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钳工工艺课教学结构

2013-04-29刘文威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钳工钻头

刘文威

摘要:本文针对钳工专业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阐述了在钳工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钳工工艺课教学结构进行了探析,以提高钳工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教学结构钳工专业是职业学校开设时间较长的传统机械类专业,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的工艺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技能技巧,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钳工工艺学和钳工生产实习两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工艺理论课和生产实习课的形式,理论教学在课室进行,技能训练则在生产车间进行。这种教学结构的主弊端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相分离,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的操作训练相脱节,理论未能及时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带有延迟性,与技能掌握规律不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对钳工专业传统教学结构进行改革。近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钳工工艺课教学结构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钳工工艺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钳工工艺学》分基础部分、装配部分或模具部分。《钳工工艺学》基础部分主要讲授钳工所具备的基础工艺理论,使学生掌握钳工加工基本理论知识。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学紧密配合,从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的实例出发讲授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习,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过去由于职业学校钳工工艺课着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与生产实习技能训练联系不够紧密,钳工工艺课和生产实习课分别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的课堂以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实行“四周轮换”教学形式,即四周时间在课堂讲授理论课,四周时间下车间进行技能训练,容易产生工艺理论与生产实习课脱节,由于教材不统一,会使一些教学内容不连贯。再加上原来的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能反映现代机械钳工专业不断出现的先进工艺理论知识,对生产实习中的技能训练针对性、指导性不强。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在生产实习中得到及时运用;另一方面,学生在生产实习时必须用的理论知识又没有及时掌握,使他们钳工工艺课学习和钳工生产实习训练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要克服这种现象,就必须采用理论结合实操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方法

1. 精心组织模块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学校钳工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及《广东省钳工技能鉴定》的标准,将《钳工工艺学》与《钳工生产实习》有关内容科学地结合起来,重新编写工艺课模块教材。从技能形成规律入手,以单元训练大纲为依据,寻找“理论结合点”按一个训练单元的需要,增减内容,组成模块,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培养操作技能为目标,理论知识以实用为准,够用为度,进行教材处理。例如《钳工工艺学》中麻花钻的三个辅助平面及切削角度中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的定义、大小、特点和《钳工生产实习》中的钻头刃磨要求、方法及检验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模块教学单元,对此模块中技能的掌握没起作用的“各角对切削产生的影响”部分删去,留待以后钻头模块教学单元里再讲授。

2. 实施直观模块教学和训练。

(1)准备教模。教师预先准备讲课的挂图及一批用来练习刃磨的钻头。结合挂图、教模,先解释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等三个辅助平面,后讲解钻头的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等几个主要角度的定义、大小、位置及特点。学生每人拿一支钻头、一边听课一边对照实物进行认识钻头的构造和特点的训练。(2)示范讲解。教师先讲解麻花钻刃磨要求及方法,然后在讲台用预先准备好的实物进行示范动作演示,同时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在台下进行模仿练习。(3)录像观摩。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自行与电视录像上规范动作比较,教师从旁指导、解说、对重点内容定格、重放,观摩后进行讨论,加深理解。(4)检查分析。教师先逐一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刃磨姿势演示,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共同分析其动作姿势。教师进行分析检查,对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几支刃磨后钻头让学生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并指出错误之处,提出纠正方法。(5)归纳总结。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并指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学生不断练习,保证刃磨的姿势动作规范以及钻头的几何角度的正确。

3. 进行技能实操训练。

分批让学生到砂轮房进行正式刃磨,教师从旁指导: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钻头柄部不能翘起、两手要握稳且动作协调、要蘸水冷却,防止因过热而退火等,并及时检查,对刃磨后的钻头进行评讲。

4. 模块单元技能考核。

在完成一个模块单元的教学后,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钳工专业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进行考核。应知:标准麻花钻的三个辅助平面及切削角度(通过笔试、闭卷形式考核),占该单元成绩的30%。应会:用订出的考核评估标准、考核内容(包括站立姿势、两手动作的协调性、钻头的五点刃磨要求和刃磨时间)来评定学生应会成绩,占该单元成绩的70%。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体会

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11、2012年,我校的钳工毕业班学生,经劳动部门统一考核,全部达钳工中级工操作水平,更有部分学生取得高级工职业技能资格。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部分竞赛选手因成绩优秀、技能突出,被顺德美芝公司招聘为技术骨干。由于“一体化教学”在钳工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因此本学期开始,我校在数控车工、汽车维修、电工等主干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实施“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工艺课程改革中有以下好处:(1)实施“一体化教学”,可使理论教学更贴近生产实习,贴近实际,缩短了钳工专业培训周期。(2)实施“一体化教学”,强调了实践,突出了技能训练,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3)实施“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生产车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技能训练,熟悉和掌握了各种操作技能,从而能较容易通过技能考核。灵活教学方式所取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是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实施“一体化教学”,使教学中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科教学均按钳工行业标准来实施,体现了明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者单位: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模式钳工钻头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士官教学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可切换式反循环潜孔锤钻头设计及优化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PDC钻头侧钻现场应用
钻头磨损后怎样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