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要素

2013-04-29张晓旭

西江月·中旬 2013年6期

张晓旭

【摘要】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无疑成为2012年夏季诸多省级卫视选秀节目中的佼佼者,自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各大媒体高度关注,视频网站上关于选手的演唱片段也被纷纷转发与分享,与此同时节目收视不断创下新高。那么,《中国好声音》为何能在这个选秀节目扎堆的夏季冲出重围?在这惊喜背后节目的制作究竟满足了中国观众当下怎样的收视需求?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成功要素;节目形态;创新

《中国好声音》创造了娱乐节目的新奇迹。是什么赋予《中国好声音》这么大的魔力?仅仅是成功的“版权引进”吗?本文希望能够找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秘诀。

一、节目形态的创新

1、规则创新体现权威 从宏观整体来看,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的直观外在表达,要从众多类似节目中脱颖而出,节目形态的创新必不可少。而真人秀的节目形态创新主要体现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上。

《中国好声音》第一阶段的基本节目形态是4位导师收徒组队,学员出场展示歌唱实力,导师背对学员“盲听”歌喉,若认可,导师即可亮灯转身表示愿意收徒,如多位导师表示认可,则学员可从已转身的导师中选择自己心仪者加入其队伍,直至最终组队完成。其中“盲选”概念的引入让声音成为选秀的唯一标准,赋予了节目新的内涵,成为打造节目影响力的基石。在电视选秀节目中,“公信力则主要是通过评选活动的客观公正、专业权威来体现”。“盲听盲选”环节设置正是出于此意,在以新颖的形式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维护了节目的公正与权威性。

2、模块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传播功能 《中国好声音》改变以往电视选秀节目模块功能不明、环节定位不准的弊端,各个模块环节设计思路清晰,都有明确的传播功能和对应的内容形式,形成完整合理的叙事结构。

《中国好声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登台前奏(学院前来参赛)2,演唱(学院演唱——盲听、转身之后)3,互动(导师点评、学员介绍、选导师)4,离场(学员告别)。

节目的每一个模块及其中各个环节设计意图各不相同,并各自肩负着不同的传播功能。比如互动模块。它与演唱模块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传播上是观点传播与情感传播并重,同时辅以信息传播。在这个模块中不仅增强竞赛和悬念这两个叙事元素,而且在多方互动中充分使用煽情、搞笑、猎奇等各种娱乐手段。互动始终贯穿在这个模块之中,如果说导师转身是对“什么是好声音”的第一步诠释,那么,导师点评就是进一步诠释“什么是好声音”,导师之间的互动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二、视听元素符号的创新

1、导师转身 导师转身是学员演唱过程中两个环节、两种叙事的转换点,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选秀节目评委点评的悬念设置,其特点在于,导师转身的动作对于学员是直观的肯定,而学员从导师那里收获的是对他们的认可,这与以往电视选秀面对面评判给选手带来的以貌取人的主观偏差形成鲜明对比。导师喜悦的表情与学员、亲友的激动之情取代了以往电视选秀的压抑与不快,带给观众正能量的释放。

“转椅”这一元素符号的意义就在于对学员的评价,而这一权威公正的评价是建立在盲听的基础上的。当导师认为该声音是自己所想要寻找的好声音时,通过拍、转、亮等一系列夸张动作和强烈的音效而带来巨大的喜剧效果,是节目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并产生收视的第一个高潮。

2、师生互动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4位导师在点评中坚持专业主义精神,进一步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好声音”。他们以好声音以及体现出来的歌曲演唱水平为选择的终极依据,忠于节目音乐主旨,提升节目专业影响力。

导师的形象塑造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舞台上,4位导师真实自然而又个性张扬,那英光脚和学员合唱,刘欢为学员故事感动落泪,杨坤赠送队员32号球衣,还有哈林的幽默调侃,让观众领略了这些明星大腕鲜为人知的另一方面,和蔼亲切、活泼可爱的形象与其他选秀节目的毒舌评委形成鲜明对比,给节目带来温馨与和谐。

3、学员反选 在当下电视选秀节目中,评委与选手之间选择权利单向性已成为常态,而《中国好声音》的突破在于,它实现了选择权在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流动。在多位导师为一位学员转身之后,学员就有权选择心仪的导师,在学员奋力赢取导师的同时,导师也需使出浑身解数卖力拉拢学员。首先,穿插在师生谈话中的导师间的争夺,你来我往的自我推介、插科打挥式的调侃为节目增添了不少娱乐气氛。其次,导师与学员间的双向选择实现了双方地位的平等和权利的对等,让观众从中获得心理满足与情感升华,从而把整个节目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4、争议话题 不得不提另一节点——争议话题,尽管它在《中国好声音》之外,但它也是节目的延伸部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火爆起来的节目都会引发各种话题,有议论,有质疑,有批评。问题是如何面对质疑,如何化解危机。总的来说,《中国好声音》还是正面评价占主流,当然也少不了批评,如对学员身份的质疑,对过分煽情的批评。总的来说,《中国好声音》对质疑都尽可能地做了积极正面的回应,甚至还把一些回应加入到了节目中,从而给正能量的释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舆论环境。

三、对受众心理的准确把握

1、符合受众求新求真、追求美好的心理

《中国好声音》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播出,电视用“看”,但好的声音却是要用“听”。节目的第一环节,导师背对选手,排除视觉影响,只用听觉寻找最优秀的声音。这一形式将“看”电视与“听”声音这对矛盾巧妙的解决,使导师的背对弥补了观众不能真正“听”的缺憾。它与以往电视选秀节目中不管评委还是观众看比赛看表演的形式不同,节目中“视”与“听”的矛盾使观众眼前一亮,满足了观众求新的心理需求,受到了观众的认同。

2、体现了受众主体和观众本位的理念

在《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上,导师们不再是人们往日心中高不可及的明星,他们更像是你我。他们不再需要“仰视”,而有种真正的亲切感。

导师形象的转变符合受众本位的理念,拉近了受众与节目的心理距离,体现了大众传播中针对受众的贴近性原则。

3、满足自我确认和实现自我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其中,最高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善自己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达到的自我实现目标,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间接的发泄,那种方法就是艺术。在艺术中,人们获得了替代性满足。节目里参赛选手多数为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有学生有会计,有货车司机也有造型设计师;他们年龄不同,有刚高中毕业也有已为人母,但他们都怀揣着自己最初的梦想不想放弃。在台上,他们不光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也替台下电视机前的观众实现了他们心中的梦想。在一定意义上,台上选手们替观众完成了他们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事,获得了观众的认同。

中国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经历了2005年的辉煌之后,逐渐迈入了“七年之痒”的怪圈中,直至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出现,又令已经对此种节目类型产生审美疲劳的观众兴奋起来。《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是节目样态新颖独特、节目参赛者具有人际吸引魅力,节目评审专业权威,节目风格沉重大气但不失娱乐快感,节目品质优质有保障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限娱令”背景下,在选秀节目屡受限制但仍扎堆出现的不利条件下,《中国好声音》冲出重围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