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芦山花灯 凝风情

2013-04-29台英

文化交流 2013年6期
关键词:芦山花灯妹子

台英

风雨千年。芦山有著名的民俗文化活动—跩花灯:融合多民族风情,寄托人们美好心愿。地震过后,相信它依然在。

芦山地震前不久,我去那里采风。

芦山拥有2300多年历史,文化悠久,其中,著名的是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芦山花灯。

芦山花灯属于地方灯戏,俗称“跩花灯”,据说兴起于汉,盛行于宋,所谓“沿门讴俚曲”(清乾隆《芦山县志》)。当地表演有两个主要角色:一是丑角,也叫“花鼻子”或“三花脸”;一是旦角,也叫“幺妹子”。表演中,角色的眉眼、身段、步法、念白、唱腔等具有祭祀、驱邪的影子,所以,芦山花灯是“傩中有灯,灯中有傩”,是研究傩戏的活化石。跩花灯的演员土生土长,用方言土语说大实话,时不时插入歇后语,通俗易懂,诙谐机趣,具有浓烈的泥土气息。花灯表演不择场地,村前广场、田间地头,随处即可,伴奏的乐器多少无拘,但二胡不可少。

看芦山花灯中花鼻子表演,最耐人寻味:反穿皮袄,是羌族同胞的习俗;斜袒半边膀子,是藏族同胞的穿着;而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方言。一种地方戏曲夹杂多种民族风情,说明芦山花灯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学者认为,2000多年前,芦山是古青衣羌国的治所,后来秦灭巴蜀、两汉起又形成连通川滇藏的古道,这里便成为“民族走廊”,芦山花灯就诞生了。

也有专家说,芦山花灯与巫术有关,是法事与演艺相结合的傩戏剧种。芦山庆坛在古代十分盛行,在作法事间隙插演灯戏,可以达到娱人又娱神的目的。久而久之,“灯坛两开”,芦山花灯就从芦山庆坛中独立出来,成为祈福和寄托心愿的民俗一景:“八月彩楼”。据明《请建屠侯祠碑记》载,自西魏起,每年农历八月中秋,全城高搭彩楼,歌舞竞胜。清人胡联云《八月彩楼》曾记盛况:“四十八台竞胜罢,满城歌舞乐中秋。”

在芦山,有一群痴迷的花灯爱好者:职工、教师、农民和退休干部,还有家庭妇女、学生。他们组织了芦山青衣民乐队,几乎每天晚上来到县城北街,集中排练如《妹儿子乖》等花灯剧,隔段时间就跩花灯。

今年67岁的裴体文是艺术总监和总指挥,曾师从同村的著名花灯艺人张凤仁。60年前,裴体文第一次听见芦山花灯的曲调,至今不忘、还能唱:“三花脸、花鼻子,都是我们花灯人的名字……”当年,他和一个同龄的女孩桂花,跟在艺人王国忠背后,百看不厌。没人的时候,他俩扮丑角、演旦角,像模像样跩花灯。

裴体文扮演花鼻子。演幺妹子的叫余学英,是一个家庭妇女,平常还给人家当保姆。拉二胡的是退休公务员高永军和退休教师赵德祥、周泽荣,弹月琴的是在职教师雷玉生。

“花鼻子本姓潘,家住半崖上扯风箱……”先登场的是裴体文。他鼻梁上贴了一块“白豆腐”,手摇一把扇子,边说边扭地上台。“你问我为啥子要贴上花鼻子?说来话长,那是2000多年前,刘邦打下天下要吃豆腐,我老祖公磨的豆腐白白绿绿嫩冬冬,动动闪闪香喷喷。那个时候我们想打广告没得钱,有了钱又没得电视打广告,只好切块豆腐搁在鼻梁骨上做招牌,一来二去就成了花鼻子啰……”随后,他一声长吟“幺妹子……”余学英边答应边上台,后面是手拿长竹竿挑着红灯笼的一群幺妹子,烛影摇红。“清早起来唱山歌,一对情人正相当……”一出《妹儿子乖》“跩”了起来。

除了在县城表演外,这支队伍还经常移师乡下,在农家小院里跩花灯。在裴体文家中小坐,我看到了当年他为张凤仁拍的照片,鹤发童颜,可惜已故多年。张凤仁丑、旦都能演得出神入化。在芦山花灯的历史上,有过很多知名艺人,除张凤仁外,还有王三巧、程先开、唐玉生、黄步云、任明礼等。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王三巧,新近出版的《芦山县志·人物志》中,有他的传略。

芦山人说表演花灯是“跩花灯”。一个“跩”字,道出了芦山花灯的绝活,丑、旦闻“乐”起舞,扭鸭子步,学、说、逗、唱花灯调。可喜的是,早几年,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芦山花灯从丑、旦的基本舞步中提炼演化出“集体跩花灯”,群众的参与性相当强。

花灯一“跩”,风雨千年。地震过后,我相信,芦山花灯依然安好,定会“跩”出今后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祥和……

猜你喜欢

芦山花灯妹子
看花灯
挂花灯
做花灯
闹花灯
萌妹子很逗乐
让你HOLD不住的萌妹子
萌妹子也疯狂
春回芦山
呆萌妹子最爱恶搞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