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传统体育教学
2013-04-29郭晓丹
郭晓丹
【摘要】本文结合山东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理论、思想和技术两方面出发,提出四点优化对策:建立建构性教学观、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网络互动、开发多模态资源库等,以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对策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山东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发现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仍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存在培养模式落后、教师培训缺乏、场地器材老旧、管理水平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没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二、教育观念落后。因此,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不良现状,是传统体育教学面临的课题。本文以山东大学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为依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利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推进全面素质教育。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传统体育教学,并不是单纯意义上,把多媒体技术简单地加入到教学中。科学的做法是将理论与技术完美融合,所以完整的公式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二者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任何一方为零,其结果都会是零。所以,本文将从教学理论、思想和技术两个角度出发,对四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一、建立建构性教学观
传统教学观念有四个特点:首先,把知识当成定论,当成死的教条。教师以书本为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其次,把学习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由外到内地输入。习惯于“填鸭式”教学,虽形式上有所改变,但仍是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不能针对个性,因材施教。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个体差异,笼统教学,不能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最后,教学简单化。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联系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
而建构性教学观恰恰弥补了这些缺点,促成了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建构主义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具体来说,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突出表现为三个重心的转移: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从“个体户”式学习到“社会化”的学习,从“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张建伟,2001)。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从“教师中心”转移到“学生中心”,从关注学习结果到注重学习过程,从关注教材内容到注重学习互动,从关注知识记忆到注重理解分析,从关注外部灌输到关注自主学习。借助网络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倡学生合作式学习,使效用最大化。通过情境性教学,比如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仿真性的工作体验、实验场景等,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良好对接。
总之,建构性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一方面使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建构性教学观为学生代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现代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教学,不仅能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转瞬即逝或肉眼无法观察的动作,可以通过高速摄影、显微摄影、特写慢镜等多媒体技术解决。把连贯动作分解,进行细化慢化处理,反复播放。既缩短了学时,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例如,前滚翻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亲自示范,这样教师呈现的只能是完整联贯的技术动作,空中部分无法看清,给学生的模仿造成了困难。而利用前滚翻教学课件,可以将动作进行慢放,细节问题就能看清楚,不理解的动作还可以反复观摩,从而消除困惑、避免错误。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自我纠正,提高主观能动性。
又如,三步上篮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来表现三步上篮的全过程,形象地呈现了上篮过程中的动作要点、脚步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官认识,再结合实战操作,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此项技术;再如,铅球投掷练习,最后用力阶段的关节肌肉发力顺序,是教师单纯用语言教学难以完成的。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人体在投掷铅球时的实际关节发力顺序,可弥补“口耳相传”之教学不足。
待他们初步掌握动作后,再阶段性地运用摄像机把学生的练习动作拍摄下来,及时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自价、互评,纠正错误或不规范的动作,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图、文、声并茂,活跃了课堂气氛,克服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动作要领,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
三、增强网络互动
传统的体育教学,把学习简单看成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习惯于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性;教学方式单一,知识载体以课本为主,不变的“口传身教”,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差。而现代教育技术主张交互式学习,提倡学习者用多媒体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或收集信息。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学习的互动性、主动性,又提高了课程的丰富性、趣味性;既促进了教师、同学之间的了解,又体现了相互协作的精神,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将在教学中使用的视频以及用Flash、Auther ware等制作的互动课件上传到网上“教案共享”版块,分享教学资源,使学习地点从课上转移到课下,更加方便地温故知新,为学生提供便利;通过“备课论坛”“名师对话”等版块,跨越办公室和学校的界限,实现教学信息的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共享性特点,加强学科间资源共享。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时性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矛盾。
学生可以借助BBS、Chat、E- mail等网络工具,通过“在线讨论”“试题下载”等版块,对自己的疑问开展最大范围的讨论, 形成最大的学习共同体;利用网络实时性特点,随时解决自己的疑惑,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设置个性化的文件夹,自由重播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利用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空闲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针对性。
四、开发多模态体育教学资源库
笔者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体育教学网站寥寥无几,且内容少,形式单一。体育教学多媒体课件少,体育教学相关的软件也不多见。因此,建立多模态体育教学资源库迫在眉睫。
多模态资源库,除了课本等书面文字资源外,还包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搜索共享资源;一方面,自行创建资源。比如,学院组织教师或教师组织团队,拍摄教学视频,然后利用Transana等转写软件,创建一个同时具备文字、声音、视频的多模态平行资源库。学生可通过动画和文字的同步解说,分解、定格、慢放动作,直观地掌握动作要点、加深理解;教师还可自行设计ppt教学课件、教学动画,录制教学视频等。
现如今,多模态体育教学资源库的主体已经从静态教材扩展至动态的、交互的网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从海量的资源库中获取适用的教学资源,进行组合创新,最终以绘声绘色的多模态形式呈现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模态体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将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查找资料、组织备课、制作课件等提供极大的方便。资源库几乎包含所有的体育教学项目、各种教学形式,不仅为我校教师教学提供方便,还将为全国的体育工作者提供资源共享。多模态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是教育方式现代化、教育模式先进化、教育理念国际化的集中体现。对优化体育教学、实现体育教育现代化至关重要。
五、结语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传统体育教学,并不是一味地否定传统体育教学方式,而是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完美地融入到传统教学方式中,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辅之以现代教育技术,贯穿现代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提出的四点优化对策:建立建构性教学观、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网络互动、开发多模态体育资源库等,考虑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两个方面,双向并举,相辅相成,以期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技术在一些学科已得到广泛运用,在体育教学中还处在起步阶段,这不仅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我们自身创立和形成一种现代化意识。使广大体育教师及体育管理工作者正确认识信息时代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仅转变观念,而且立足实践,实现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全民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正伟,黄超文.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517~519.
[2]王雅明.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8~70.
[3]韦群杰,刁国炎.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70~71.
[4]岳志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传统体育教学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5:75~77.
[5]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