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2013-04-29张玉华
张玉华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学习技能。特别是初中时期正是学生知识积累、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阅读有效性教学,重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同时也要进行阅读指导,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训练。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进行,对于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以后的深造都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初中語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基本的策略。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之余抽出时间来自觉进行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间接地提升阅读效率。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个人素养就是最好的榜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意地将自己的阅读经历以及阅读心得、阅读所得与学生分享,让他们感受到通过阅读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上举办相关阅读心得交流活动,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来进行交流、谈论,让他们相互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指导
初中的学生由于其学习经验有限,学习目的性不强,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培养,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算教给他们再多的知识也不如帮助他们提升学习的有效性,让他们自行阅读。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层阅读”,因为阅读活动的进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底层到高层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童话故
事、历史名著到通俗的校园杂志,再阅读一些散文集、诗集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让学生慢慢地进行学习,逐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此外,对于某篇文章,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分层阅读”,从基本的框架到文章的细节、隐含内容,逐步地进行理解,“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够有更多的知识体会,也会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而阅读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阅读,我们能够知道更多的事物;通过阅读,我们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同时也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各项观念。但是很多学生的阅读都是“雨过地皮湿”“走马观花”式的,尽管阅读了很多,但是真正能够铭记于心的却没有多少,这就导致阅读的效果没有实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知识积累能力,让他们能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用本子将其中的精彩内容记录下来,或者通过日记、笔记的形式,对阅读的内容、心得进行汇总,定期进行翻阅、复习,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实现阅读的效果。
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而阅读就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通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能够通过阅读不断地丰富情感,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如学生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让学生通过模拟双耳失聪,体会其中的不便,进而联系音乐与听力的紧密关系了解贝多芬的心境,全程使用伤感的音乐,关注文章重读,最终就可以使得学生与贝多芬的感触距离缩短,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文字之间蕴含的感情。
五、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在笔者看来,语文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内容可以进行辅助阅读,所以在每篇课文学完以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文章和阅读材料,以达到巩固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的目的。另外,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使学生汲取文化中的精华、人类的高深智慧,体味恒久的生命力。学生阅读这些经典,不仅增强了对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的了解,增强了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而且还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奋.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2]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7).
(作者单位 贵州省松桃县瓦溪乡十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