树后的石壁深处,崖壁中渗出的水流顺着四季常绿的古老青苔丝丝滑下,细腻小巧。亭子脚下,一丛芦苇,摇曳着洁白的芦花,加上苇丛脚下浅绿潭水的衬托,一种江南风味扑面而来。如果是雨季,这里一定是石门关内迎接你的一个高瀑。往里走,在第二座桥上面几米远处,又一个简单的瀑布呈现:说它简单,是因为瀑流高不过一米,宽只有半米。说它是瀑布,主要是瀑潭的幽深碧蓝。这个瀑潭,随着流水的方向,狭长成幽深的碧玉。才人石门不远,观瀑流,看深潭,一种审美的疲倦渐渐滋生,更有一种深深的期待暗长:石门关深处。会有怎样的景致等着我们?

过颤颤悠悠的吊桥。经曲曲折折的小路。我们很快遇到第二座同样的小桥。站在桥头,感觉两边石崖逼仄仄压过来。回头,来路上溪流两岸的山崖,仿佛已经合拢交错。向前看,却正对一座极高的山崖,前行的路似乎被死死堵住。同行的一个孩子问我:“有路吗?前面?”过桥。当正对的石山已经直抵眼前时,小路一转,一座水泥板桥突然呈现。走上小桥,才真正感受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不远处依旧是一个转弯。可眼前的瀑布不容我们思考。早已用另一种风骨。勾住了我们的双眸!

这个瀑布。依旧是两边巨石一顶。于是溪流只能从中间斜卧的巨石上俯冲而下。那巨石,却不是平滑的斜面,半腰有一个折叠起伏,越往下石头越大,倾斜度也越大。经受了不同季节的流水冲击,石头表面自然沟壑起伏。溪水丰沛的时节,这个瀑布,大约就是个一丈高的瀑布。可是,在我们到来的这个枯水季。一个大瀑布却变成三个小瀑布。呈现三种风格。南面,一溪的清流倾斜而下,轰然作响,飞花溅玉。中间,一股小碗粗的溪水,偷偷从石顶中央的一个凹槽中滑出。溜到巨石中央的小潭中。一个回旋后又滑落下来,几个弯折之后才掉落下一层,落下立即被分为三小股,以均等的距离。均等的大小,不同的高度,轻轻跌入瀑潭。北面的瀑布。最容易忽略,我们的目光总爱被庞大的事物吸引,而遗漏了一些本属于自己的细腻。那个瀑流。就是茶杯粗细的一股水。落下一尺高后跌在一个石头上,于是飞溅散开,洋洋洒洒零落一地,极似江南园林中的人工瀑布。同行的老苏父子,忍不住顺着中间湿滑的巨石,爬到瀑布的顶上。伸手入水,似乎想一把扯起那个白练的源头,提得更高跌得更诱人……

到这里,峡谷呈现为一个轻柔的S型,看不见前面有什么样的风景在等候。身边溪流的落差却渐渐大了起来,一两米高的瀑布随处可见,几米深的碧潭间或惹眼。只是,我们似乎都急躁起来,那个雄伟的二叠水呢?

当山路再次回转。第四座小桥突然出现在脚下。而一抬头,不远处那个高昂的二叠水早已扑面而来。过小桥,一个回转之后,一个古朴的亭子悬在高处,低处呢,依旧是一座小桥。我们选择走上近水的桥。站在桥上,远处的瀑布就是一段中间稍稍褶皱的白练,斜铺在巨石上。虽然跌落深潭的轰隆与水汽随风而来。问或鼓震耳膜。不时扑面润脸,可依旧如梦似幻。看够了,我们下桥,打一杯水,把雪山的清凉灌注肺腑。瀑布脚下的这段溪流。三四十米的距离。却有十多米的落差。一沟青石乱踞。满谷溪水横流。小巧的瀑布自然是接连不断。坐到桥下的一个大青石上,我们把自己的惬意一一定格。喝足清冽的溪水,吃够自带的糕点,我们起身,一步一步,慢慢靠近那个主瀑布——二叠水。

踏过一段栈道。翻过几个乱石,瀑布的水汽。就真真切切迷蒙了双眼。这个瀑布有两级,上面的一级。在底下的小桥边。看不真切,还以为瀑流只是在上面的平台上轻轻回转就继续跌落。眼前的瀑潭。很幽深,深到发绿,绿到浅黑,黑到潭底的景象都渺远迷茫。只在潭的边缘地带。留一抹浅绿诱人遐思。瀑流呢?顶部约有一米宽,往下自然分散,靠近底层的时候。大约是崖石想要约束瀑流的不羁。于是把宽到两米多的水流,用一个倒放的撮箕口,收住狂放的水流。汇成一股后跌跌撞撞滚落瀑潭。而这样的收束,大约历经千万年的变迁才达成——瀑布所处之地。完完全全是一整个巨石,流水冲击渐渐形成了凹槽,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景象。

大约是为了安全,向上的栈道在这里封闭了。一群人在瀑潭边歇息。老苏父子和我,越过瀑潭边的巨石,沿着南面的小路,几番辗转攀爬,终于靠近了第一级瀑布。第一级瀑流,并没与比第二级神奇多少。一样的碎玉飞溅。一样的向内收束。一样的轻轻褶皱后滑入瀑潭。而神奇的地方,正是那个瀑潭——我所有见过的瀑潭,都大约呈椭圆形,这个瀑潭。却分明是长方形的。而且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关于瀑潭的成因,我们却产生了分歧。同行的老苏认为那长方形的瀑潭,是地球造山运动的产物。我却不赞同,我老觉得,那是平展的瀑流跌落,历经千万年流水切割形成。加上季节变迁水量增减。切割位置前后变化,自然冲出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而且,我们眼前的瀑流。依旧不断向内切割岩石,只是力量大不如前,没有切割出一个规矩的图形罢了——我来的时节,瀑流退缩到瀑潭后约一米处的横断面上。长方形之外,是一个梯形的浅潭,流过浅潭的水,再从梯形的顶部缺口跌落成为下一级瀑布。往峡谷深处走,小路渐渐瘦了,而转角之外的瀑布,依旧轰然作响,依旧溅玉飞花,据说,一沟一谷都是瀑布。为了安全,我们沿着小路,穿过一林野芭蕉,返回小桥。

当夕阳斜斜地照在北岸山崖顶上。我们依依不舍地返回。归途中,苏家小孩问我:“这里叫石门关。可门究竟在哪里?”我笑笑说:“这儿地理形势险要,如果加一道门,不就可以关上了么?其实,这里的门是无形的!对于那些宅男宅女,这道门永远关着!对于那酷爱自然山水的人。这道门一直敞开!”

出石门关时,那个青绿的河潭中,竟然有几个人在痛痛快快地洗澡——还是早春时节啊!

我想,无论哪个季节,无论是外在肌肤的洗濯,还是深入肺腑的灌溉,抑或仅仅看一眼,只要你到石门关。就一定可以卸去过往的烦恼。携一身苍山雪的清凉,装几座小瀑布的碎玉,开始一种清澈的生活!

二、苍山西坡马尾水

马尾水。是苍山西坡一个神秘的瀑布,在漾濞平坡镇的平坡村。只需说名字,你的脑海中就一定遐想无限。今天我终于要揭开你朦胧的面纱,一睹你鲜活的容颜,内心的憧憬,一次次鼓舞着双脚,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向你靠近。

这是大年初三上午。我们来到劝桥河一级电站。在小桥上,那个年轻帅气的向导停下问我们:“走哪条路好?”看看手机,五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却只走了四分之一的路。哪条路好?小芭蕉爸爸和向导讨论后决定:去时走河谷,返回走电站渠道。小芭蕉是我的学生。这次去马尾水。正是小芭蕉爸爸帮我达成心愿。小芭蕉的爸爸还邀了一个伴作向导,我们一行九人,说说笑笑走向马尾水。

我们从河两边蜿蜒向上。不时跳到河的另一面,偶尔顺岸边走一程。不长时间,我们越过修建中的铁路隧洞口。往上走,开始渺无人烟,水却越发清冽起来。在又一次越过小河后,我们停下休整——向导说,向上有一段陡坡。吃几口干粮,喝一杯清冽的河水,一番惬意之后,我们再次启程。从这里开始。北岸全是刀削斧劈的悬崖峭壁。南岸全是密密麻麻的野芭蕉。一路走,我一路逗小芭蕉,说见到她的野妹子了。好不容易爬完陡坡,几步平路之后,劝桥河电站引水渠的坝口也到了。这里,两岸青山渐渐靠拢,山上树木丰茂,各种藤蔓植物开始显示自己的威力。不允许一寸崖石裸露在外。

可几步之后。哗啦啦的流水声却响在身后,眼前竟然是一个没有流水的干河谷!一种担忧和害怕渐渐升起。我说:“停下休息一下,要到了吧?”向导说:“快了快了!只有十多分钟的路了!”望着空空地搭在干涸河床上的那座小木桥。望着静静躺在干涸河谷中的那些大石头。手心里无端冒出汗来,我怯怯地说休息,于是大家都停下休整。也许有人读出了我脸上的害怕担忧,但谁都没有说破——这里的河水都干涸了。上游的瀑布。还会是瀑布吗?没有水。一座干枯的石崖。有什么好看的!来马尾水之前,就有朋友告诫我:“这久。不是去马尾水的时候!天这么旱,水怕早就干了!”一位当地的朋友肯定地说:“河水年前就干了,看不到瀑布!”可我还是毅然决然前来。想要了却心中的祈愿!我也细细问过小芭蕉的爸爸,虽然他也很长时间没到过马尾水了。但他说水一定有。大约是瘦了点。按下遐想的心,都到这里了,一定要走拢看!

再次启程,转过河谷的弧湾,小芭蕉突然惊叫起来了:“马尾水!马尾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河谷北面,远处山崖上。一条细细的白练温柔垂落!

那是怎样清瘦的一条白练啊!远远看去。如一条渐渐披散的白绸。紧紧贴着石崖,温温顺顺妥妥帖帖地从陡峭高耸的石崖上滑下来。又似太上老君的拂尘,顺着崖壁自自然然舒舒服服地垂下。在这个干燥的季节,虽然听不见瀑流的声响,但只要看看那瀑流,心也跟着温润起来。向导指着前面河边的一个大石头,说那里才是最佳的观景点。于是我们一伙人,抓着藤蔓,立即爬上那个大石头。坐上巨石,按下一颗砰砰乱跳的心,我细细端详瀑布。

瀑布离我们约有四五百米的距离。在一个向北斜伸的山谷里。谷中树木葱郁,青苍逼眼,而靠近瀑布的大树。却又都落光了叶子,让我们得以欣赏到瀑流更多的肌肤。看着那雪白的瀑流,一种亲近的想法忍不住浮上心来。拍照完毕,一群人走到河边——这一段河床里,竟然又有水出现。虽然不大,但清清澈澈,诱人亲近。我们挑选自己中意的石块,躺倒石上休息。携带的食物都摆了出来,依旧是吃几嘴糕点,饮一杯清冽,所有的辛劳,都消解在清凉中,融化在满足里。

看着近在咫尺的瀑布,亲近的渴望再次升起。我对小芭蕉的父亲说:“你陪我尽量靠近瀑布看看,我有点不甘心。”——据向导说,接下来没路可走!

起身,跨过溪流,几步之后就踏入密林。可那么茂密的树林,那样陡直的山坡,该怎样走?内心正在犹豫,向导突然赶上来,让我们跟着他。彷徨的内心瞬间安定下来。手脚并用,我紧跟向导的脚步,开始了真正的攀爬。十来分钟之后,树林依旧密不透风,更听不见一丝一毫的水声。我抱着一棵树,喘着粗气问向导:“快到了吧?歇歇再走!”向导坐下后才说:“马上就到了。其实有路呢!只是太难走,人多危险,所以推说没有路。我带上海游客来过。你们跟着就行了!”

果真。接下来翻石崖的那几步,向导慎重地踩了又踩试了又试,我更是小心翼翼——两寸宽的地方,刚好容得下一只脚,且要转一个身。向导不想带那些女伴来,看来很有先见之明!胆小的,早吓怕了。哪敢过!

翻过石崖。瀑布真的近在咫尺!空气中。水汽的味道已经非常浓郁。只是,依旧听不见瀑流声响。坐在一个斜伸出去悬在半空的石崖上,向导不再前行。我也停下来:瀑布,就在十米之外!细细观望。原来。瀑流真的很小了,海碗粗的一股水。从崖顶直冲下来,可两三米后。就被向外斜出的崖壁分散,越往下,瀑流越分散,落到石崖脚下,已经散成两三米宽。温温柔柔地倚靠着崖石滑下。远处当然听不到声响。那瀑流,第一级高约三十米,汇聚入一个小巧的沟槽。再温柔地向外流下。第二级只不过五六米高,顺着那些紧贴崖壁生长的苍苔丝滑下,也呈现一种温润之美。往下的石崖,凹凸不平,伸头看不见底,不知晓第三级的瀑流,是否也温润滑落?

我抓着灌木杂草。一步一步靠拢瀑布。一伸手。接住那些飞散的珠玉。清凉的感觉瞬间直抵大脑深处。所有的辛劳,都烟消云散——马尾水,我抵达了你的心脏!仰视,平视,俯视,我从多种角度,拍下瀑流的倩影。山风过处,瀑水一时断流。顺着向南飘逸的水雾。我突然发现。石崖边一棵长势旺盛的水冬瓜树半腰。竟然长一丛葱郁的虎头兰!哦,好一个空谷幽兰!

返回断崖与向导会合后,说起这个瀑布。向导心中似乎有一本厚厚的书。且已经翻开扉页……

据向导说。这个瀑布叫马尾水。一方面是因为瀑布的造型,一般人以为是垂落的姿态像马尾巴。其实更主要的是因为瀑布的“根”。他说:“你们在下面看不到。以为上面的山谷里有一沟清流淌下来,其实错了!那水,就是在崖顶之上几步之外的地下冒出来的。就像马尾巴在马背脊突然出现一样!”他一定猜透了我的想法!我确实以为,瀑流一定来自山谷。哪料,瀑流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出处!这哪里是坐在脚下的人想象得出来的!向导还说:“雨季,山谷的流水与崖顶自涌水汇合。喷涌而下,直落谷底,三级瀑布变成一级,那时,声若雷鸣,水雾弥漫。壮观得很!”

当我们回到河边。向导指着河谷深处说:“我们到这里,走了‘六道水(路在河的两岸,沿河走。涉水几次称为几道水)。再向里面走‘七道水,有三个龙潭。只是太远了。还要走两个小时才能到!”在他的讲述中。我脑海里呈现出龙潭的奇景——一个完整的巨石,被溪流冲开,正中央形成一个宽约一丈,深不见底的奇潭。那潭水,清到发绿,绿到显蓝,蓝到呈紫。他还说,那三个深潭里住着三条龙,轮换着去马尾水值班。所以,任干旱的年份,崖壁上也有清流滑下。崖壁。一定是湿润的……

在向导传奇的故事里,我们返回。归途中,向导还带我们看了一棵他们叫“猴子梨”的树——大约是野生无花果。那树从长出地面开始。主干枝杈上都挂满了果实,那些果实,是野猴、竹溜、果子狸之类小动物的美食……

返回的路,我们走电站的引水渠道。路近了很多,只是,那条水渠,几处打了隧洞进入山腹,我们绕行的路,就裸露在悬崖上,我不敢看风景,只低头看着路面小心翼翼地走!

到达电站前池,终于松了一口气。可顺着管道下山的路,全是石阶。一步一步下得山来,弄得自己四天后小腿还隐隐作痛!但我毫不后悔,因为,我见到了马尾水。亲近了马尾水!那水虽瘦,但依旧在我心底温润流淌,直到多年以后……

三、金盏河源三叠瀑

古老的山路。在蓊郁的森林中盘旋而上,一个岔路口出现眼前:一条蜿蜒的路依着山势继续向上,一条平坦的路直伸密林深处。往哪走?同行的人都看着阿鹏。阿鹏笑笑说:“山顶哪来瀑布!当然是平的那条!”于是,一行人欢呼雀跃,沿着坦途向苍山深处进发。

这是六月一个清朗的上午。空气湿润,杂草疯长。踏着温软的泥土,我们的目光,全被各色杜鹃花吸引。远处,那一团一团的红,撩拨着我们心底蛰伏的火焰。忍不住跑过去。拉下一枝,携一身纯纯的红前行。再走几步,林边那一束一束的粉,又滞住了我们的脚步。忍不住靠拢,把自己粉红的回忆定格!只有阿鹏淡定,看我们疯,他轻笑连连,缓缓走在前面。好不容易走了几步,忍不住又停下来:我们的头顶,一枝浅紫的杜鹃,弧形斜伸,如一道花门,那紫色的门前,我们一个一个走过,一次一次定格。看我们恋恋不舍,阿鹏说:“这样下去,天黑也到不了三叠水!走吧。走吧!往里走。花更漂亮。水更迷人!”

阿鹏是我的故交,脉地金盏人。三十多岁的他。依旧一张娃娃脸,加上一对小酒窝,不熟悉的人,还以为是小年青。今天,我请他作向导,前往金盏河源头的三叠水。他的皮卡车,把我们从金盏河电站一直拉到“跨子河”。跨子河,是一个小巧的村落,也是这条简易乡村公路的尽头。下车开始上坡,几百米的上坡,弄得我们气喘吁吁。可还来不及叫苦。山路一转。我们就走上了这条平坦的大道。这条路宽约一米,平直舒缓。据阿鹏说,这是当年“农业学大寨”的烂尾工程。大约是想把深谷中的水引来灌溉,后来在下面修了水渠,这里自然废弃成一条大路。“三叠水,就在这条路的尽头。”阿鹏说:“你们放心吧!”大家的脚步。自然更加轻松起来!

行走在遮天蔽日的林问,身边都是开得艳丽的杜鹃。所有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此刻的惬意舒爽。其实,我是第二次到三叠水了,多年以前,我曾到过一次。那年,县上举办一个本土风光摄影大赛,受镇上分管领导的安排,我就带着胶片相机,到过一次三叠水。当年也是阿鹏带路,约了两个跨子河的女生,带了两套民族服饰,直取三叠水。在三叠水前,换上民族服装。两位女生以翩然如蝶的姿势,拍摄了好多张。那时肤浅,以为主角只能是人。于是,绝妙的三叠水成为背景,两个女生摆造型,拍了一张又一张。最后,送上去只获得一个鼓励奖。一位来采风的记者看了我拍的照片后一直说:“可惜可惜!”他简单地培训我。说取景该如何剪裁,人物如何搭配衬托。那次学习之后,看风景,我自觉不自觉地用一种剪裁的目光审视。我的图片中,人物渐淡,风景的层次逐步加深……

如今重来,已是二十年后。我心中完美的三叠水。还是那个三叠水吗?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渐渐浮上心来……

近了,更近了!大约四五公里后,两个山谷渐渐靠拢。上几小步坡,转一个弧弯,脚下水声开始潺潺,眼中古木渐次参天。几步之后,水声再变,由潺潺变为哗哗,当哗哗声转为隆隆时,三叠水,已轰然呈现眼前。

三叠水就是断崖上一个连续跌落三次的瀑布。第一叠高约三十丈,水流开始呈一股跌落,半腰瀑流分散,落地溅玉飞花,声若雷鸣,水汽蒸腾。溪流溢出瀑潭,立即跌落为第二叠。第二叠高约十丈,水流起始就平铺开,宽约一米,扬扬洒洒,每一滴水都以自己的风度落下。第三叠连贯而下,高度递减为两丈左右,水势却更加平铺。把赞叹都留给了第一叠,二三叠瀑布似乎只是为凑成三叠水而存在。在瀑布脚下的平地上,我们卸下所有的物品。痛痛快快地躺倒在厚厚的青蕨丛上。以一种极低的角度,仰视那个神奇的瀑流,想象着千年之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开拓出这样的奇迹……一级一级,我爬到最高处的瀑流脚下。仰头,最初的瀑流,呈一股从一个凹槽中冲出。渐往下渐分散,落下十丈左右后已呈平铺的姿势。再往下就散开。散成银线,散成珠玉。散成飞沫。散出一谷的碎玉,散出一谷的水雾……我身处的大树,叶片也收束不住那些水汽,于是,滴滴嗒嗒,树下出现小雨。雨滴润泽的花花草草,一枝一叶都有了柔润的脾性。一起一伏应和着我们的呼吸……低头。脚下的那个瀑潭。呈椭圆形。两米见方。是流水高处落下滴水穿石而成。一整块石头,被水流持之以恒的冲击,最后形成这样圆润的瀑潭。出口以一个优雅的弧度,把流水轻轻送出,流水也许还在留恋瀑潭的清幽,一不留神就跌落下去。每一滴水,都回首凝望,而它们看到的,就是上一级瀑布的悠然垂落。于是。不再眷恋。一转身潇洒地下落……

三叠水边,古木之外,还有丛丛野竹。把空谷的高雅点染,让每一双眼眸。都寻觅得到自己的欣喜。在三叠水的十丈开外,还有一个小瀑布。如果用“雄奇”来形容三叠水。那么。旁边的这个瀑布一定可以用“温柔”来解说。如果用性别来比喻。三叠水是北方男人,而旁边的一定是江南美女!这个瀑流,来水不大,平铺在一块巨石上,呈线状、呈珠状、呈绸状,轻轻滑下,仿佛害怕惊醒紧贴在石头上的青苔。一层一层,越往下越宽泛,水滴却更加缓慢,似难舍,像牵挂,丝丝缕缕,牵牵连连……多年以前,我拍摄过一张这个瀑流的图片。题上“情如水,何处是归程……”送给女友,女友惊诧于瀑流得温柔,性情也随之温软起来……

三叠水脚下。一种不知名的野花疯狂地开着。把我们行走的激情点燃。我们继续向另一个独特的景观“锅圈岩”进发。爬到三叠水的顶端,看过一个滴水穿石形成的空洞后,再经过一片松林。爬得汗流浃背之际。锅圈岩也到了!锅圈岩。在一个悬崖边。中间的土石空落。留下弧形悬空的岩石链接两边,一口巨型铁锅,恰好可以安放其问。弧形悬空的“梁架”,约有三四米的内径。当地胆子最大的年轻人,都不敢到悬空的弧形岩石上去走——担心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多少年来,“梁架”依旧稳固如初。无心的杜鹃,在梁架上自在生长。花儿也疯狂地开。似要与空洞四周遍布的杜鹃一较高下。站在“锅圈岩”边,悬崖边的上升气流,吹得双脚摇摇晃晃。忍不住脚下生寒意。心底起波澜。阿鹏讲,“锅圈岩”之下,还有一个叫“仙人洞”的地方,也是在悬崖边。可以横穿通过,造型独特,只是路远,我们没能前去观赏。

锅圈岩一带的杜鹃。与我们途中沟谷中遇到的,无论是色彩与造型,都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杜鹃,树形较大,花色以白为主。大朵大朵的白,满缀在每一个枝杈顶上。让我们的眼眸,享受一份又一份的洁白。那些单纯的白,把我们心底残留的杂色都祛除殆尽。纯净的白里,一座锅圈岩似的桥。搭建到每一颗心之间……

下山。当双腿刚刚受不住下坡,欲开始酸软之际,三叠水就到了。休整一番,喝足水,再一次全景扫描,再一次堆叠温润。离开前,斜阳突然穿过密密层层的叶片。把一束光线投映在最高的那叠瀑流上,一道彩虹随之飞架。七彩的虹桥,一头连着瀑流,另一头似乎连到我的心底……

苍山西坡的瀑布很多。漾濞境内,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劝桥河、石门河、雪山河、紫阳河、尚邑河、金盏河,这些河流都源于苍山,落差较大,众多的瀑布点缀其间。并且,不止是这些河流,苍山西坡的每一个沟谷山箐,都有飞扬的瀑布存在。那些大大小小风采各异的瀑布。等着你的到来,期待你的出现。欢迎你到西坡,到漾濞,体验与众不同的西坡水韵!

编辑手记:

美丽神奇的大理,民俗浓郁,风景秀丽。本栏目中,杨鲲峰的《凤羽田家乐》充满浓郁的民俗气息,文章以厚重的农耕文化为载体,用独特鲜明的乡土特色把读者带进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桃花源”的凤羽,去感受白族田家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谛听种田人带有诗画色彩劳作生活的田园牧歌。李雪的《水目年华》以神奇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被称为“云南禅宗第一寺”的水目山由来,详尽描述水目山的高僧名士、奇葩异卉及禅寺古塔。而杨木华的《苍山西坡三瀑布》又以细腻的笔法,形象描绘了苍山西坡的二叠水、马尾水和三叠水三个瀑布的雄奇与秀美。

由于文章均出自于本土作者之手,因而字里行间除了让人们在欣赏浓郁民俗和奇异风光的同时,还深感作者热爱家乡故土的那份深情。

猜你喜欢

石崖马尾苍山
石崖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红星照耀小石崖
苍山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石崖茶:千年古茶成“富矿”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扎马尾
马尾朝哪等
石崖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