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在青海高原的传说及影响
2013-04-29孙爱霞
孙爱霞
在中国,大禹治水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大禹治水的“极地”在哪里,那传说中大禹斧劈积石,疏导大河的圣迹又在何处,却一直不被众人所知。古籍中那“禹治水、壶口始”,“禹导河积石,至龙门,入沧海”的记载,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不解之谜。
从远古走来的青海,伴着奔腾的黄河,在人类史上镌刻出章章璀璨瑰丽的诗篇……大禹治水在青海高原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说,而大禹故里在青海也是众多专家的共识。
大禹治水与积石山
青海与甘肃境内的积石山早在《禹贡》和《山海经》中就有载述,谓之“禹贡积石”或“禹所积石之山”。禹者,就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夏禹,或称大禹。
据史书记载,距今4000多年前,神州大地洪水滔天,久治而功不成,于是,夏禹奉帝命承父业,陆行乘水,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居外13年,过家门而不入”,殚精竭虑,平息水患灾害,为民除灾兴利。传说当年他来到黄河上游,凿山劈岭,疏导河水时,曾在一小山之巅积石成峰,作为自河源而东疏导黄河的标志,一如今日大型工程每每开工之前必先立石奠基的意义一样,积石山之名可能由此而来。古籍说:“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积石山从古到今乃是神州久负盛誉的一大名山。
还有一种说法,上古时期,舜执掌天下。那时候,中原大地处处阴雨连绵,洪水泛滥,川原漫流。老百姓深受其害,或栖身于山冈,或巢居于树端,舜派鲧治理水患。鲧采用围堵的方法,水患益甚,舜一怒之下处死了鲧,起用他的儿子禹治理水灾。大禹虽痛失父爱,却心系苍生临危受命,继承父亲的工作,并以父亲治水失策为鉴。他率领部下跋山涉水,栉风沐雨,登上青海高原追本探源,查看黄河的流向,然后率众劈开了贵德上游的龙羊峡和循化的积石山,疏通了黄河水道,使九曲黄河浩荡直下,经万里而入渤海。他病足跛行,仍然劳作不辍,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带领部下花费10年时间成功治理了祖国的大江大河,舜遂传王位给大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后来,禹圣在嵩山地区建立国家,号称天地之中,即“中国”的来历。
实际上,夏禹自积石导河的传说,本来出自古老的“河出积石”说。可是,数千年来,河源之谜久悬不决,人们对积石山的地理位置各有其见,迄今莫衷一是。有说在昆仑之西千有余里者,有说在黄河第一曲处者,也有分大小两积石者,不一而足。其中,据杜佑《通典》所云:积石山“今乐都县龙支县(今民和县)界山是也”,按诸家言积石者,多以此为小积石山,别有大积石距此尚千里,其说善本于《汉书》、《西域传》:“其实,禹施功之始即此积石,更无所谓大积石也。”按其所述,积石山只有一座,这就是今甘肃、青海两省在循化县交界处的那座积石山,其北面恰与今民和县相界。
古人曰:“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如今,虽说这里除了当年治水英雄们留下的一鳞半爪的残痕外,似无更多史迹可觅。然而,它正是名载古籍的禹所积石之山,也是独一无二的积石山。这是毋庸置疑的。难怪1913年国民政府曾将河州(今甘肃临夏县)改名为导河县,其寓意颇为清楚,不无道理。
大禹治水与民和的喇家遗址
几年前,当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的喇家遗址发掘时便有学者提出这处人类灾难遗址和大禹治水有着某种联系。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这里发现了中心聚落遗址、广场、环壕和大型祭坛遗址,还出土了巨型玉刀和在我国考古发现中最大的被称为“黄河磬王”的大型石磬。考古界认为,喇家遗址并不只是存在过简单的人类聚落,这里有可能是部落联盟的所在,甚至还存在过类似城邦甚至国家的权力机构,在遥远的史前时代,这里的文明曾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比如出土的众多陶器、玉器和其他生活用具量大而精美,尤其是巨型玉刀和特大石磬并不是生产工具,它兼有礼器、乐器的作用,是权力的象征,甚至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
那么是什么人享用这些礼器,在行使着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呢?根据推测应该是大禹,只有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夏朝的开国之祖,才配享用和行使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导川凿山,是自西而东循着黄河的走势进行的。起初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治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而禹被起用之后,以疏导为主,终于制服了水患。大禹与洪水斗争的顽强精神,是感人肺腑的。他亲自率领群众,手里拿着各种原始工具,疏导河川。他的手上磨去了指甲,腿上磨去了毫毛,生了偏枯之症,但他仍在大风暴雨中不停地工作。10年没见着妻子,三次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哭也不进家门。他为人民付出了辛劳,但终究制服了洪水。《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是说疏导黄河,是从积石开始的。“积石”当指积石山,被大禹劈开的积石峡离喇家遗址不过区区20公里,走出积石峡,翻过锁通坡,有一巨石,被称为“禹王石”。据《河州志》记载:“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曾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
如果大禹不是羌人,就不会“导河于积石”。因为只有熟悉家乡水系的人,才会最终因势利导,治理洪水。
喇家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前的灾难遗址,保留了地震、黄河大洪水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多重灾难留下的痕迹。这处遗址从1999年开始发掘,出土了数十具古人类遗骸,姿态各不相同,神态各有差异,忠实地记录了一场灾难突然降临的瞬间,让人深感震撼。这处遗址的发现震惊了世界,曾被列入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而大禹这位战胜大洪水的史前英雄,生活的年代就是距今4000年前,这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正因为早期人类经历了多次大洪水,才有了大禹这样的人物横空出世。所以有人认为,喇家遗址极有可能是大禹生活过的地方。巨型玉刀不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国之利器”吗?
我们可以设想,在那个大雨滂沱,山洪骤发的夜晚,大禹亲眼目睹了他的城邦和人民顷刻间遭遇了灭顶之灾,他抑制住了悲愤,立下誓言,他和幸存者们受命从这里开始了漫长的治水之旅。首先劈开积石峡,然后带领以西部羌人为主体的水利大军东进中原,历尽千难万险,用了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与此同时,炎黄部族也开始从黄河上游的故土向东部大规模的迁徙。开始将这里创建的文明播向四方,发扬光大。从大禹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了。禹传位于儿子启,完成了“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化。
归纳起来,专家们之所以推测喇家遗址是大禹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基于以下几点:喇家遗址和大禹活动时间均为4000年前;大禹“导河于积石”的积石峡就在附近;巨型玉刀和“黄河磬王”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大禹同炎黄二帝一样,是华夏始祖,拥有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在民和官亭地区搜集到许多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和故事,找到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也在印证着这一推断。可以说,喇家遗址证实的洪水灾难和“遂公盟”上记载的大禹治水互为印证。
大禹治水与昆仑山
古籍中指出“河出昆仑”而夏禹又“导河积石”,《淮南子·坠形训》中有“禹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墟以下地。”是说大禹治水到了昆仑山,据《西宁府续志》“御制河源碑记”中说“禹贡,导河积石,考其地在今西宁”。
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成为震撼世界的伟大工程。他奉舜帝之命,日夜奔波于三山五岳之间,异川凿山,疏浚江河,大禹治水曾经亲临“昆仑之丘·炎山”(今湟源日月乡哈城)也有其中的原委。据《史记·夏禹本记》记载:夏禹名之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从这一资料得知。黄帝生于羌,夏禹是黄帝之孙辈,也是名正言顺的羌族之后,西王母国的臣民。又据《左传·昭公七年》记有“阻穷西征”、“巫何活焉”。是说大禹的父亲鲧被处死后,沉冤莫白,魂奔到西方昆仑山,找到了西王母,西王母感到鲧死得冤枉,便救活了鲧。大禹感恩西王母由此也到西方昆仑山。据史记载:大禹治水寻河追溯到积石州(今贵德)的积石峡(今龙羊峡),相传看到河海一体,即黄河水流放青海湖,湖水上涨,浸淹周边,危机河湟(今湟源县域在内),于是大禹专程到“昆仑之丘”与博学多才的西王母商量,《荀子·大略篇》中有“禹学于西王母国”将河海分家,日月山隆起,湖东壅起一道水坝,古黄河经浪麻,顺势流入积石峡(今龙羊峡)。大禹帮助西王母拯救了环湖地区和湟源地区。因此,世代居住在“昆仑之丘”、“炎山”(今哈城)的父老,在城内专门修筑了“禹王庙”,祀记禹王卓著功勋,其庙毁于20世纪60年代。
大禹治水精神的内涵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纪念大禹。因为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夏朝的奠基者,又是历代传颂的治水英雄。大禹治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与恶劣的大自然抗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事。大禹治水的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归纳起来,大禹治水反映了这样几种精神:
大禹治水反映了一种“隐患不除、寝食难安”的责任精神。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就是心中常系百姓的生命安危,对百姓高度负责任的体现。他“注重调研,因地制宜”,在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搞调查,作决策。他“疏导与治理并举”,“改堵为疏”,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的精神。面对滔滔洪水,他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
大禹治水反映了一种“分工合作,层层落实,全员负责”的工作方法。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伏水患,这种执著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们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大禹治水反映了一种“身先士卒,带头履行责任”的领导工作作风。大禹既是治水的组织者,又是治水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他艰苦朴素,卑官疏食。他亲临现场,身先士卒。为了治理水患,累得腿上没了毛,走路时两腿都不能交替着往前迈,只能两腿蹭着往前走,说他“步不相过”。正因为如此,百姓才拥护他做王,大禹才创立了夏代。大禹治水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大禹“敬民、养民、护民、教民”的民本思想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扬光大的。
大禹治水的精神,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先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惧灾害,勇于挑战,善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优秀品质。在大禹的带领下,广大群众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帖帖地流入大海。他们又回过头来,继续疏通各地的支流沟洫,排除原野上的积水深潭,让它流入支流。从而治服了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对于大禹的功绩,广大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
远古时期,大禹率众劈开大山,治理黄河,惠及中原大地,恩泽后世。我们今天在大江大河上造坝发电,治理水患,干着造福人类社会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禹是我们治水的始祖。如今,黄河上游上有龙羊峡锁关,下有李家峡守户,也是沧海变桑田的一个缩影。古代有大禹治理黄河的工程,现在有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江河源的工作;更有龙羊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等高坝蓄水发电,造福千秋万代,而这些工作就是大禹治水工作的延续。
大禹治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不论是大禹治水的疏导方法,还是大禹治水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与道德精神,都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这种价值与精神。我们也要向大禹治水一样,刻苦地学习、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