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文献中的“摩睺罗”与妇女乞子风俗
2013-04-29郭俊叶
郭俊叶
内容摘要:敦煌壁画中的婴偶像与文献中的“摩睺罗”,是乞子风俗在敦煌佛教中的反映。
关键词:敦煌;摩睺罗;乞子风俗
中图分类号:K879.41;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6-0013-05
“Magoraka” in Dunhuang Wall Paintings and
Documents & the Custom of Women Praying for Babies
GUO Junye
(Tex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Dunhuang Academy,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baby idols in Dunhuang murals and the“Magoraka” in documents reflect the custom of praying for babies in Dunhuang Buddhism.
Keywords: Dunhuang; Magoraka; Custom of praying for babies
摩(磨)睺罗,又作磨喝乐、罗睺罗。罗睺罗乃佛子之名,宋代志磐撰《佛祖统纪》曰:“是岁耶输夫人生子名罗睺罗(此云覆障以在闭为障也),时罗睺罗阿修罗食月,因以为名。初太子出家之日,指妃腹曰:‘却后六年汝当生男。至是在胎六年而生。”[1]敦煌壁画中绘有孩童偶像,敦煌文献中也有“摩(磨)睺罗”的相关记载,它们是摩睺罗在敦煌地区流传的真实写照,属于乞子风俗的内容。本文试从敦煌壁画与敦煌文献出发,对敦煌摩睺罗及乞子风俗进行探讨。
一 敦煌壁画、文献中的“摩睺罗”与乞子
敦煌壁画中有妇女手执婴偶像的画面。莫高窟盛唐第31窟主室窟顶东披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有一幅乞子生子占相图(图版19)。该图中部,一梳高髻妇女着裙襦,右手执一婴偶,旁边另有一妇女着裙襦披纱帔,双手上举作欲接状(以下称图A)。婴偶伸开双臂,着一上黑下绿小背带裙(图1)。
这幅图,贺世哲先生认为是“耍布偶”图[2],谭蝉雪先生认为是母子戏耍木偶图[3]。此图下方另有两个画面:右侧一座四方院落,院内有一人字坡顶建筑,内坐一妇女,院中立一女子怀抱红衣小孩(以下称图B)。左侧一婆罗门斜披巾,抱小孩盘腿坐于束腰藤座上,其前立两人:一人王者模样,束冠,着宽袖袍服、蔽膝、高头履;另一人戴幞头,身着白衣衫服,腰束带,脚穿尖头小靴,双手合十随于王者身后(以下称图C)。
从画面来看,图A即与婴偶(摩睺罗)有关的乞子(戏婴偶)图,图B表现的是生子图,图C是为子占相图。妇女手拿婴偶于七夕乞子,之后生子,再之后要请知相婆罗门为孩子占相制名。
妇女手拿婴偶图,贺先生、谭先生所言“耍布偶”或“木偶”,言之有理。但这里的偶应为婴偶,名为摩睺罗,可能以泥、蜡、金、银等为材,外着衣物,主要功能在于乞子。第31窟所绘摩睺罗恰与《西湖老人繁胜录》所描绘的摩睺罗穿戴相符:“御街扑卖摩侯罗,多著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4]因为壁画年久变色的原因,第31窟婴偶所着黑色背心,原色可能就是乾红色。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载:
天帝若人须臾得闻此陀罗尼……即得转生诸佛如来一生补处菩萨同会处生。或得大姓婆罗门家生,或得大姓剎利种家生,或得豪贵最胜家生。天帝此人得如上贵处生者,皆由闻此陀罗尼故。转所生处皆得清净,天帝乃至得到菩提道场最胜之身,皆由赞美此陀罗尼功德。[5]
画面与经文相对照,图C中的王者形象,与经文中闻陀罗尼即可生富贵人家正相符合:“或得大姓婆罗门家生,或得大姓剎利种家生,或得豪贵最胜家生。”[5]351
释迦族属于大剎利种家,悉达太子出生时,请婆罗门为太子占相之事在多部佛经中都有记载,同时占相的情节在佛传壁画中也常有表现。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曰:
尔时白净王普敕群臣,令访聪明多闻,智慧善知占相,为诸世人所知识者。群臣闻已,四方推觅。……尔时群臣,得五百婆罗门聪明知相,见诸奇瑞,欲来诣王。会王遣信疾速而至。诸臣白王:‘知相婆罗门,今者已到。王闻欢喜,即敕令前请入殿坐,设诸供养。[6]
隋代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相师占看品第八上》载:
时净饭王,即召相师解占观者,呼使前来,令看太子。作如是言:“汝诸相师婆罗门等,占是太子,在我族中,为好为恶,汝等好看吉凶之相。”[7]
佛经所记生子占相内容,还有很多,不只为悉达太子所独有,但多为富贵人家,此不赘述。第31窟所绘占相图,目的在于表现可生富贵人家。
总之,这一组画面反映的分别是乞子、生子、占相内容。
另外,莫高窟宋代第454、55窟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也出现摩睺罗及乞子画面。
第454窟北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有一榜题,题曰:“若有女人怀孕,受持佛顶尊胜陀罗尼即生。”与其对应的画面为一女手托一婴偶(模糊),另一女双手上举作接状(图版20)。画面类于莫高窟第31窟的乞子图。从榜题来说,受持佛顶尊胜陀罗尼妇女可顺生,但画面中却表现的是妇女手拿摩睺罗以乞子的内容。以此而知,摩睺罗不仅可用于乞子,还兼有顺生之意。
事实上,敦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每有妇女合手礼拜佛顶尊胜陀罗尼的画面,表现的内容极可能与乞子有关。尽管佛经中未言礼拜佛顶尊胜陀罗尼可以乞子、可以顺生,但敦煌的画师们却赋予其这种能力。莫高窟第217窟南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画中,有妇女向着高山礼拜置于经架上的尊胜陀罗尼,这便是乞子的画面。由于医学知识的不发达,对于疾病的困苦,人们给予佛教无所不能的力量,妇女在求不“返受畜生身”、“堕诸地狱”之苦的同时,更注重转变为对现实苦难的解救,即乞子及顺生。
第55窟北壁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两位妇女乞子的画面绘于中堂画的右下角:一位头饰金钗上着红衫、下着罗裙的女子,右手托一展开双臂的白色婴偶,另一上身着黑衫女子双手上举作欲接状(图2)。其榜题曰:“若人闻一经于耳先世所造罪业悉得消/……身……所生处忆持不忘。”与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文略有出入。经文曰:“若有人闻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悉皆消灭,当得清净之身,随所生处忆持不忘。”[5]350
第55窟的画面中还有妇女生子及为子占相的画面。一四方高墙大院,庭院建筑内坐一上身着黑衣妇女,院内一女抱一小孩,表明孩子已生。大院门外,一着犊鼻裤、赤脚的高大婆罗门怀抱小孩坐于束腰藤座上,其前二人:一人束冠,着红色宽袖袍服,旁立一着黑色圆领袍衫的侍从(图版21)。画面与前述第31窟相同,表现的是生子、为子占相的内容。婆罗门怀抱婴儿占相的画面,在莫高窟第217窟北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也有绘出(图版22)。下野玲子认为婆罗门怀抱婴儿的画面是表现婆罗门家族,表达“或得大姓婆罗门家生”的经文[8]。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画面仍为生子后请知相婆罗门为子占相的情节。
妇女在七夕乞子的风俗,最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唐薛能《吴姬》诗云:“身是三千第一名,内家丛里独分明。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盘弄化生。”元释圆至注诗中“化生”,引唐《岁时纪事》云:“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睺罗。”[9]莫高窟第31窟为盛唐洞窟,可见盛唐时的敦煌壁画中已有摩睺罗形象及乞子的画面。
宋时,此风俗尤甚,文献多有记载。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8如此记载: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10]
周密《武林旧事》卷3载:
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及泥孩儿号“摩睺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赀。并以蜡印凫雁、水禽之类,浮之水上。……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效颦摩睺罗,大抵皆中原旧俗也。
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睺罗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镂金纱厨。……宫姬市娃,冠花衣领皆以乞巧时物为饰焉。[11]
吴自牧《梦粱录》卷4“七夕”条:
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12]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26云:
本佛经云摩喉罗,俗讹呼为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进入内庭者,以金银为之。谑词云:“天上佳期,九衢灯月交辉。摩喉孩儿,斗巧争奇。戴短襜珠子帽,披小缕金衣,嗔眉笑眼,百般地敛手相宜。转睛底工夫不少,引得人爱后如痴。快输钱,须要扑,不问归迟。归来猛醒,争如我活底孩儿!”[13]
我们从以上文献不难看出,摩睺罗不仅饰以盛装,所谓“七宝为之”,而且成对或成组出现“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12]41,或“各护以五色镂金纱厨”[11]85等等,足见其工艺繁杂细致,价值不菲,可“一对直数千”[10]781。
元代摩睺罗被称为“巧神”。熊梦祥《析津志辑佚》记载元大都七夕时风俗:
市中小经纪者,仍以芦苇夹棚,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买者纷然。宫庭宰辅、士庶人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亲眷、小姐、女流,作巧节会,称曰女孩儿节。[14]
敦煌文献P.4004《庚子年(940或1000)后某寺交割常住什物点检历》载,交割物品中除日用什物外,还有“摩睺罗共荷叶四事”。
“摩睺罗共荷叶四事”,所反映出的摩睺罗形象与上引文所言“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10]781、“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效颦摩睺罗”[11]85相符。吴自牧在《梦粱录》也记载:“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睺罗之状。”[12]41“四事”者,除荷叶之外,可能也包括“碧纱罩”、“五色镂金纱厨”等物。
敦煌壁画出现的化生童子,乃莲花化生,或是摩睺罗的写照。关于摩睺罗与化生,扬之水先生有精彩的论述[15],但壁画中所绘真实的摩睺罗实物并未被其所注意。虽然摩睺罗又可名化生,但具体到壁画之中,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化生注重于童子与莲花,是净土的表现;而摩睺罗主要作用在于乞子,世俗性较强。上述诸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出现的婴偶及其相应画面,直接再现了当时摩睺罗实物及妇女乞子的场面,是难得的妇女七夕乞子的世俗图。
需要指出的是,第55窟乞子画面中有两位着不同颜色上衣的妇女,着红色上衣者右手拿摩睺罗,着黑色上衣者伸出双手欲从其手中接过摩睺罗;而在大院内所表现的生子画面中坐屋内者是着黑上衣者。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乞子情节:七夕,从已生子妇女上举的手中接过摩睺罗或妇女互赠摩睺罗,即可怀孕生子。这一情节,具有馈赠摩睺罗的含义。摩睺罗作为相互馈送的物品在文献中也有记载:“临安风俗,嬉游湖上者,相尚多买平江泥孩儿,仍与邻家,谓之土宜像。”[16]同时百谷、瓜果等寓意多子者皆可互赠以为生子。吴自牧《梦粱录》卷1“二月”条还记载:“民间尚以青囊盛百谷、瓜、果子种,互相遗送,为献生子。”[12]12-13敦煌壁画中的乞子图,不论是已生子妇女节日馈赠或互赠摩睺罗,都体现出了当时的乞子风俗,此时摩睺罗婴偶被赋予具有生殖感染力的神秘力量。
二 敦煌乞子风俗在佛教活动中的体现
摩(罗)睺罗本为佛子,在文化传播与融合发展中转变形成婴偶,作为民间乞子风俗中的供赏游戏之物。风俗中,这些婴偶或为水中漂流,或为手中博戏、把玩,或铺陈于乞巧楼。有曰:“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瓜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10]781但在佛教中,却作为供养具使用,供养摩睺罗或延请罗睺星以达到乞子的目的。
敦煌摩睺罗出现在寺院之中的供养具中,其佛教意义不言而喻。除前引P.4004《庚子年(940或1000)后某寺交割常住什物点检历》之外,还有S.1774《后晋天福七年(942)某寺法律智定等交割常住什物点检历状》、S.1776《后周显德五年(958)某寺法律尼戒性等交割常住什物点检历状》等,在其供养具一栏内也有“磨睺罗壹,在柜”之记载。
S.4279《罗睺星供养像》(原题名《罗睺罗供养像》)曰:“……未生男,年可卅七,愚至罗后(睺)星,请来降下,烧香□□,□足如此乌。”画中一残星煞像,浓眉圆目,大耳佩饰,束发箍,即罗睺星。可见,敦煌求子,除七夕把玩罗睺罗偶之外,还可延请罗睺星供养。
罗睺,又作罗护,星名。以能障蔽日月而使蚀,故印度传说谓之阿修罗王。由前引文献可知,罗睺罗生时,罗睺罗阿修罗食月,故名。敦煌也以供养此星来求子。
敦煌文献P.3111《庚申年(960)七月十五日于阗公主施舍纸布花树台子等历》记载:
1. 庚申年七月十五日,于阗公主新建 官造花树:新花树
2. 陆,内壹是瓶盏树。又新布树壹,又旧瓶盏树壹,又布
3. 树壹,纸树壹。新花叶壹伯陆拾柒叶,又旧花柒拾
4. 玖叶。新镜花肆,旧镜花陆。新绿叶壹拾捌,旧绿叶
5. 叁。紫台子壹拾壹,红台子壹拾叁,青台子壹拾壹,又
6. 新五色台子叁拾捌,又旧五色台子贰拾柒。磨睺罗壹
7. 拾,瓶子捌拾肆。
七夕与七月十五相距不远,佛教中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此时有盂兰盆会、放焰口等一些佛事活动。于阗公主于此时施舍磨睺罗,有可能是七夕之物,节后施舍于寺院供养。
敦煌文献《难月文》(P.3576、S.5561)有祝愿母子平安之语:“母无痛恼,得昼夜之恒安;产子仙童,似披莲而化现。”俄ДⅩ.10437V《难月文》亦曰:“母无痛恼,得昼夜之恒安;产仙童,似披莲而化现。”其中“产子仙童,似披莲而化现”,是愿孩子如化生般聪明、可爱、活泼、多福。不仅表达了对孩子的祝福,也体现出敦煌民众生子如化生的愿望。宋代许棐《泥孩儿》诗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欢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17]
S.1497《曲子喜秋天》咏七夕相望云:“三更女伴近彩楼,顶礼不曾休。佛前灯暗更添油,礼拜再三求。”乞巧、乞子之女拜月又拜佛,其虔诚可见。其中既有民俗的内涵,又有礼佛的祈愿,而且是同时进行,密不可分。
可见敦煌的乞子、乞巧活动与佛教关系密切,是佛教活动的一部分。
三 小 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莫高窟第31窟等窟壁画中所出现的婴偶图应为七夕妇女乞子图,妇女手中的婴偶为摩睺罗。七夕乞子虽是民俗活动,敦煌的乞子活动却与佛教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志磐.佛祖统纪[M]//大正藏:第4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46.
[2]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法华经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82,图版71.
[3]谭蝉雪.敦煌石窟全集·敦煌民俗画卷[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84.
[4]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 梦粱录:武林旧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2.
[5]佚名.佛顶尊胜陀罗尼经[M]//佛陀波利,译.大正藏: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351.
[6]佚名.过去现在因果经[M]//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626.
[7]佚名.佛本行集经·相师占看品第八上[M]//阇那崛多,译.大正藏: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692.
[8]下野玲子.敦煌莫高窟第二一七窟南壁经变の新解释[J].美术史,2004(总第157册):96-115.
[9]周弼.增注唐贤绝句三体诗法[M].释圆至,注.裴庾,增注.日本翻刻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1653(承应二年):5.
[10]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笺注[M].伊永文,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781.
[11]周密.武林旧事[M].李小龙,赵锐,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84-85.
[12]吴自牧.梦粱录[M].傅林祥,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41 .
[13]陈元靓.岁时广记·二[M]//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302-303.
[14]熊梦祥.析津志辑佚[M].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220.
[15]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1[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274-281.
[16]元好问,无名氏.续夷坚志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卷2·泥孩儿怪[M].常振国,金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233.
[17]许棐.梅屋第四稿[M]//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10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