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人类治水智慧的经典之作
2013-04-29郭军伟
郭军伟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济源枋口偶题石上》一诗里写道:“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听人言,今秋入吾手。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蹬上悬泉,澄湾转枋口……”在诗人笔下,济源山水结合、相得益彰、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而诗里所提到的枋口,正是济源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景观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依托于济源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这一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更显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说起济源,不少人会陌生,但如果说起愚公移山的故事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故事中所提到的王屋山就在济源,顾名思义,济源因是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黄河、淮河、长江并称“四渎”。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倚美丽太行山水,南眺壮美黄河滔滔并隔河与中华九朝帝都洛阳遥相呼应,西邻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东望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山水之美,富甲一方。现有王屋山、王屋山漂流、五龙口、小浪底、济渎庙和黄河三峡六大旅游名胜。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五龙口风景名胜区,该区内的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已于今年5月份入围全国第7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位于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处,发源于山西沁源县的沁河进入河南境内,便由山西高原进入豫西北平原,河水在五龙口镇附近停顿积蓄,形成了充足的水源,为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太行山南坡悬崖深谷纵横,对夏季风有明显的阻滞作用,这样迎风坡降水较多,便形成暴雨区,而背风坡则降水较少,形成干旱区。因此,沁河五龙口流域降水季节性变化很大。一般而言,冬春干枯,夏秋则洪水泛滥成灾,彼时彼刻,沁河将山西高原的大量泥沙裹挟而下,造成了沿途河道淤积甚至决裂,引发洪涝灾害。历朝历代对此极为重视,先后在此修建并完善水利设施,如此一来,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便应运而生了。
事实上,它的建造可以追溯至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开始在此造渠灌田,当时因渠首系用“枋木为门,以备蓄泄”,所以名之曰枋口堰。以此为肇始,之后历代修建广济渠、广惠渠等渠,并在渠首修闸门,最终形成五龙分水之势,故名五龙口。
秦以后,东汉时对旧渠加以整修,公田私田皆得其利。三国时河内典农司马孚把木门改为石门,使之更加坚固。唐时期河阳节度使温造奏请再次整修旧渠,整修之后可灌溉济源、沁阳、温县、武陟4县数千顷土地。元时期河渠提举王允中等修广济渠,从而使灌溉区域扩大至孟县。
明朝特别重视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的作用,曾多次加以整修,可谓是该工程建设上的集大成者。弘治六年(1493年),河南参政朱瑄主持水利,动员乡民出钱出力修渠。乡民张志于怀庆府西北设五龙口闸阀,自济源城西南引入黄河水,灌溉农田数千顷。因广济渠时有阻塞,乡官吴道宁创修利仁河。隆庆二年,怀庆知府纪诫再修广济渠,长150余里,可灌田5000余顷。当年7月又在五龙口上游开广惠渠,可灌田250余顷。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河内知县袁应泰经过了解水势,确定了凿洞方案。次年,选择在引水条件比较好的枋口上游开凿新广济渠,因石坚硬无比,开凿过程也极为艰辛,至今洞顶部石缝中还遗留有数把凿子,难以摇动。70米长的渠洞历时三年才被凿穿,又用了两年时间砌闸架桥,工程最终才得以完成。正式通水后,广阔土地成为沃野。
至此,整个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基本完成。到清朝乾隆时期整个灌区水泊纵横,被誉为“河朔小江南”,遍布着北方少见的大面积稻田。而终清一代,这一巨大的水利设施始终得到了维护。清代怀庆知府沈荣昌、布颜以及济源县令荇芳等曾先后对一些渠道进行了整修,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布颜时期,主持疏通各个渠道,使其灌溉规模远逾前代。它尽管经历了历代变迁,但时至今日,其历史建筑都保持了很好的原真性,而且其使用功效也一直发挥至今。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与战国时期的漳河渠、都江堰和郑国渠同为我国古代早期的水利工程,但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等原因,在名气上却无法与后者同日而语,不过其在科学技术上凸显的价值却足以和后者相媲美。根据《沁河志》的记载,枋口堰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个采用“暗渠”达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秦之后的历朝历代特别是明代,为解决区域用水不均,常有新的举措。如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因二渠争水,地方官府砌建天平闸一座,分水浇灌以解决争端。河内令袁应泰将广济渠支渠分为二十四堰,记地亩,定时刻,自上而下分水浇灌,灌溉数万顷,邻邑皆享其利。袁也曾采用烈火烘烤后铁锤击打的办法,开凿渠首引水洞。明代水利专家牛存喜在开凿广济洞过程中,采用“量山探水法”、“穿地寻龙法”、“机法”等技术,解决了高程测量、凿洞定位和搬移巨石等难题,是我国水利工程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不仅有着巨大的科学价值,亦有着巨大的文物价值。作为水利设施,该工程有其无可争议的实用性,而作为一处历史文化景观,该工程融人文于自然山水之间,又有着无可估量的艺术性。物以人传,物以文传,该工程现存有白居易的《游济源枋口偶题石上》,北宋文彦博的《再游枋口》等。事以物传,事以文传,该工程还存有明代开凿渠首的记事和诗碣,明崇祯四年(1631年)农民起义占领五龙口的碣石以及清代重修各渠的重要碑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