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甲利器“巴祖卡”

2013-04-29老萨

关键词:火箭筒榴弹反坦克

老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军事学家惊讶地发现:坦克成为战场上的主角。坦克以团、旅,甚至是师的规模投入到战斗中,少则数十辆,多则数百辆,甚至还出现过1500余辆坦克参战的场面。

有矛就有盾,有了坦克,就应该有对付坦克的武器。然而,各国士兵们翻遍了军火库,也没能找到一种可以有效对付这些装甲怪兽的步兵武器。

在步兵反坦克武器中,远程的有反坦克枪,近程的有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甚至燃烧瓶。尽管反坦克枪有着6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但穿甲能力较弱,对付30毫米以下的轻型坦克还成,对付中型坦克则基本没戏。

步兵想要接近坦克,近距离投掷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炸药包、燃烧瓶,必然要冒着敌方坦克火力的密集射击,这是极为困难的。坦克的火力已经很强,一门主炮和两挺重机枪,火力相当于步兵一个连。除此以外,坦克周边还有掩护的步兵部队。

难道步兵遇到坦克就只能成为被随意蹂躏的小鸡吗?军方显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认为必须研究出一种可以在数百米的安全距离内使用,可以击毁敌方轻型中型坦克,且容易被步兵携带的反坦克武器。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方就意识到需要一款远程步兵反坦克武器,来对付日益强大的坦克装甲车辆。

1918年,美军正式启动了单兵火箭筒的研究计划,负责人是戈达德博士。戈达德博士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是美国火箭技术界最有成就的科学家,被后世称为“现代火箭之父”。

接到军方合同后,戈达德博士依靠自己卓越的才能,和同事克拉伦斯·希克曼博士合作研发。前后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两人就研究出了一款实验性火箭筒。该款火箭筒口径51毫米,长1.68米,重量仅3.5千克,使用的火箭弹重量不到3千克。

当年11月,在阿伯丁火炮试验场,戈达德博士用这款火箭筒对军方做了多次演示。该火箭筒的性能相当优秀,最大射程高达685米,射击相当精确。

成竹在胸的戈达德博士认为,如此优秀的武器必然会受到军方的重视,没想到却遭到迎头一闷棍。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同盟国土崩瓦解,连敌人都不存在了,火箭筒的研发就更没有必要啦。

1939年,德国发动闪电战,入侵波兰。战斗中,强悍的波兰骑兵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投降,他们挥舞着马刀向德军坦克做自杀性的冲锋,这悲壮战斗的结果自然是波兰骑兵伤亡殆尽,而德军坦克毫发无损。

德军装甲部队的成功让美国人深感震惊。如果换作美军,恐怕也难免落到波兰骑兵的下场。于是,早已搁浅的单兵火箭筒计划,迅速被美军从尘封的档案库里面翻了出来。

此时,有个人物浮出了水面,他就是莱斯利·斯金奈中尉。斯金奈是美国陆军的一个自学成才的典型人物。由于从小对军械研发感兴趣,他加入美国陆军后,一直在美国军械部所属的阿伯丁试验场任职。

1940年,年富力强的斯金奈中尉被美国陆军安排组织火箭筒项目。接到任务以后,斯金奈立即找到了戈达德博士要求帮助。

可惜,当时戈达德已经身患喉癌(5年后去世),根本不能加入研究小组。在戈达德博士的推荐下,他的副手克拉伦斯·希克曼博士代替他参加了火箭筒项目的研究工作,并成为实际的负责人。

由于之前有成功的设计样品和完善的研究资料,这个研究小组的研发进度极快。他们很快就研制出一款火箭筒。它的射程和精度经过多次测试也足以满足战斗需要,但遗憾的是它的威力不足。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装甲厚度仅有6到8毫米,使用戈达德博士的火箭弹可以毫不费力地贯穿。可惜此时已经是二战,当时德军的主战坦克的装甲厚度都在50毫米以上,再使用当年的51毫米火箭弹是不可能击穿的。

意外收获

倒霉的斯金奈只得向军方汇报了情况,军方对此非常不满,决定再给他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进展就暂停这个计划。

正当斯金奈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意外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美籍瑞士移民亨利·莫豪普特,成功发明了一种锥形装药的榴弹。这种榴弹采用了著名的门罗效应,从而产生优秀的破甲能力,足可以穿透60毫米的装甲板。

嗅觉灵敏的美国陆军很快买下了生产专利,研制出M10反坦克榴弹。然而,美国人却发现它根本无法使用。该榴弹重达1.6千克,单纯依靠步兵用步枪做枪榴弹发射是没有可能的,甚至用在12.7毫米重机枪上都无法有效发射。如果作为反坦克手雷,步兵也无法有效投掷这么重的手雷(一般来说,反坦克手雷重量不能超过1千克)。于是,这个计划也被暂时搁置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斯金奈得知有一种破甲能力极强的榴弹。他大喜过望,认为火箭筒项目绝处逢生了。

斯金奈想办法搞到了M10榴弹,经过同克拉伦斯·希克曼博士的研究,他们决定将火箭筒的口径改为和M10榴弹一致的60毫米。试验中,门罗效应加上火箭弹自身的速度,让火箭弹的破甲能力达到了惊人的100毫米。

当时世界上没有一种坦克能够有效抵抗该火箭弹的打击,即使重型坦克也不行。欣喜若狂的斯金奈立即将研究成果汇报给美国陆军高层,却再一次见识到了美国官僚的厉害。

短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成绩?显然,这一定是斯金奈本人为了继续这个项目而弄虚作假。顶头上司严厉指责了斯金奈的浮躁态度,并声称马上就停止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毛遂自荐

斯金奈感到莫名其妙,灰心丧气。他想直接向美军高层汇报情况,可惜作为一个低军衔的军官,他根本没办法越过美军冗余的官僚机构。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又遇到了另一个机遇。

一天,斯金奈和副手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例行的火箭筒实验性实弹射击,他们突然发现试验场的另外一端,正在进行M10榴弹的实战展示。

当时美军陆军高层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坐在观礼台上,看着用M10榴弹对一辆试验坦克的攻击演示。

此时斯金奈突然意识到,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于是他冒着风险,不顾卫兵的阻拦,带着火箭筒闯进M10的展示场地。

斯金奈架好了火箭筒,用一个金属丝当作瞄准器(当时这个火箭筒还没有安装瞄准器),然后朝着试验坦克发射了第一发火箭弹。

这发没有装药的火箭弹准确射中了那辆坦克,也大大震惊了台上观礼的将军们。紧接着斯金奈又发射了第二发火箭弹,再次准确地击中了坦克,火箭弹发出的独特声音完全吸引住了将军们。

也算斯金奈运气好,如果这种事发生在纪律严格的德军中,斯金奈立即会遭受严厉的批评,甚至被关禁闭和坐牢。但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和尝试新事物的欲望驱动军械发展部的巴恩斯少将走下观礼台,来到斯金奈身边。他没有指责斯金奈,而是在他的指导下拿起了火箭筒,自己射击了一发,这发火箭弹也准确击中了目标。

其他几个将军此时也都围拢过来,争着试射,一会儿就把斯金奈携带的9发火箭弹都打完了,几乎每一发都打中了目标。

这些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将军,对斯金奈的火箭筒相当满意。在知道这个火箭筒将使用大威力的M10榴弹后,他们更认为这绝佳的配合。他们当场作出决定,由斯金奈马上生产出500个火箭筒,交由陆军使用,由此斯金奈的项目起死回生了。

第一批火箭筒装备给士兵们使用后,美国大兵们对这款武器赞不绝口。由于当时这款武器还属于秘密,并没有正式的名称,美国大兵们根据它的管状外形,给它取了个名字——巴祖卡。

巴祖卡是当时一位名叫鲍勃·彭斯的美国广播喜剧明星表演时使用的一种乐器——自制的粗管长号。就这样,“巴祖卡”的名字流传开来,最终居然成为火箭筒的代名词。

猜你喜欢

火箭筒榴弹反坦克
拉斐尔反坦克长钉导弹
反坦克火箭筒
神奇的火箭筒
米尔科姆公司向南非国防军提供Y4型6发榴弹发射器
中国LG6型4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
美国披露精确打击式PSRL火箭筒
美国将于2015年底完成40mm智能榴弹的研制
瑞典博福斯公司推出新一代“卡尔·古斯塔夫”火箭筒
南非展出XRGL40型6发转轮式榴弹发射器
“反坦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