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方言地区人群对推广普通话与传承粤方言文化的看法

2013-04-29杨伟杰林玲张毅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粤方言粤语普通话

杨伟杰林玲张毅

摘要:本课题组对粤方言地区人群对推广普通话与传承粤方言文化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受访者对推广普通话工作与传承粤方言文化的关系持正面态度,认为推广普通话与粤方言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相互兼容互不冲突,强调保护粤方言文化的同时,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关键词:普通话;粤方言文化;传承保护粤方言文化作为中华语言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广东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群众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粤方言文化与其它语言文化不断交融和互动,一方面促进了粤方言文化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传统粤方言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推广普通话工作,促进粤语和普通话的和谐发展,本研究对推广普通话和传承粤方言文化开展调查。

一、调查概况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于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期间,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东粤方言区内普通民众对推广普通话与传承粤方言文化的看法。调查的样本选择了广东省境内粤方言人群相对集中的片区,共发放980份问卷,回收907份,回收率为92.6%,有效问卷873份,有效率为96.3%。有效样本中粤海片区的广州市区占29.9%,佛山占9.9%,中山占11%,莞宝片区的东莞占7.4%,罗广片区的肇庆占9%,四邑片区的江门占12.3%,高阳片区的茂名占9.2%,欽廉片区的湛江市占11.3%。问卷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分别使用EXCEL和SPSS19。

二、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受访者中男性占27.4%,女性占72.6%。年龄分段情况为:11~15岁占6.5%,16~30岁占77.1%,31~50岁占15%,50岁以上的占1.4%。其文化程度情况为:初中及以下占9.8%,高中/中专占31.0%,大专占22.5%,大学本科及以上占36.7%。职业背景为:学生占61.7%,普通职员占16.7%,教师占6.1%,政府机关/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占5.1%,中、高级技术人员占2.2%,工人/农民占2.1%,私营企业主占0.7%,待业/失业占0.5%,其他人员占4.7%。

三、调查结果

1. 普通话与粤方言的使用情况。

(1)普粤双语人群的比例较大。

受访者认为身边的粤方言人群一般会只使用粤语占15.1%,普通话占6.3%,双语(粤+普)占62.4%,双语(粤语+其它方言)占10.0%,双语(普通+其它方言)占6.0%,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粤方言地区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会讲普通话的比例达到74.7%,与2000年(李学明)的61%相比,比例提高了13.7%,说明广东省的推普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

(2)普通话已经建立绝对的权威性。

笔者通过询问受访者“在广东的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办事或者在购物消费时首先会讲什么话”来了解普通话的语言权威性和官方使用功能,受访者表示首先会讲普通话的占56.4%,粤语占42.2%,其它方言占1.4%,说明在广东,普通话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和具有官方语言功能地位,而粤语是仅次于普通话的地方强势语言。

(3)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推广普通话的最重要阵地仍然是学校,普通话在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也比以前更为明显。有69.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广东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普通话讲得比以前要好很多,而导致普通话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学校和教师教育的结果占46.5%,普通话比以前用得更多了的占41.8%,工作性质或入职要求的占11.7%。

(4)大部分人讲普通话的水平比较流利。

受到方言特点的影响(例如粤语声调非常复杂,粤语有9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特征较完整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没有北方方言所具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粤方言人群在普通话的发音和标准程度上略有不足,但基本上不影响其人际交往。受访者认为身边大部分的粤方言人群讲普通话的水平比较流利,还算标准的占70.8%,不流利也不标准的占18.5%,流利且标准的占8.1%,只能勉强听得懂的占2.6%。

2.对广东推广普通话工作现状的看法。

(1)广东推普工作卓有成效,进步明显。

通过调查,有57.0%的受访者表示现在广东的推普工作比以前有很大进步,有30.2%的受访者表示民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认为政府宣传和投入不足的有12.2%。调查的结论与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相呼应,从曾被讥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听广东人说官话”到七成以上的人会说普通话,广东省的推普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

(2)民众充分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好处。

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在广东推广普通话有明显好处。受访者认为广东推广普通话有利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占74.5%),有利于各地人员的交际(占70.4%),有利于促进广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占59.5%),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占48.5%)。说明粤方言区人群对普通话的认同感较强,推普工作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有必要加强推普工作的宣传力度。

受访者对广东推普工作的了解依次是普通话水平测试(86.6%)、推普周(34.2%)、书法和文字比赛(29.6%)、语言文字工作城市评估(24.2%)和其它工作(如诗朗诵)。由此可见推普工作要加强,不仅要继续巩固学校普通话教育阵地,还要加大政府宣传和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民众的重视程度。

(4)对在广东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措施的建议。

对在广东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措施,粤方言人群认为需要巩固学校普通话教育阵地,需要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具体见图2。

3.粤方言及其文化传承的现状。

(1)粤方言文化传承出现一定的危机。

学者罗康宁认为粤语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也是岭南地区影响最广的方言,它蕴藏着广府乃至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还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以粤语为载体的种种文化样式,构成当今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景观。如粤剧、用粤语演唱的民歌小调、粤语流行歌曲等,倘若删去了其中的粤语,也就失去了地方特色。

通过调查,受访者中表示对粤方言文化中的广府音乐、说书讲古、粤语戏曲有所了解的人占62.2%,完全不了解的占23.9%,同时他们认为喜欢传统的粤方言艺术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和文艺工作者(70.6%),其次是业余爱好者发烧友(36.7%)和研究人员(31.2%),而普通年轻人和青少年比例均低于15%。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较少听/看/唱粤方言语言艺术节目的占73.7%,认为粤方言语言艺术几乎后继无人的占11.7%,而认为年轻人经常听、看、唱粤方言语言艺术节目很多和较多的合计仅为14.6%。以上数据说明粤方言人群中的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失去了年轻人喜爱和传承的粤方言艺术形式,是缺乏持久生命力的艺术,可以预见,如果不想办法来加强粤方言文化和艺术在年轻人中的推广和宣传,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岭南文化典型代表和具体载体的一些粤方言艺术形式和品种将会逐渐消亡。

(2)有一半以上人认为粤方言的社会功能在逐渐弱化。

受访者认为粤方言文化在国内优势地位比以前差很多的占44.1%,仍保持优势的占25.1%,没有明显变化的占23.7%,完全丧失优势的占6.6%。受访者中中53.6%的人认为粤方言正逐步弱化,主要原因有:人口流动和迁移定居(64.7%),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网络化(60.3%),语言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57.1%),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27.9%)。而导致以上原因发生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3)不同地域的文化对粤方言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冲击与影响。

普通话作为国家的共同语言,代表着国家的文化,普通话在粤方言人群中的推广,同时不可避免与原有方言和地域文化带来一些冲击。在本调查中,有35.4%的受访者认为普通话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粤方言的空间,认为推普工作与粤方言文化的关系存在地域文化冲突的占26.4%。

(4)保护粤方言文化意义重大。

粤方言使用人口数量庞大,也有明显区别于北方中原文化或其它地域文化的独有特点,是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侨胞祖地之一,海外移民有1000多年的历史,旅外侨胞有3000多万,遍布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访者认为保护粤方言文化意义重大:乡音乡情,文化传承,提高国家民族认同的占75.6%,代表了国家文化大繁荣和语言文化的多样性的占67.4%,保护了粤方言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占59.0%,保护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的情感纽带的占52.1%,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占43.7%。说明保护粤方言文化,对保护粤方言人群的国家民族荣誉感、归属感和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的情感纽带有不可以忽视的作用,对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和未来的海洋经济的发展,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维护港澳地区长治久安和繁荣安定也有重要意义。

4.对推广普通话与传承粤方言文化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受访者对推普工作与传承粤方言文化的关系所持的观点如下:粤方言文化兼容并包,与推普工作相得益彰的占56.9%;推普促进文化融合和粤方言文化新发展的占54.9%;普通话压缩了粤方言的空间占35.4%;推普工作与粤方言文化的关系是一种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突的占26.4%。说明大部分受访者对推普工作与粤方言文化传承的关系持积极的正面态度。

(1)推广普通话与粤方言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相互兼容互不冲突。

普通话和粤方言的关系是一个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普通话是国家通用的官方语言,而粤方言是地区用语,在人际交往中均有重要作用。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现在广东的学龄儿童普通话讲得比以前好,并掌握普粤双语,这是教育的成功。外部环境决定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很多粤方言人群从小就生活在方言环境当中,受方言的潜移默化,运用方言沟通起来快捷便利;上学后学习普通话,在学校环境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并进行以普通话为承载语言的各科考试,最后两种语言可以做到随心而用,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遇到什么样的人使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说明两种语言是可以共存的。

文化的特色来自于历史的沉淀和与众不同的特色,兼容并包是粤方言文化的重要特征,粤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和语言文化的多样性的重要表征。普通话与粤方言作为两种可以共存的语言,其所承载的文化也应该是可以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这也印证了詹伯慧先生早年提出的“推广普通话与保护粤语并行不悖”的论断。

(2)传承和发扬粤方言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粤方言承载着一系列的粤方言文化和艺术形式,如粤剧戏曲、粤语电影、电视流行歌曲等,方言的衰败会引致地方文化的衰败,方言的消亡意味着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消亡。目前不少粤方言文化和艺术形式像其它许多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观众(听众)流失老化、行业新人培养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等生存的危机。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移民、“新客家”大量涌入,北方文化迅速渗透和浸染,使得粤方言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无形中加剧了粤语圈的文化焦虑。

广东作为全国领先的经济大省,也应该是文化强省,加强宣传工作、多出精品,让全国人民像了解东北二人转、河南豫剧、安徽黄梅戏等一样了解粤方言文化和粤语,必将有助于粤方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受访者认为要发扬和传承粤方言文化,最重要的措施是认识传承文化的意义,鼓励年轻人参与(61.8%),其次是坚持培育语言艺术行业新人(50.7%)和传统粤方言文化进学生课堂(50.3%),加大全国的推广宣传力度,扩大影响(49.5%),最后则要在广电频道适当增加粤方言文化频道和时长(48.0%)和增强父母和家庭的教育传承意识(37.4%)。

(3)促进推广普通话工作和传承粤方言文化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

受访者认为要促进推普工作和粤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有效措施是:在中小学加强普通话教育的同时加强粤方言文化的教育和学习(56.3%),推广两文(中文+英文)三语(粤语+普通话+英语),广东更有优势(49.2%),将粤语方言定性为生活语言,普通话为交际语言,两者都重要(39.0%),给力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工作,提高文化交流层次和粤方言文化的发展传承(25.7%),语言的推广与使用无需太多行政命令或人为干预,应任其自然发展(16.6%)。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通过调研我们得知目前粤方言地区人群的普通话水平普遍提高,普粤双语人群的比例较大,广东省的推普工作成效斐然;粤方言文化传承出现危机,一部分艺术形式变成老人艺术,亟待抢救和发展。大部分粤方言地区人群认为推广普通话与传承粤方言文化相互兼容互不冲突,要发挥政府的官方宣传作用和本土群众积极参与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来促进推广普通话工作和传承粤方言文化和谐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为广东的推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广东目前在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两文三语成为新思路,一方面积极推广了普通话,另一方面传承了粤方言文化,同时面向海外和全球,既能继续发挥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也能继续保持广东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同时成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先锋。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科研规划课题《广东粤方言人群语言态度调查研究》(项目批号PG10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杨伟杰,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林玲,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张毅,广东省教育厅语委办)

参考文献:

[1]李学明.广东语言文字工作60年纪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雁.粤语声调与平声中心论[J].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3,(4).

[3]罗康宁.粤语形成于古广信——兼谈粤语的文化价值和保护问题[J].岭南文史,2004,(3).

[4]罗康宁.粤语与岭南文化的形成[J].学术研究,2006,(2).

[5]詹伯慧.试论粤方言地区的推广普通话工作[J].学术研究,1996,(9).

[6]谢俊英,李卫红,姚喜双等.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分析[J].语言文字应,2011,(3).

[7]胡伟.在穗农民工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8]周紫燕.长沙地区电视方言节目受众语言态度调查[J].语文学刊,2009,(3).

[9]唐叶.广州市中学生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

[10]曹琴.东莞市工业区外来人口语言态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粤方言粤语普通话
粤语学堂
粤方言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粤方言里的“番鬼”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普通话影响下粤方言词汇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