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监管下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行为
2013-04-29李飞鹏
李飞鹏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2011年4月银监会颁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这对我国银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比较与分析的方法,探究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监管下的融资行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促进融资多元化,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金融监管;资本充足率;融资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095-02
一、引言
2013年3月28日,中国的传统五大行年报发布完毕,实现净利润高达7746亿元,然而3月28日,早间一开盘,多只银行股应声跌停。截至到下午收盘,A股银行板块整体下跌4.26%,兴业银行跌停,除兴业银行领跌外,中信、平安、浦发、民生等跌幅逾7%。导致银行股暴跌的原因,是因为3月27日,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理财业务进行规范。这个规范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为了揽储开展高收益的理财业务的模式被叫停,限制了银行高收益的业务,对银行融资起到了很大影响。
2008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危机不断扩大蔓延,最终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并且以美国雷曼兄弟为代表的银行业遭受了重创。这次危机反映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但更重要的是凸显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问题重重,资本监管对于商业银行健康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实施资本监管的制度时间较晚,从真正意义上来说,是从2004年2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出台,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提出了资本率8%的要求,被商业银行称为业务发展中的资本约束。这个要求,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银行融资市场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以2004年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出台作为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开端,但是这九年来我国的资本监管制度政策效果如何?对商业银行融资是否起到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行为又是怎样呢?
2011年4月我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随着该意见的出台,我国几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融资,融资规模都较大,这些融资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政府对资本的监管,从另一方面而言则是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但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否能够承受商业银行频繁的大规模融资却是有待思考的
相对于我国而言,以五大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尚且存在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利润增长难以满足对资本监管的要求。但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我国关于银行融资和资本增长的规律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希望通过本文来对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融资进行详细的分析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二、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资本,无论从监管者还是银行角度来说,资本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具有清偿债务的保护职能和购置房产设备的营业职能,因而对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是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Rime(2001)使用了154家瑞士商业银行1989-1995年的数据,在Shrieveas and Dalai(1992)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最低资本要求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监管压力促使资本不足的银行补充资本,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而对于银行的融资行为,现有的研究并不充分,Ito and Ssaski(2002)对日本银行业的研究表明,当资本受到监管约束时,银行会调整资产组合发行次级债来进行融资。
国内学者对资本监管制度与商业银行资本水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吴栋、周建平(2006)最早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以大型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资本监管压力并没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反而对于银行的融资具有负面作用。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调查数据多为2004年以前,随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实施,银行的监管力度加大,资本充足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陈国辉、李婷(2009)通过2002-2007年间数据发现,政府的监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商业银行融资,政府监管对银行的资本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
(一)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中,商业银行通常应使其资本水平保持在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最低限度:一是为防御正常经营风险二次偶的最抵放款损失准备;二是为使大额未保险存款人确信其存款得到安全保护而需要的最低资本量;三是为支持银行业也为扩张所必需的最低资本量。金融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是为了防止银行冒险经营、破产或倒闭对国家经济与金融稳定发展带来伤害;就银行自身而言,足够的资本则是其安全经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维护满足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资本量,不仅是遵守金融法规、尊重公众利益的要求,而且也是商业银行增加信誉、安全经营从而在此基础上获取尽可能多利润的自发要求。
随着2011年5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就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确定了监管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对商业银行的融资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这说明了我国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有了一定影响,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1999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商业银行的坏账,对商业银行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引入战略投资者,境内外公开上市,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不仅如此,2011上半年以来,多家上市银行都公布了各类再融资计划,总额高达5000亿元。总的来说,通过j政府和商业银行这些融资行为最终实现了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
(二)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融资市场运行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融资市场由存款市场、同业拆解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对于这三个市场,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于存款,而且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想要在存款市场获得更多的融资愈发困难。而同业拆借市场由于利息成本高,虽然资金较为充裕,但是市场依然冷清;债券市场则由于产品供给稀缺,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是对于目前的资本约束机制,存款市场发生了结构性调整。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通过内部财务杠杆传导到各级经营机构。存款市场上,低利息成本和附加成本的储蓄存款受到各家银行的追捧,竞争加剧。承兑汇票保证金融资市场,在资本约束和资本有偿使用财务约束下,银行开始实行适度提高资产风险权重、增加利润成本的方式抑制这部分资金来源进入。国内存款市场的融资能力不断下降,商业银行依赖于存贷利差实现盈利能力高速增长困难重重,存款市场资金将被分流是必然趋势,商业银行必须降低对存款市场的依存度。
因此在存款市场融资不利的情况下,同业拆借市场交易开始回暖,商业银行在实际上不得不将目标转向一直以来同业拆借市场,在同业拆借市场的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国内期同业资金拆借、贷款出售、贷款回购协议、证券回购协议等等,目前交易量最大的是保险等长期借贷交易,但由于受到缺乏交易对手信息来源,市场监督机制和体系的非公开性,使得同业拆借市场并不是一帆风顺,可进行的交易并不是很多,因此在今后存款市场不断下降的同时,加大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是目前增加资本最好补充,同业拆借市场催化了商业银行新的融资趋势。
(三)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外源融资
《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了确保银行资本与银行总体风险一致制定的资本充足性衡量方法对银行内部资本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银行现阶段进行资本的筹集方式主要有两种: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内源资本的筹集是商业银行获取资本最经济、最便捷的方法,这种方式不必依靠公开市场筹集资金,可免去发行成本,不会使股东控制权削弱,避免了股东所有权的解释和所持有股票每股收益的解释。由于银行资产增长迅速,内部资本的筹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在内部资本筹集基础上通过多种外源多种融资方式筹集资本以满足银行对资本的需求,保证监管部门的要求,已成为银行筹资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运营模式是资本消耗型的,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会以此为主,所谓资本消耗性,主要是指两方面,首先业务模式以资产业务为主,资产业务是银行各类业务中消耗资本最大的,因为对于企业的银行贷款,商业银行需要拿出大量的准备金,因此存留下来的资本金较少。其次在这类模式下,商业银行最终可留存下来的补充资本利润非常有限,所以商业银行想依靠自我资本积累实现内源融资的能力较弱。因此则这些特性决定了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主要依靠外源资本的融资来实现资本增长,来满足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我们可以从2002-2012年这十年间银行的存贷款增长率看出,存贷款增长率都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却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但是由上面分析得出资本充足率的数据达到了资本监管的要求,因而可知这一目标的实现正是由于外部融资的增长,银行的留存利润无法满足融资需要,只有通过主动的外源融资模式才能最终到达资本约束的条件。
商业银行在选择主要外源筹资方式的时候应全面分析各种筹资方式的差别,结合本行的情况,选择最有利的外部筹集方式。当资本充足率低于8%时,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没有选择发行债券,而首先会选择级别较高的股权资本。只有当资本压力不太大时,才会选择股权和债权两种形式进行资本增加。如果监管压力很大,那么这样只会缓解暂时的资本短缺,一旦债券到期收回,监管惩罚压力又会继续重现。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以上文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资本监管下,在短期内会增大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压力和削弱其盈利能力,但在长期却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安全发展。对于资本监管,商业银行会通过不同市场来提高自己的资本增加融资,融资的手段则由于市场的发展在近些年来也发生了变化,融资市场趋势不断向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靠拢,固有的存款市场则因为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留存收益不断下降而无法继续提供融资资本,因此外源资本也在资本监管的约束下不断发挥作用,商业银行不得不进行外源融资,通过次级债券优先股来进行融资。总的说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资本监管的约束下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安全性,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使我国的金融市场能够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