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楼油田YQ3区块开发现状分析及下步调整意见

2013-04-29张旭姜仁军李会堂李新会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6期

张旭 姜仁军 李会堂 李新会

【摘要】河南油田的杨楼油田YQ3区块2004年开始整体开发动用,在开采初期吞吐效果较好,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目前开采中存在主力层吞吐效果差,新返层出砂严重、油稠,套管错断等问题,老井自然递减加剧,井下状况持续恶化,措施空间变小,生产投入增加,原油上产和成本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有效提高采收率,降低成本投入,现对杨楼油田YQ3区块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该区块有效开发的因素,通过综合调整措施提高该区块开发效果。

【关键词】出砂 油稠 套管错段 开发效果

1 YQ3区块基本概况1.1 油藏地质特征

杨楼油田构造位置位于泌凹陷北部斜坡带,核桃园组核三段是杨楼油田主要含油段,杨浅3井区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断距15 m~40m、倾向相反的两条正断层,南部发育一条断距20m左右的北倾正断层;地层倾角10°,倾向220。

油层埋藏相对较深:油层埋藏深度在586.6 m ~974.0m,一般分布在750m~850m之间。

油层厚度薄:厚度<3.0m的油层49层,有效厚度63.8m,分别占79.8%和57.6%;厚度>5.0m的油层6层,有效厚度25.4m,分别占8.3%和22.6%,近80%的单层油层有效厚度<3.0m。

原油物性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相对密度、粘度、沥青胶质含量高,含蜡量、含硫量和凝固点低;地面原油相对密度0.93465g/cm3~0.9805g/cm3,沥青胶质含量30.75%~53.7%,平均42.85%,含蜡3.02%~4.32%,一般在10%左右,含硫0.23%~0.72%,凝固点10℃~30℃,50 ℃时地面脱气原油粘度752mPa.S~32358mPa.S之间,从普通稠油到特稠油。

1.2 开发简介

2003年对杨浅3井区进行了热采试验,落实了热采产能;2004年开始整体开发动用,进入蒸汽吞吐阶段,截止2011年10月YQ3区块共投产81口,目前生产井 41口,地质关井3口,工程关井:38口。

在开采初期吞吐效果较好,日产油水平在120吨左右,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目前开采中存在主力层吞吐效果差,新返层出砂严重、油稠,套管错断等问题。

2 开发现状分析2.1 区块生产形势

YQ3区块自2004年投产以来,2004年的日产油水平在24.1吨左右,在2005年4月日产油水平保持在108吨左右。随着套管错断井增多,日产油水平下降,在2006年6月日产油水平下降到35吨左右.在2006年底实施隔热注汽后,日产油水平上升到60吨左右。在2007年11月在YQ3区块的东部又投产12口加密井,在12月中旬日产油水平上升到110吨左右,08年汽窜程度加剧,调剖措施多,但效果较差。09-10年对部分老井逐步实施返层,目前该区块产量在50吨左右。2.2 主力层Ⅵ1层吞吐效果变差

YQ3区目前开井41口,其中生产VI1层油井18口,占生产井数的43.9%,日均产油13.3吨,只占总产量比例的30.8%,1~4周期吞吐油井3口,5~9周期10口,9周期以上5口,5周期以上吞吐油井占总吞吐井的83%。

YQ3井区VI1层汽窜剧烈,由于油层厚度薄,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油层非均质严重,汽窜加剧,这一因素严重影响区块的开发效果,受汽窜影响平均天数在2天~6.5天之间,汽窜关井时间最长达到11天。

2.3 主力后备层Ⅳ7层开采难度大

YQ3井区H3Ⅳ7层含油面积1.55km2,平均有效厚度3.3米,地质储量94.37万吨,占该区储量的17.1%,由于原油粘度大(50℃时粘度大于20000mpa.s),受井型和工艺限制,目前蒸汽吞吐效果不理想,储量难以有效动用。

杨3927井2004年6月16日投产Ⅳ7层试采,油稠试采未成功,8月29日作业下返Ⅵ1层生产 。

杨31325井2010年12月Ⅴ4(3)Ⅵ1上返Ⅳ7层生产,该井上返后截止目前吞吐了3个周期,累计注汽1404吨,累计生产173天,产液1391吨,产油101吨,综合含水93%,油汽比0.07,2011年9月16日~9月23日大修解卡未成功,该井目前已封井。

杨31113井在2012年5月27日上返到Ⅳ7层生产,该层有效厚度7.2米,平均含油饱和度63.9%,截止目前吞吐了2个周期,累计注汽2289吨,累计生产117天,产液692.7吨,产油114.2吨,综合含水84,油汽比0.05,受油稠影响,吞吐效果很差。

2.4 Ⅴ4层出砂严重

YQ3井区H3Ⅴ4层含油面积0.6km2,平均有效厚度1米,平均孔隙度29%,平均含油饱和度70%,地质储量22.63万吨。该层胶结疏松,受注蒸汽激励容易出砂,严重影响油井生产情况。

2011年1月4日作业上返Ⅴ4层生产,因出砂导致油井频繁砂卡,无法正常生产,已作业检泵、解卡三次,错过拿油时机,吞吐效果很差。该井6月挤压充填防砂,目前未出现砂卡现象,生产正常。2.5 套损井多,井网不完善

杨浅3区目前因为套管损坏而不能正常生产油井32口,其中套管错段井26口,套管变形井5口,套管损坏井1口,截止目前已对其中的7口实施了更新。

3 下步调整建议3.1 Ⅵ1层治理建议

(1)地层亏空严重的井,若有后备层及时返层;

(2)汽窜邻近井增油,可适时注汽;

(3)受边水影响油井实施氮气泡沫调剖或段塞热处理,既能有效地抑制边水,又能较好的利用边水能量,提高了油井吞吐效果;

(4)开展蒸汽驱先期试验,适时转入蒸汽驱。

3.2 后备层Ⅳ7层治理建议

主力层IV7层属于超稠油储量,做好油井的井筒隔热、降粘及油层降粘(加大降粘剂用量、按方案保证注氮量),总结借鉴杨浅19区块稠油开发经验,争取在超稠油储量动用上取得较好的吞吐效果。

3.3 Ⅴ4层出砂治理建议

Ⅴ4油层出砂严重,建议对上返Ⅴ4层的油井及时防砂,同时完善防砂工艺,优化防砂方式,提高技术适应性。

3.4 套损井治理建议

逐步对区块有潜力的套损井,修复难度不大的及时修复,修复难度大的实施更新,完善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