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学的超级幻想
2013-04-29张天志
张天志
李山,是我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的绘画老师。与中规中矩的授课形式不同,李山提倡我们在运动中体验生命的张力,他始终认为艺术产生于对生命发自内心的体验。他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命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因此,当李山在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被马修·巴尼的作品《劳顿候选人》——一个半人半兽像吸引,并由此义无反顾地选择生物艺术时,我毫不惊讶。
1993年,李山开始思考生物科学与艺术创作的相关问题,即生物艺术,并做了大量的知识准备工作。在李山看来,生物艺术就是将生命作为使用材料来构建生物本身。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是对生物基因遗传的干预和生物基因组的人工制造,艺术家根据转基因原理和基因制造原理制作艺术方案,然后按照基因工程的运作方式来构建带有生物性状的艺术品。
1998年初,李山完成了生物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生物艺术方案《阅读》,这也是艺术史上艺术家首次以分子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为指导完成的艺术方案。对于该方案,李山是这样陈述的:
“只要给核糖体在阅读mRNA时设置一个小小的障碍,将需要的氨基酸安插到不是mRNA相对应的密码子上,迫使信息失效。1998年初,我分别将鱼和蝴蝶的性细胞按照上述方法操作之后,再放回原处,过了六天,我取出鱼的卵和蝴蝶的精子,打开它们的细胞核,各自取出一段DNA。由于它们的遗传密码子已失效,就有可能将鱼的密码子按偶数,蝴蝶的密码子按奇数的顺序连接起来。核糖体跟往常一样沿着mRNA链移动,一种携带人类文化意图的蛋白质就被合成了。”
李山的《阅读》提出了生物艺术的概念,揭示了什么是生物艺术、生物艺术的创作方法以及生物艺术作品的样式,这就为论述生物艺术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讨论范围。2001年,李山通过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向澳洲大陆呼喊“人类应该回到蛋白质状态!”这是李山在1998年初完成《阅读》方案之后,对生命、对物种的深度思考,对人类的深度反省,也是艺术家区别于科学家的思考所在。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向人类提出极其严肃而尖锐的问题:“回到蛋白质状态”的核心思想是“重新开始”,人类要不要重新开始?人类是否愿意从最高的生物阶序上走下来,与他类平等相处?这些问题发人深省!
可以说李山至少有三个形象:第一个是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中,李山是不畏禁忌、勇于开创的先行者;第二个是科学家,骨子里对生物的迷恋开启了李山对生物艺术的实践;第三个是思想家,“生命等价,万物大同”的情怀,体现了李山对生命的悲悯。当这三重身份兼具于李山一人时,他创造出了当代艺术领域里开阔而宏观的新世界——生物艺术。
李山以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原理,将自己与昆虫的基因进行“重组”,构建一种新物种,这一概念体现在《重组》方案的若干图片中。
李山想把翅膀安在人的背上,给人以自由。他在和科学家交流方案时提出了“自由”的概念。以前讲的“自由”都是哲学家们谈论的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李山想从物质的角度去看一看生命能否获得自由。李山说:“为什么要用我自己的身体来跟昆虫结合?因为我是想体验……如果当基因泛滥,我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或者有一天我没缘由地突然长出了蜻蜓翅膀,我该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思考这个世界?”
李山说,也许自己的想象很荒谬,但若是一个基因被修饰之后,把它表达过程中的调控机制解除,让它有“随机表达”的机会,生命有没有可能获得自由?
当他把作品和方案拿给科学家看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伦理问题——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他们会不停地问李山:“你想干什么?这是艺术吗?”
通过基因的随机表达,产生的生命可能有许多种,科学家会选择跟他的科学命题相近的保留下来,其他的是不是被当成垃圾丢掉了?李山说,他很关注那些被当作垃圾丢掉的生命。
当人类开始有条件掌握改变生物命运的权杖,李山便毫不犹豫地从上帝的手中接过了创造生命的“魔法”。在他创造的生物世界里,生命以另一种形式自由地存在,完全不受伦理、道德的制约,演绎着一个没有上帝影子的新天地。
(作者为上海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