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

2013-04-29赖厚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技能

赖厚斌

摘要:本文针对项目教学法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为例,探索了如何正确选择使用项目教学法,如何把握好使用项目教学的有效时机,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项目,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分组和评价,以保障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滥用项目教学法的现象,把项目教学法当成万能钥匙,有些一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就使用项目教学;有些教师将项目教学法贯穿于一门课程教学的始终,不求变化;有些教师设计的“项目”游离于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之外;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只是把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作为分组的唯一标准……这些问题若解决不好,项目教学法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笔者在《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使得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把握好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有效时机

在中职一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处于专业入门学习阶段,还谈不上学科的综合运用,所以在这个阶段还不适合使用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合使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做一些项目教学法的导向教学。

即使到了高年级,对一门新课程的教学,也不适宜从开学第一次课起就使用项目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惧怕理论学习的心理,如果要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学现用新课程的理论知识,他们是很难做到的,常常会选择逃避,这样势必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效果。所以,在使用项目教学之前,应先组织学生集中学习、集中消化理论知识。实际上,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合渗透学生已学的理论知识,这样既可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进而达到理论知识的升华和拓展。

在《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笔者会在开学后的前四周,使用常规教学法集中学生对本课程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比如蒙太奇、转场和镜头等理论,给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影视后期编辑理论体系。由于本课程使用Avid Media Composer非编剪辑软件,所以在这同时,使用案例教学法,集中学生上机学习该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然后才开展项目教学,学生就可以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项目工作上了,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把握好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

1. 设计的项目要有利于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渗透。

《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蒙太奇、转场和镜头等理论知识,熟练使用Avid Media Composer等软件对视频、音频和图片素材进行编辑合成,能够设计制作包括片头、片尾在内的完整的影视作品。因此在设计项目的时候,要考虑该项目能否将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渗透进去,对一些关键的技能还要能反复渗透,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样才能使项目和课程融于一体。笔者设计的“佛山名胜宣传片”项目,就将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在项目中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渗透。学生只有在理解、掌握了蒙太奇、转场和镜头等理论知识之后,才能制作出节奏紧凑、画面流畅的视频作品;只有熟练掌握了本课程的精修剪辑技术后,才能对景点视频素材的细节进行捕捉,进行逐帧剪辑;只有在熟练掌握了本课程的色彩修正技术后,才能对景点的视频、图片素材进行色彩处理,从而使画面有良好的色彩感。如果项目过于简单,比如“个人电子相册”项目,由于主要素材都是图片,学生在制作时,本课程的镜头、蒙太奇等知识,精修剪辑、特技等技术就使用不上。项目和课程没有形成交集,项目游离于课程之外,实际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2. 设计的项目要能有效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和多个软件的技能。

项目教学法提倡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其它已学课程的知识和已学软件的技能技巧。笔者在设计“佛山名胜宣传片”项目时,就综合考虑到了学生已经学过的多门课程知识和多个软件的技能技巧。比如,要拍摄采集项目所需要的素材,就要用到学过的《摄影和摄像技术》课程知识;要对项目的图片素材进行处理,就要用到学过的《平面设计》课程知识;要对音频素材进行处理,就要用到学过的《数字音频制作》课程知识。另外,要完成本项目的制作,学生还必须使用已学过的Photoshop软件对图片素材进行处理,使用已学过的Audition音频软件对音频素材进行处理,使用已学过的After Effects特效软件对视频素材进行特效处理。通过多门课程的知识和多个软件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跨软件运用能力。

3. 设计的项目要易于操作,并利于学生拍摄采集原创性素材。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设计的项目难度要适中,要在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稍微有些提高,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发挥创造力。不要设计一些太高、太大的项目,学生会望而生畏,比如 “中国文化遗产宣传片”,学生无论从能力和时间上都无法实现;也不要设计一些时空上相隔久远的项目,比如 “上海世博会宣传片”,从时间和地点上对学生来说都相隔久远。这样的项目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对项目丧失信心。

此外,上述项目也不方便学生现场拍摄采集原创性素材,只能从互联网上收集素材,这非常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原创性的素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制作出非常有创意的影视作品。笔者设计的“佛山名胜宣传片”项目,佛山本来就是学生自小的成长环境,就是身边的景、物,学生对它们太熟悉了,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该项目文字脚本的创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实地拍摄采集素材,项目教学中“学生为主体”的特色得到进一步凸显。在素材拍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按照自己对光、影和镜头的理解,拍摄出极富个性色彩的原创性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作灵感也激发出来了,为后期作品的创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项目学习的有效分组

“协作学习”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分组则是进行“协作学习”的重要前提,通过分组,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协商解决各种问题,小组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小组每个学生所共享,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的目的。因此,分组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小组“协作学习”的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能力互补的分组方法,把对Avid Media Composer剪辑软件的操作能力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据此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际上这样分组存在很大弊端,对小组协作学习的开展十分不利。这种分组方法只重技能,却忽视了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造成学生作品普遍缺乏美感,创意设计水平也很一般。比较合理的分组方法应该是既重技术也重艺术,所以在对学生分组之前,教师应该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既要考量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又要兼顾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天赋以及创意思维能力等因素,找出他们的共性和差异性,最后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策略,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这样既保持了小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最终制作出创意独特,既有技术含量又有艺术美感的影视作品。

四、根据学生的过程表现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项目教学的评价可以分为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组内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组间评价是“作品评价”,教师评价是“总结性评价”。组内评价能够关注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细节表现,而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都是事后评价,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在组内评价量规表中应对评价要素进行细化,对评价标准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关注到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细节表现,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佛山名胜宣传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制定了一系列组内成员自评和互评的评价量规表,在小组内,每个小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在工作态度、工作承担度、工作协作度以及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价,每天工作结束之前,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相关表格进行填写,并进行交流讨论,提醒大家在第二天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教师再及时跟进指导,答疑解惑,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学生每天都在进步。组内评价的及时性和高效性,直接促成了师生“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在中职教育领域,项目教学法正处于推广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从以前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转化到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上来。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来正确选择使用项目教学法,把握好使用项目教学的有效时机;要根据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对项目教学法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从而使项目教学法得到有效实施。

(作者单位: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张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吗[J].职教论坛,2011,(29).

[2] 叶瑜.项目教学法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2,(1).

[3] 李玮玲.浅谈项目教学法——以中职学校为例[J].大众科技,2009,(3).

[4] 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法技能
高级技能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分组
画唇技能轻松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