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要从胎教开始

2013-04-29司海波

西江月·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胎教美育责任

司海波

【摘要】美,具有奇妙的魅力——它能陶冶情操,净化环境,开拓眼界。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把美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就叫做美育。美育是母亲与胎儿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净化胎教氛围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美育;胎教;责任

美育要从胎教开始。可能有人要说我的话言过其实了,可我知道有些结果的发生是在这些事情还没有去做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我认为胎教大致有两个功能,一是让孕妇心情良好、神清气顺,此用以安胎。二是在胎儿的感受器官已经开始发育后让孕妇的耳朵连同肚子一起听听音乐、诗歌等美好的声音,以培养情操,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儿输在肚子里。殊不知,这便是我们进行的最早的美育了。

教育其实就是影响,一旦影响停止,教育也就停止了。那么,怎么影响?无外乎言传身教外加好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生活环境虽不能如同自己的设计,但也是可以尽己所能来改善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主观意志的体现,这是孩子最先接触也是最多接触的环境,在孩子还在磕磕绊绊的行动和吐字不清的“咿呀”学语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经意的把自己的习惯犹如操作系统一般输入孩子的大脑,以后所有的“程序”都要在这个“系统”上完成,这段时间的家庭环境养成了孩子的习惯。孩子可能记不起两三岁时发生的事情,但家庭氛围中关于人性的表现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爱,恨,善,恶,美,丑,一部分由家长的品质来决定。品质又是什么?品质就是人的言行和举止。一个人的成熟品性不一定跟父母相近,但一定会跟父母的品性有着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所以,一旦把孩子列入生活规划,言传身教的能力和提供良好教育环境就成了当务之急。教育不是一时的负担,而是一生的责任;教育绝不是专门的课程,而是每分每秒的面对。不要让自身的不足左右了孩子的命运。“自由是相对的”,这句话不应仅仅理解为空间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还应是时间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你在任何时间里都应该享受自由,除了面对孩子的时候。“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古人理想化的观点,让我说,人之初,本无性才是,初生之人就是一张白纸,不能随你去画。因为人权天赋——每个人生来就有拥有完整人格的权利。美育正是塑造完整人格的最佳手段,是环境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们都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一点还能“五讲、四美、三热爱”。让我们仔细想想,这些“本事”不都是归于美学范畴的吗?也即大美之所在。

美育绝不是关于美术的教育。术,道也,属方法论。美术即造美之术,乃是要你懂得创造之方法。试问,连美为何物都不清楚,怎会有创造之能动。美术之美,指的是狭义的美——视觉美,以及美术形象背后引申出的理性美与道德美。视觉美是组成艺术美的一类。而美不仅如此。“美”字最核心的意义是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关于体现真理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附于情感的理性存在。所以美更多的时候体现为美德——人性所属即为道德,心理层面的表现就是道德感。美育其实就是关于美德的教育,就是让人们认识更广意义层面上的美。所以,审美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审美就是对艺术美的认识活动。而广义的审美,却包含着对人类最普遍意义的美的认识。相比之下广义的美更为抽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生活中体会到这种事物背后的隐藏。一种不知是否合适的简单理解——美就是文字中所有褒义形容的相加,比如善良、爱、慈祥、德高望重等等。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却作用于主观思想。所以美是非常复杂的现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判断清楚的。就好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审美是要下点功夫的。

然而这种功夫又是非下不可的。因为美本身就是道德的要求,它关系到每个人。审美并不是一种专业,他是人人都需要的生活方式。审美应该是一种意识,它是社会发展带给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人类的社会属性,是标准的意识形态。美术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人可以不懂美术,但一定要懂得审美。美育,就是关于审美的教育。

“养儿防老”是古话,因为封建社会时的国家是不会为你养老的。当代社会分工细化,人人老有所依成为国家维持社会稳定的必修功课,这样一来防老之事亦可做到社会化,所以当代社会养儿不再以防老为计,更注重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升华,而这种延续和升华正是对美而言的——家长都是希望孩子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的人——美德加身,德高、望重。有很多家长都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为孩子提供自己儿时未曾拥有的条件,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这些做法都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寄托,是可以理解的,天下父母,一片好心,但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事与愿违。让孩子的未来去承担你没有实现的理想本身就是错误的。家长不能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利,孩子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全社会的。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本也无可厚非,但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也是与此成正比的,投入的物质和关心越多就越希望孩子有个好样子,这种想方设法的塑造其实是为了满足家长们自己的理想,深刻的想一想,这其实是一种自私。在这过程中又有多少德、多少爱,多少美被孩子接受了呢?孩子仅仅学会了混迹社会的种种能力而已。谁又希望他的孩子长大了成为商业社会的奴隶而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属于自己的幸福。所以教育是需要家长们认真思考的,尤其是美德的传递。这是一个耗费心血的大工程,为此所有的付出都将获得最有价值的回报。家长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不要过分在意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孩子自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成长也不例外。孩子好比一棵树苗,教育好比对它的浇灌和施肥,一味的多施肥勤浇水它就能按照你的想象长的又高又壮吗?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艺术教育机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问题,这样就需要家长们睁大眼睛了,不仅是要分辨优劣,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做出选择。要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先尊重孩子的选择意愿。要让孩子有所选择,先让孩子充分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选择的机会。家长要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不要代替孩子做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需要。还是把孩子比作一棵树苗,家长作为园丁要定期的浇水,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施以适当肥料。还要修剪掉主杆上的枝杈,这是为了让它长得更高更壮,能够接受到更多的阳光。让孩子自由、健康的长大,孩子的内心才会充满美。家长们更多要做的应该是修剪的工作,去伪存真、辨别优劣。对于美育来说,怎样教育永远比教会什么重要得多。

三十岁上下的我们,父母的成长大都经过一个动荡、无知的年代,不可能给我们创造出非常理想的教育环境,他们只能凭着主观的良好愿望,传达着他们的期望。然而,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当代社会给了我们宽松的思想环境;我们是觉醒的一代,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辛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个时代物质的丰富,思想的宽松、自由,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那么我们理应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

美育应从胎教开始,我们再谈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应该能引申出更深刻的含义。美育虽然是对孩子的责任,但首先要尽到让自己具备审美能力的义务,先要开化的是自己,这也是当务之急,因为孩子正等着你呢。

猜你喜欢

胎教美育责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胎教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孕期短途旅行 准妈妈的另类胎教
美育教师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