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拍卖“钱”景几何?

2013-04-29王志刚

中华手工 2013年6期
关键词:成交率拍卖会拍品

王志刚

随着各地文交所的整顿以及业务“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文交所青睐的新目标。业内人士认为,这开启了另一种艺术品的投资方向。在这个艺术平民化的时代,当现有的艺术品无法满足平民消费,“非遗”正好能填补这个空缺。

经过多年的发掘保护,许多“非遗”项目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但也有部分项目受到资金严重不足、市场推广不力、制作复杂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等难题的制约。有关部门一方面期望通过产业化开发,让古老的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商业化会让“非遗”变味。对“非遗”项目而言,要实现传承与推广,就必须考虑经济来源和生存空间等现实问题,而通过拍卖这种形式,无疑将为“非遗”传承探索出一个全新的途径。

试水“非遗”拍卖

近几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市场也随着政策的鼓点和投资者的关注度而律动,最显著的就是各地对“非遗”拍卖的纷纷试水。

2011年6月,北京市文化局和荣宝斋联合主办了“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成功拍出作品66件,成交总额约531.6万元,成交率76.74%,可谓取得了令有关各方完全意想不到的成功。

次年7月,上海也举办了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拍卖会,拍品包括曹素功墨锭、紫檀雕刻、海派剪纸、朵云轩木版水印等16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114件拍品成交率88%,成交总额774.4万元,其中紫檀雕刻的《达摩祖师》以260万元成交,为全场最高价的拍品。

除此之外,成都、广州、武汉、济南等城市都先后举办过“非遗”拍卖会,从各地拍卖的数字看,市场前景远大。其中广州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力度最大,它所主推的“岭南文化艺术精品交易会暨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及精品保真竞买会”已成为广东“非遗”交易的一个重要平台。其总经理张志兵表示,“继广州、汕头、珠海三站之后,还将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陆续举办拍卖会、竞买会,加快岭南‘非遗精品的商业化进程。”

“非遗”市场的“钱”景

市场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低谷就流向哪里。

2012年9月,在山东台儿庄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共达成合作签约项目135个,协议资金总额442.6亿元,其中24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亿元, 54个项目签约金额超过千万元,凸显了“非遗”项目的市场潜力。

上海“非遗”拍卖的主办方、朵云轩党委书记崔晓力非常看好“非遗”这个市场,他说:“一般来说,春拍书画专场成交率多在50%~60%,而上海首届非遗拍卖会成交率近90%,成交价比估价高出20%,本身已代表了市场的态度。”

而市场的认可,取决于“非遗”精品本身的价值。

首先,古老技艺的掌握,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愿意耐得住寂寞去掌握这些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当代玉雕大师潘秉衡创造的“压金银丝嵌宝石”技艺,已濒临失传,这样的绝技所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恰恰迎合了艺术品收藏投资在稀缺性上的要求。

其次,近年国家开始加强对各类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的关注。通过立法、职称评定等形式,来促进传统工艺的发展。这使得如今很多“非遗”传承人坚持走“重质不重量”的高端精品路线,也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使当代“非遗”精品具备更大的升值空间。

再者,在古代艺术品持续火爆的中国艺术市场,赝品充斥、价格虚高使得越来越多的藏家越发觉得自己“玩不起”也“伤不起”,而很多“非遗”拍品更容易辨识真伪,门槛也较低,将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非遗”开发不能急功近利

但如何将“非遗”很好地推向市場,并非易事。显然,仅仅组织几场拍卖是不够的。

“非遗”要走向市场,关键在于合理的切入与运作方式。“合理的运作方式,就是要寻求一个既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又能充分挖掘其市场潜能的平衡点。这个支点找准了,‘非遗的市场之门就能撬动起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表示。

从之前举办的几次拍卖会可以发现,拍品委托人大多是对市场把握并不好的“非遗”传承人,他们对自己的拍品在市场上到底能卖多少钱,心里没有预期和估计,所以出现了不少“无底价”拍品。“在我们的上海专场拍卖会上,许多拍品都是适合普通百姓的,像一些金山农民画,都曾获得过大奖,但通过我们做工作,委托人还是答应了以无底价的形式进行拍卖。”朵云轩党委书记崔晓力说,“还有些剪纸作品,像大师王子淦等,估价也只有2000元左右,这些作品在外面是根本看不到的。我们通过专场拍卖,就是要让‘非遗精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这样才能让传承人更好地了解市场,并通过市场需求使‘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

而对于买家来讲,很多感兴趣的人并不了解“非遗”拍品,也不能理解其价值。对传统的民间文化的认识缺失在中国很普遍。比如上海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拍卖会上的一个买家,从他举牌的次数看,他对很多拍品都感兴趣,但每件拍品举牌不会超过2次,问其原因,就是拍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心理价位,所以到最后,他也没有选到中意的拍品。

“非遗”拍卖方兴未艾,不仅为投资者开辟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也为“非遗”传承人带来最直观的市场定位和生机。但“非遗”产品和一般的文化产品有很大差别,目前还处于保护的阶段,一味追求投资回报,很有可能伤害到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投机商人对“非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以投机为目的的高仿,以及冒用、盗用现象严重,都会对“非遗”的文化根基造成极大破坏。

除此之外,“非遗”拍品还需要在收藏标准的确定、估值程序的探索更快地推上正轨,才能真正实现“非遗”保护发展与艺术品投资收益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成交率拍卖会拍品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年8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1960万吨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20 年3 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成交92 万吨
家有谢天谢地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疯狂编辑部之拍卖会
嘉德春拍:成交率达82%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广东崇正2017年春季拍卖会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17年7月国家政策性粮食成交1308万吨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