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衔接:从学习内容到学习品质
2013-04-29刘黔敏
刘黔敏
每当开学前,但凡家里有即将入小学就读的孩子家长,聚在一起就会发出各种感叹,传递着对孩子是否适应小学学习要求的焦虑。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首要的标准就是能够跟上小学的学习内容和难度。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家长往往将幼小衔接理解为“学习知识衔接”,就希望孩子在大班开始,学习本该在小学学习的内容,如拼音、算术等:部分家长还会利用假期,把孩子送进专门的学前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让孩子提前学习某些内容,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但是这种提前学习的优势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逝。孩子在后续的学习中,是否能够更好适应小学的节奏,与其学习品质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帮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更应关注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为其提供持续学习的“发动机”,让他们真正适应小学学习要求。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幼小衔接尤其要关注以下学习品质的培养。
一、注意力
在心理学中,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幼儿园中,孩子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教师会通过有趣的游戏或材料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这种注意更多是与有趣的画面和声音联系在一起,时间长度要求也不高。进入小学后,学习任务对孩子注意力的时间和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需要在学前期关注孩子注意力品质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减少干扰,适度忽略:延长孩子注意力的时间和稳定性
教育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一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将注意力在短时间调动到需要注意的目标上;二是注意力短暂。即在某项任务上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暂。日常称之为“容易分心”:三是活动过多,在某项任务完成过程中,有很多无关的活动同时进行,如一个孩子边听老师上课边玩玩具。良好的注意力是学习的前提,也是认知世界的保障。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四二一或二二一等家庭结构,使得孩子受到“过度关注”。频繁地与孩子进行互动,其实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当孩子在专心玩耍时,家人应给予安静的氛围直至孩子自行停止游戏,不要随时问“你在干什么”“做给我看看”之类的话。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沉浸在活动中时,家长应该“适度忽略”,不用语言或行为与孩子产生所谓的互动。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时间越长,说明其注意力的时间和稳定性越好。
(二)对孩子进行有意注意训练:引导孩子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语词而实现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方式较幼儿园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体现为“听课”的时间延长,在整个上课过程中要求孩子能够跟随教师的指令,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课堂上,老师说:“现在请同学们看这篇课文的第二段。”这就要求孩子马上能够在书本上找到对应的部分,而且进入阅读状态。这就是一种调动有意注意的语言指令在起作用。有意注意主要是由成人提出的要求和任务引起的,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随着言语的发展而发展。从大脑的发育来看,与有意注意关系重大的额叶,大约在7岁时基本发展到相对稳定和完善的程度。之后缓慢增长直到成年。有意注意基本上是社会性行为,是可以被训练的。
鉴于小学学习对孩子的有意注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就应该在学前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有意注意更多依靠言语发挥作用,其前提就是孩子能够倾听外界的语言指令,并能产生相应的行为,这就对孩子的倾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孩子在小学课堂上屁股“坐不住”,与其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更习惯操作性的活动,而对静态的倾听缺乏敏感性。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平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亲子阅读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阅读并不只是从大班开始,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可以进行。从早期的绘本阅读到后来的文学作品。家长可以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为孩子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陪伴孩子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既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也让孩子学会用耳朵听。对利用听觉通道的学习方式逐渐习惯,倾听能力也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阅读过程中,增强孩子的语言敏感性,不断提升语感,对其后续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二、任务定向与完成
任务定向与完成,一方面是指孩子具有明确的任务意识。另一方面是孩子明确这些任务应由自己独立完成。任务定向与完成的发展水平低,孩子往往不能主动、独立地完成任务,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从小学开始,每天教师都会布置一些明确的任务,要求孩子在课内或课后完成。我们调查后发现,不少刚入学的孩子任务意识薄弱,体现为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记不清楚或忘记。此外,孩子还存在着即使明确自己的任务,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惯依赖他人,不动脑筋,如书忘记带了,说是妈妈忘记了。究其原因,现在的孩子往往有多人照顾,很多事情大人亲力亲为,剥夺了孩子完成任务的机会,使孩子淡薄了任务意识,失去发展自我能力的空间。慢慢地。孩子对自己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也没有明确的认知了。任务定向与完成品质的培养和建立,对于孩子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个体责任感形成的基础。所以在幼儿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种品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对孩子的任务选择性“盲听”:促使孩子学会明确自己的任务
在小学,不少孩子对老师每天交待的任务不太清楚,当时听了并未放在心上,也就无法按要求完成,因此培养孩子的任务定向能力显得比较重要。事实上,在孩子读大班时,会有一些学习任务的要求。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老师一般也会告知家长,或者通过“校讯通”等方式通知家长。很多家长就会直接提醒孩子,要求其完成。为了培养孩子的任务定向意识和能力,家长可以对这些任务有选择性地“盲听”。告诉孩子老师布置的任务你自己要记牢,如果要转告给爸爸妈妈的,就及时转告,完不成任务是你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明确的“任务取向”,学会将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事情记在心上。
(二)开出任务清单,学做“懒父母”,增强孩子完成任务的能力和自信
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升,家长交付给孩子的任务应逐渐扩展,在日常生活中,列出任务清单,让孩子明确哪些事情是自己的,而且是可以完成的。以大班孩子为例。带齐学习用品、自己洗漱、管理玩具、整理自己的玩具柜,诸如此类的事情都应该纳入孩子的任务清单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该明确孩子的物品管理意识,无论是玩具学具的收纳还是处理,都让孩子自己管理。比如孩子找玩具,家长可以说:“你自己的玩具,是你自己管的,妈妈也不知道在哪里。”如果孩子要带玩具出去玩耍,家长可以说:“带出去可以,但要自己管牢。妈妈不会帮你管的。”孩子玩具丢了哭闹,大人可以说:“生气可以,但是这个东西是你自己搞丢的,不是妈妈弄丢的。”不断地强化,孩子就会明确这是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家长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恰当鼓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发挥,并巩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对完成任务情况较好或有进步的孩子,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
三、时间管理
与幼儿园不同。小学每天的学习科目清晰,学习任务也非常明确,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对他们的时间运用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要求。很多孩子进入小学的不适应,体现为没有办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拖拖拉拉,一项任务没有完成又影响下一项任务,进而受到老师的负面评价。有的孩子家庭作业拖至很晚,甚至影响了睡眠时间。固然,由于个体差异,孩子的做事速度的确有快慢之分,但是很多孩子动作慢与其没有时间观念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学前期,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建立时间观念,提升其运用时间的合理性。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引导。
(一)明确时间长短概念:进行“任务定时”引导
很多孩子日常生活的时间概念是模糊的,往往不知道自己做事花的时间是长还是短。当爸爸妈妈说“你快一点,快一点”、“你太慢了,这么拖拉”等时,孩子也许会加快自身做事情的速度,但对自己做事究竟拖拉到什么程度,并不真正感知。到了大班以后,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看钟表。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事情应该花多少时间是合适的,也可以明确定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开始可以是父母提醒,当孩子认识钟表后,就可以让其进行时间管理,自己控制做事的时间。建立起时间观念后,孩子就会有快和慢的明确感知,也就能够逐步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
(二)明确时间联系概念:体验自然后果,知道时间的有限性
很多孩子之所以做事拖拖拉拉,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孩子并不明确这件事情完不成,会影响到下一件事情,不知道拖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因为在幼儿园,明确的学习任务不多,即使动作慢一点,老师也会宽容待之,最多只是给予必要的提醒。进入小学后,孩子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动作拖拉,就容易因为一个活动的慢,影响到后面学习任务的完成。家长在孩子读幼儿园时,就可以尝试通过让孩子体验自己行为后果的方式,使其明确“时间联系”的观念,这项任务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会影响后面的活动。如晚上的时间,家长可以先明确给孩子交代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先吃饭再出去玩,看动画片、阅读等。然后告诉孩子,如果吃饭太慢,那么就占用了出去玩的时间,本来能玩30分钟,可能就只能玩20分钟,甚至取消。这样孩子就能够树立“时间联系”的观念,知道每件任务不是有无限的时间。长久下来,孩子就逐步学会控制完成时间。这样,进入小学后,就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