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3-04-29杨学义
杨学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继承和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也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观需要。立德树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能浮在半空,而必须与现代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纳入办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关键词:高等教育 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立了发展目标。就高等教育而言,在发展目标上,就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发展路径上,就是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有用武之地。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继承并深化了十七大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这一指导思想,牢牢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为今后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鲜明的方向。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人才培养,学生是大学存在的第一理由。而所谓人才,首先是成人,其后才是成才。《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对“教育”是这样解释的:“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可见,教育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让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社会中的人。而“大学”之大,首先在于其是“成人之道”。《大学》开头第一句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与“小学”相对应。“小学”主要是学习文法句读、音律训诂,这是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本功。而“大学”则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人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才称其为“大”。正如孟子所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弗能夺也。”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培养的正是“大人”。所谓“大人”,就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而这些,又必须通过“大学”来实现。否则,没有社会知识的学习,没有社会规范的洗礼,人是不能称之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正是基于这个意义,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论教育》中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只有通过同样受到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1]
教育并非狭隘地向受教育者兜售知识,学习也不仅仅是出于功利目的扩充自己的认知范围,而是一个立德树人、持续修身、融入社会、顺应主流价值的过程。教育教育,以育为本。而“立德”恰恰是育人的根本和主要内容。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里,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传道)被置于了传授知识(授业)和解答疑难(解惑)的优先地位。通识教育的先行者夸美纽斯(Jan Amos Comenius)也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一种只着眼于人自身或者教育自身的树人教育,而是为了使人变得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现存世界推进到某一世人藉此方能获得一切可能性境地的能力。”[2] 从西方词源学的角度看,“university (大学) ”这个单词是由“universal (普遍全面) ”演化而来,暗示大学教育的目标应当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均衡提高。正如马克思所说:“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爱因斯坦也曾针对现代教育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4]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宋代思想家司马光曾精辟地总结过“德”与“才”之间的辩证关系: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这一观点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借鉴意义。我们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是不可取的。甚至,后者比前者更糟糕,因为一旦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束缚,人所谓的“才能”就会成为危害社会的力量。而且,才能越大,对社会的危害越大。爱因斯坦就曾经将没有道德约束的才能比喻为“精神病人手中的利斧”。人的智力行为是 “价值中立”的,对其进行束缚和引导的不可能是智力行为本身,而只能是以“立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就高等教育而言,我们培养的学生即使拥有了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能拥有高尚的品格、远大的理想和端正的操守,也不能说是成功的教育。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评价清华大学育人经验时说:“清华大学的经验,应当引起全国注意,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5]在这里,顾名思义,“红”就是政治成熟,“专”即指业务熟练,二者缺一不可。
今天,“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首要的是要看思想政治上是否合格。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错综复杂,各式各样的价值观念,对高校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青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立德树人”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切实增强育人实效
立德树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不能浮在空中,停留在头脑里,而必须与现代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纳入办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不断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德育资源,有步骤、分层次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1.专业学习与素质提高相结合。外语类院校的毕业生多从事外交、外贸等涉外工作。他们的政治立场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是否远大,是非观念是否明晰,专业水平是否过硬,将直接关涉国家形象和民族利益。对此,学校适时成立了外交官俱乐部,并通过邀请外交官俱乐部成员作专题报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用老前辈在外交一线表现的民族立场、坚定信念与灵活机智的鲜活事例去熏陶和感染学生。为了开展好每一期讲座、每一次座谈会,外交官俱乐部提出了“五个一”目标,即“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个典型(人物、故事或历史细节)、营造一个氛围、达到一次震撼、受到一次启迪”。受邀大使校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学生们上了一场场语言生动、内容丰富的国情、校情教育课,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
2.志愿服务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发挥自身的外语学科优势,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是学校的优良传统。自2006年以来,学校针对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开展了以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支教帮扶等教育扶贫为主要内容的“歆语工程”,并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通过“歆语工程”,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感性且直观地认识了国情、民情、社情,不仅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品格,而且还培养了关心民生疾苦的忧患意识和关注国家民族发展的问题意识,增强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许多学生多次参与“歆语工程”支教项目,毕业后自愿报名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参加志愿服务,继续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奥运会期间,学校的志愿者们热情周到、体贴入微,真心奉献、友爱互助,为外国朋友提供优质服务,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后奥运时代,学校以奥运会遗产转化成果——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为载体,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引导大学生在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贡献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服务中看到“成就”,更让其体会到“成就感”;既让他们获得大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更让其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比如,通过举办“做文明有礼北京人,为建设世界城市作贡献”“首都高校服务世界城市建设论坛”等活动,不断引导大学生畅想世界城市建设宏伟蓝图,践行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大学,正是培养有志青年的前沿阵地,而非只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专业训练场,更非单纯被“就业率”指挥的职业培训所。对此,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转变观念,并付诸行动,切实将立德树人视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瞿菊农.康德论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6.
[2]罗比希.哲学与教育——或:哲学还有何用处? [J].现代哲学,2006,0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4]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5]“又红又专”开辟中国特色育才路 [J].中国教育报,2009.09.02.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