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SK中国如何收场

2013-04-29

E药经理人 2013年7期
关键词:华尔街日报总监旅行社

学术造假丑闻余波末散,GSK中国再次东窗事发。

6月13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葛兰素史克(GSK)内部员工举报,GSK中国区有商业贿赂和超适应症推广等行为。根据举报人指控,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销售人员大范围贿赂医生,以开具该公司产品的药方,而且某些情况下所开的药被用于了非获批病症(即被禁止的“超适应症推广”)。

6月27日傍晚7点多,在新浪微博上名为“医块板砖”的用户爆料,“在下班前,GSK上海总部办公室,来了十多个便衣公安直,XGSK老外财务总监办公室,勒令员工马上下班,需要逮捕和查封账本,否则视为妨碍司法。”此后不久,有网友跟着爆料称,“GSK北京的分公司也发生和GSK上海类似的一幕”。

次日,“长沙警事”新浪官方认证微博证实,GSK中国有关高管人员涉嫌经济犯罪,正在接受长沙市公安机关调查。

7月11日上午,公安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近年来GSK中国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除上述违法行为外,公司还存在采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旅行社开具假发票或虚开普通发票套取现金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该案涉及人员多,持续时间长,涉案数额巨大,犯罪情节恶劣。

公安部还指出,现有证据充分证明,GSK中国部分高管和相关旅行社的部分高层人员已涉嫌严重商业贿赂和涉税犯罪。目前,公安机关已对GSK(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相关旅行社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论文造假、商业贿赂事发,近两个月,GSK中国区可谓进入了多事之秋。而几件事均源自内部人士爆料。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关于商业贿赂的举报信早在今年1月以电子邮件形式,被发送至这家英国制药巨头的董事会、高管和合规部门的负责人。此后,GSK中国曾发表声明称,在过去的4个月中,GSK已使用了大量资源,对匿名投诉进行了调查,但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显示在中国的业务有腐败或贿赂行为。

本周,《华尔街日报》再度披露,今年明,又有一封指控GSK中国高管涉嫌行贿的举报信被送至GSK。这份举报信将矛头指向了GSK旗下一款名为Botox(保妥适)的肉毒杆菌。举报信称,GSK在华销售人员的营销策略中,有“根据医生开具保妥适处方价值给予回扣”的内容。报道还称,该公司雇员被指试图使用私人电子邮件来掩盖证据。

据悉,除了此前涉嫌论文造假的GSK全球高级副总裁臧敬五外,目前GSK中国合规总监、媒介总监、政府事务总监等人均已相继离职。

猜你喜欢

华尔街日报总监旅行社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也许没有《华尔街日报》模式,但故事终究是报道的基本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简单好用,玩得开心” GOLD NOTE营销总监Tommaso Dolfi
奇瑞请来新设计总监,是不是宝尚未可知
《华尔街日报》印刷广告收入下滑将裁撤印刷版面
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分析
旅行社的选择
高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