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下的政府行为选择
2013-04-29段溢波
段溢波
摘要: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越来越成为政治的一部分。网络问政作用重大且是大势所趋。本文对地方政府面临新的课题——如何运用网络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政府行为对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61-02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其作用不断凸显。在网络问政代表民意监督政府和遏制腐败的同时,网络问政也越来越担负起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社会性的事件中尤为如此。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越来越成为政治的一部分。尽管网络问政依然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毕竟已是大势所趋。这为地方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运用网络。
一、转变职能,转换角色,坚守主阵地
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主要内容之一是正确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关系。时至今日,政府依然在三种关系中保持着非常强势的地位,管了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情,而该管的又没有管好。为此,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重点,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资分开,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转换官员角色。网络问政对“官本位”造成很大地冲击,对官方和权威的声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鞭策。对于一个把执政为民作为治国理念的执政党来说,高度尊重民意是执政为民的基本前提;对于建设一个现代、文明、成熟的政治来讲,同样迫切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只有“一种声音”是建不成和谐社会的,也难以推进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面对网络问政,官员必须放下架子,回归民众,以坦诚的心态对待网民的意见,倾听网民的诉求,了解网民的意愿,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
建立专兼队伍。一是组建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二是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主要是对有关政治和社会的时事进行评论,对网上特定言论进行“跟帖”等。三是培养网上“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来引导网络舆情,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孤立消极舆论。
二、完善机制,构建体系,争得主动权
建立回应机制。日网络问政的重点是“问”,难点是“行”,由于网络问政不被重视,导致“问”与“行”严重脱节,无法有效对接。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问政反馈机制建设,运用网络不能只片面的停留在发布信息和听证的层面,关键是对网民疑问的解答与处理,对各类建议分类整理,科学采纳。应根据网民留言办理的反馈信息,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加强网民留言的办理力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真正实现网络民意的“落地有声”。
建立互动机制。政府应该着力打造政民互动的信息平台,让老百姓及时了解真实有效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平台谏言献策,监督批评。政府官员应该主动通过网络与网民交流,征求民意,体察民情,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对网络舆论不再躲避、抵触,而是运用有效的方式对网络舆论予以合理的引导,使网民理性、有序地表达民意。
建立权利保障机制。我国当前网络问政发展程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问政主体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在现实生活中,问政主体往往会担心自己由于问政是否会引起权益伤害而不敢或不愿表达真实意愿,即使反映了真实情况也会承受一定的精神压力。因而,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权利保障机制刻不容缓,这也是公民参政问政的基础所在。
三、明确目标,稳住阵脚,把握主方向
明确目标。政府的决策实施(或危机应对)过程一旦开始,首先就要明确目标和方向,不受单方面舆情调查结果的影响。(当然,对于涉及危机处理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民调结果,还是要充分重视,并据此及时调整或纠偏)。中国是转型社会,每一项比较大的改革措施,都会涉及或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引来不同声音,这几乎是伴随性的。不但国内这样,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涉华报道和评论也是如此。因此。只要决策是科学的,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就要稳住阵脚,不能被概念中的“舆情”牵着鼻子走,尤其被西方“舆情”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出现大局失控的后果。
把握方向。政府在明确了目标的同时,还要以主渠道的信息强势去影响公众,纠正畸变的舆论。许多情况下,人们产生听信谣传的倾向和从众行为,是因为得不到来自政府方面的权威信息,或者信息太弱,而任由这种谣传和行为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对大多数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在发现某种舆论动向的同时,以足够量的、优质的信息来影响公众,引导舆论,是一门需要认真对待的必修课。
四、积极引导。依法管理,弘扬主旋律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政府官方网站不仅仅是政府部门面向公众的门面,更是沟通公众与政府部门的桥梁。如果在网络论坛上没有政府的参与,那么在网络民意中,政府部门则扮演着“失语”的角色。地方政府要按照网民喜欢看,网民信得过的要求,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并通过提高网络新闻宣传工作水平,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加强网络问政的立法工作。网民是以虚拟的个人形式存在的,其行为大多难以受到有效的约束,所以网络问政需要法律对其加以约束,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引导网民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参政议政。政府应该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保护人民的言论自由、个人信息安全和其他权利,同时对于蓄意栽赃陷害,提供虚假证据和信息造成社会危害,触犯法律的,要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置。
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发挥网络文化协会的作用,发动互联网相关企业和网民共筑网络诚信自律体系,通过签订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以及举办安全、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引导他们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提高自身素质。并在重点网站、论坛设立“虚拟警察”和“报警岗亭”,推行网站信誉公示制度,构建全天候的社会监督网。
(责任编辑: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