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措施
2013-04-29葛建芬高晓峰
葛建芬 高晓峰
摘 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加,让社会大众对其质量方面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近年来道路的安全性让人尤为担忧。然后会影响道路质量的基础条件便是路基,路基是否坚固而稳定是道路的根本,必须精心施工,严格控制质量,本文主要叙述了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控制要点及控制方法,分析了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
关键词: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防止路基结构整体失稳,出现不允许的变形或损坏,需要适当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路基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为了确保路基不出现超过允许的范围变形,因此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路基及基下承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如地基软弱填土过分疏松或潮湿时,所产生的深陷或固结、不均匀变形,会导致路面出现过量的变形和应力增大,促使路面过早破坏,并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因此,只有控制好路基、地基的变形量,才能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
一、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1压实度控制
1.1强度控制
路基工程,压实度反映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弯沉值反应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两者都达到合格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并不复杂,只要我们严格执行规程,在施工中认真负责,一定能够施工出高质量的道路。
1.2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
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密度,因此,在路基填土压实过程中,必须随时控制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大时,应及时将填料进行翻松、晾晒或均匀地掺入同类干土进行调整;若含水量较低时,可采用分层洒水的方法确保施工时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
1.3合理选用压实机具
土层填土厚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分层铺筑压实施工中尽可能采用重型压实机具进行施工。对于同一类土来说,采用轻型压实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较采用重型压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小,而最佳含水量又较采用重型压实机具的大。现行普遍采用的重型压实所相匹配的压实机械如12t振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而采用吨位更大的羊角碾时,它的压实功可以增加,而其所能达到的压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压实功的增加,施工时土的含水量又可以降低。
2严格施工程序
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城市排水、天然气、热力、自来水、通信等地下管线工程,通常与路基施工交叉进行,为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精心地开展工作,按照先地上后地上、先深后浅的整体原则,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其程序为:路床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基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二、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1施工测量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
1.1操作要点
①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②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③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④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1.2具体测量控制方法
①恢复道路设计中线,对道路中线各点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进入施工测量;②钉线外边桩,由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路侧边线外0.5m~1.0m为间距钉边桩;③测出道路中线标高,标于边桩上,以供施工。
2路基土方施工
城市道路路基土方施工区域内,所有改建及新建工程,路基土方施工多为填方路基,很少有挖方路基。
2.1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①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②干密度实验标准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③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先填地段应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20cm~30cm的稳定层。
2.2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①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②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并妥善处理坟墓、洞穴,分层填实至原基面标高;③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cm,宽度不应小于1cm。
2.3松铺厚度的控制
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压实度为原则,使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8cm。
2.4压实方法
压路机碾压本着“先松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的原则,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cm~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深陷。
三、构筑物回填施工及处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市排水、天然气、热力、自来水、通信等地下管线的填筑,应在此构造物基本完成后,分段分层进行回填压实,涵管两侧应对称均匀回填,两侧填土高差不得大于30cm;填土应自涵管两端起均匀的分层填筑,每层填土虚铺厚度不得大于
25cm;涵顶填土厚度达到50cm以上时,才能用压路机械碾压;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cm~10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100cm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其次,近年来,由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管沟回填土质量不够重视,引发道路塌陷断裂的事故。很多城市道路,在污雨水检查井周围,路面使用1~2年就出现严重深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检查井四周回填时,未能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施工。因此,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①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砾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基最底部;②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使路面产生病害。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使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正负2%范围内;为确保压实质量,还要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保证达到压实标准;③软土区域及容易出现季节性冻土的城市,应注意路基土质的处理,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深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对于易出现季节性冻土的城市,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到路基顶部。
五、结语
总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小型建筑工地,或者受到交通流量的影响,工艺就会显得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环境条件制约,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实施技术标准为根本,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