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评价
2013-04-29张金素
张金素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教学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然而,凭一张考试卷是很难体现出来的,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的评价手段,用个性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给学生起良好导向作用,淡化学生脑中的“分数至上”观念,多角度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本学期,就对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尝试。
一、评价主体的开放
评价主体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的发展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以发展,提高为主要目的评价中,学生是评价对象,但同时他也是评价者。评价主体多元,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家长参与评等,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分析,判断,调节,完善的发展过程,教师,家长,同学,自己评价角度不一样,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发展。教学中不断地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通过自我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能力。
二、评价方法的开放
评价一般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为主。评价的方法要求多样化,除常用的卷面测验外,还可以采用口试,动手操作,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这样评价的结果比较全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形成性评价是学习质量评价的精髓,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究学习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以便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多种水平的形成性评价,对学困生的评价要放低要求,重在鼓励,“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通过“奖长”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对优等生严格要求,重在发展,给予“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引导,促其主动发展。另外,还要注重学习对实践活动的积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评价时空的开放(二次评价与延迟判断)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可能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案觉得不满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四、评价结果呈现的开放
《新课标》中强调了学生的过程性目标,注重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一些相关性因素,主要有主动性,操作性,探究性,合作性,参与性等,这些过程性目标的评价结果,没法用一个分数来呈现,因此,根据需要来采用多种多样的结果呈现。
1.评语
我们的评语模式是“优点+鼓励”。“优点”是指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到自豪的一点,而不仅仅是传统评语中的成绩,也包括学生自觉表现出来的进步,或自己尚未意识到而需要教师来发现肯定的优点。“鼓励”是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用亲切的话语提出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希望达到的程度,打动学生的心灵,变鉴定式评语为对话式评语,人称由“该生”改为“你”,拉近感情距离,用正面鼓励的数学评语激勵学生进步。
2.评分
在现有的制度下,“100分”是学生心目中向往的分数,但是多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得到理想的“100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因此,为了激励每个学生进度,采用等级制度评价学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百分制”中解脱出来。
3.成长记录袋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的方式,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成长记录既是评价过程的一种方法,也是评价结果呈现的一种形式,而且是评价中不可替代的物质化资料,它显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显示学生的持续进步。
创设开放式的评价环境,能更好地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转化。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关键是需要教师树立新观念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劳动,在实践过程中,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操作,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