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3-04-29田发荣田玉屏杨光
田发荣 田玉屏 杨光
摘要:对山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环境污染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养殖场(小区)规划建设、环境管理制度和粪污处理及利用等几方面提出了山区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对人畜禽健康的危害,促进山区生态畜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山区畜牧业;规模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92-03
沿河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生产县,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加剧,并对人畜健康和农业生产构成了较大威胁。如何有效控制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已成为山区畜禽规模养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养殖场(小区)规划建设、环境管理制度和粪污处理及利用等几方面,探讨减少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以实现山区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 畜禽规模养殖发展情况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沿河自治县掀起了畜禽规模养殖热潮,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较快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县已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910个(其中养猪场244个、养牛场90个、养羊场460个、养鸡场69个、特种动物养殖场23个),共存栏畜禽数409 273头(只、羽),占全县畜禽存栏总量的24.3%;发展畜牧养殖小区115个,涉及农户3 215户(其中养猪小区59个、涉及农户1 711户,养牛小区5个、涉及农户76户,养羊小区51个、涉及农户1 428户),共存栏家畜数69 395头(只),占全县畜禽存栏总量的4.1%。
2 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状况分析
2.1 畜禽粪污处理及利用情况
2.1.1 粪污处理及利用方式 目前,沿河自治县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畜禽粪便主要是采用人工清理,高压水泵冲洗,将干粪集中置于露天坝堆积贮放。其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还田作肥料;二是生产沼气供生活能源;三是加工生产生物有机肥。污水一般不经任何处理随污沟直接向外排放。
2.1.2 粪污利用现状 据估算,牛每头每天平均排粪尿32 kg、猪每头每天平均排粪尿3.5 kg、羊每只每天平均排粪尿2 kg、鸡每只每天平均排粪0.15 kg,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每年大约可生产粪尿量31.7万t。然而,在这些粪尿中用于加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仅为3.2万t,用于沼气生产和被当地农户收集还田利用的大约有2.6万t,畜禽粪尿利用量仅占生产总量的18.3%,其余的均随场区污水和雨水冲走流失,成为环境污染源。
2.2 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环境卫生状况
目前,沿河自治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中,环境卫生普遍较差,尤其是养羊场更为严重。大部分养殖场(小区)内的粪便堆放随意,废弃物(如药瓶、药纸盒、垫草等)遍地乱扔,生产工具(如饲料车、清粪车、铲子、料盆等)随处可放,尿液、污水四处流淌,有的甚至将病死畜禽留放在场区内,造成蚊蝇满天飞,臭气浓郁。不少养殖场(小区)因此而遭受了巨大损失。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养殖环境卫生,降低了畜禽养殖效益,而且也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 畜禽规模养殖粪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1 造成空气污染
由于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饲养量大、生产集中,畜禽粪尿及污水量大,又没有及时有效处理,大多采用露天堆放发酵,使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生产中的大量尘埃、微生物排入大气,散布于养殖场(小区)及附近居民区上空,致使不少场区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已引起了群众愤慨。
3.2 造成水源污染
由于粪尿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腐败性有机物,随着粪尿污水长期排放,流入山塘、水沟、江河和水库等水域环境而造成了水源污染。部分养殖场(小区)周围的人畜饮用水源因此发生了变质,不能饮用,从而引发了群众上访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3.3 造成土壤污染
养殖场(小区)内排放的污水属高浓度有机废弃水,有害物质多,由于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农田和旱地中,部分养殖户直接当作肥料或灌溉水源长期使用,造成农作物青苗倒伏、减产,甚至绝收。
3.4 增加疫病传播机会
由于规模养殖场(小区)内畜禽存栏量较多、养殖较集中,疫病发生机率大。加之畜禽粪尿、污水四处流溢,导致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的滋生和蔓延。大部分养殖场(小区)畜禽发病频繁,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还使周围不少养殖户也遭受其害,对沿河自治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也构成了严重威协。
4 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4.1 养殖场(小区)选址不科学
沿河自治县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小区)都是修建在公路两旁、溪河岸、水库边,有的甚至建在村寨中的房前屋后,位于居民住宅和水源上风向处,以致场区内粪尿污水直接向下排放,造成道路、水源、土壤等受到污染。
4.2 场区布局不合理
由于大部分养殖场(小区)没有严格划分功能区,生活区、生产区相连紧密,有的甚至没有隔离区、围墙,生活、生产混为一体;有的畜舍建造横一排、竖一栋,朝向也不统一,布局十分零乱;有的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舍与舍之间距离过小,根本没有划留绿化和隔离空间,以致通风效果差,有害气体长期滞留,增大了臭气浓度,造成整个场区环境恶化。
4.3 环境卫生意识淡泊
目前,部分规模养殖场(小区)只关心畜禽养殖效益,不注重环境卫生和保护,粪污处理和利用意识差。圈舍粪尿污水不及时清理,废弃物、病死畜禽乱扔,粪污堆放随意,有的甚至长时间屯放,使其受风吹日晒,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
4.4 粪便污物处理设施差
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中,大多数还是按照传统养殖理念管理企业生产,在配套设施上根本不愿投入,粪污处理设施简单、原始。粪便都采用露天平地堆粪、自然发酵,没有修建贮粪池,也没有顶棚遮档,任由日晒雨淋。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向外排放,有的虽建有沼气池,但容量小,不能完全消纳场区内产生的粪污量,而大多数因出现故障不愿维修,形同虚设,以致粪尿污水随意流放,造成环境污染。
4.5 组织管理不规范
全县养殖小区几乎没有成立任何形式的生产管理组织,无章无制,大都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小区内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问题无人管,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生产秩序混乱。由于缺乏组织管理和制度约束,加之配套的消毒设施、粪污处理设施以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造成畜禽粪便乱排乱放,病死畜禽任意乱扔,购销者出入随便,严重影响了养殖环境。
5 畜禽规模养殖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5.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5.1.1 科学选址 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是保证畜牧安全生产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必须加强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的规划管理,严格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要求。建场时要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粪污处理与利用所具备的环境条件。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无污染、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距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医院、学校等1 000 m以上,并位于下风向处;周围要具有一定面积的农田、果园、菜地、林地、放牧草地或养殖水域等,便于粪污及时处理利用。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污染源区等规定的范围内建设养殖场(小区),对已建成的养殖场(小区)要报经政府责令其限期治理或关闭、迁移。
5.1.2 合理布局 养殖场(小区)内要严格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病畜禽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等4个功能区,生活管理区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病畜禽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每个功能区要修建围墙或绿化带隔离,畜禽舍朝向应统一选择坐北向南为宜。畜禽舍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场区环境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季通风凉爽。场区内净道与污道、净沟与污沟要严格分开,互不交叉,粪污处理池要建在场区围墙外下风口处,并与雨水沟分开。养殖场(小区)大门口以及生产区进出口要设置消毒池,有条件的要建消毒通道和淋浴及更衣室。
5.2 规范管理制度,净化养殖环境
5.2.1 严格消毒 对养殖场圈舍、运动场、用具等环境要严格实行定期清扫和消毒制度。及时清理养殖场(舍)内粪便及污染物,并将粪便及污染物进行集中发酵处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5.2.2 及时隔离 对发病和疑似病的畜禽要及时清出安置在300 m以外,经消毒处理后的隔离舍内进行观察治疗或作无害化处理,并迅速对圈舍环境及受污染的用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对病尸、粪便及污染物运至规划地点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5.2.3 绿化环境 在养殖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或规划的绿化带内,要推行植树种草,形成防风林、隔离带、绿化道、绿化地等,既可吸收空气中废气、释放氧气,又能分泌植物素,具有杀菌作用,起到净化空气目的,使之形成良好的养殖环境,有利畜禽健康生长。
5.3 完善配套设施,规范清粪工艺
规模养殖场(小区)应根据饲养规模建立一定容量的沼气池、污水处理池和专用贮粪场,贮粪场应挖坑用水泥硬化,并修建顶棚遮挡,以防雨水冲洗流失,污染环境。同时采用干湿清粪工艺,将干粪和污水分开处理,干粪进沼气池、贮粪场堆放发酵或出售,污水随排污沟流入多级沉淀池进行过滤处理利用。
5.4 合理利用粪污资源,减轻环境承受压力
5.4.1 种养结合利用 在养殖场(小区)周围建立果园、蔬菜基地或牧草基地等,直接将粪污无害化处理后用作果园、蔬菜基地或牧草基地的有机肥,使粪污资源就近消纳利用,减少粪便排放。通过推行种养结合,保持种养平衡,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种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4.2 沼气生产利用 对畜禽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不仅减少了甲烷等有害气体排放、改善了养殖环境,又能有效解决场内生活能源问题,同时还可获得农业生产所需的清洁有机肥料(如沼液、沼渣),是一种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有效利用方式。
5.4.3 有机肥加工利用 将粪便出售给生物有机肥加工厂,通过生物处理加工成优质有机肥,用于种植业(如农作物、牧草、茶业、果蔬业等)施肥,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还有利于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沿河自治县己建成年产2万t级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一座,年需加工粪便量20万t以上,可消纳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畜禽粪便生产总量的60%以上,这不仅缓解了养殖场区环境对粪污承受力,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可新增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一举两得,不失为一种控制山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环境污染和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
6 小结
畜禽粪便是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再生资源,利用得好将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笔财富,否则,就将成为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为此,广大养殖户要增强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粪污资源的利用价值,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合理利用,使其变废为宝,才能有效地解决山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实现山区畜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春燕,杨海云.迪庆州畜牧业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初探[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6):121-123.
[2] 李如治.家畜环境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王金明.规模化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家畜生态学报,2007,28(2):5-8.
[4] 江立方,顾剑新.上海市畜禽粪便综合治理的实践与启示[J].家畜生态学报,2002,2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