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与中原
2013-04-29
匈奴是秦汉时期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活跃于欧亚大陆草原,创造和传承了光辉灿烂的游牧文明。
匈奴在发展自身游牧经济的同时,还与汉族及周边其他各民族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相互的交流、碰撞和影响中,匈奴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不断地发展与变迁。匈奴的活动对中国北方古代一些民族以及汉族乃至古代欧洲各族历史的发展也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匈奴与中原王朝和欧亚大陆草原西部诸民族数百年的频繁接触,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匈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历史和中国民族关系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见证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真谛。
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河南博物院、河南华夏尚古艺术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等6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共同主办的“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展近日在北京展出。展览由28幅大型历史油画与114件(组)来自河南、内蒙古、宁夏、甘肃的文物组成,旨在表现战国至汉末那段匈奴与中原王朝在冲突中大融合、大汇流的历史,使观众对匈奴与中原的历史文化有更直观的了解,加深对华夏文明的向心力理解并扩展至世界范围内各民族文明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多元并存的认知。
展览分为风俗、碰撞、融合三部分,每部分都由油画和文物相结合展出,表达统一的主题。
第一部分风俗,包括《大迁徙》、《冬猎》、《祭奠》、《“祭神”助威》等六幅油画,结合内蒙古阿鲁柴登和西沟畔等匈奴墓葬出土的金冠、头饰、皮袄、饰牌、实用器等,和中原地区出土的反映农耕定居生活的建筑明器、舞乐俑、玉器和青铜、陶实用器等的对比,表现不同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造就的匈奴与中原文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
第二部分碰撞,将《冒顿大单于》、《漠北之战》、《封狼居胥》、《十三将士归玉门》等十二幅油画,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中宁、甘肃雷台和河南等地发现的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兵器、车马器及汉简等结合在一起,反映自公元前3世纪始,两种文明历经数百年的激烈碰撞冲突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沿着文明发展的脚步,我们对文明的碰撞冲突给予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它引起了人员的流动迁徙,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及不同文明的相互了解,加速了两种文明的融合。
第三部分融合,包括《边塞贸易》、《和亲》、《张骞出使西域》、《盟誓》等十幅油画,和40多件反映两种文明融合的文物,旨在表现匈奴与中原文明通过数百年间的迁徙杂居、边塞贸易、“和亲”、“会盟”、互派使团等方式彼此沟通、相互渗透、逐渐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文明发展的活力,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这一部分是整个展览的重点,文物的筛选原则是力图将文献记载中抽象的融合,通过具体的考古学发现来加以证实。该部分文物分为三类,一类是一件文物上有两种文明的印迹,如“单于和亲”瓦当、“汉匈奴栗借温禹鞮”铜印等;一类是在两种文明的不同考古学文化遗迹中发现的具有共性的文物,说明两种文明存在相互学习、引进的现象,如内蒙古西沟畔石舞人与河南僖山汉墓的玉舞人,内蒙古赤峰出土的青铜饰牌与河南永城梁孝王后墓出土的车牌饰的对比;第三类是将西汉中晚期归汉匈奴人及其后裔的墓地中,匈奴与中原王朝的两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并存的现象加以展示,主要介绍了宁夏同心倒墩子和李家套子两座墓地。
这次展览开创了文物与油画相结合的展出形式。油画是历史及文物内涵生动的再现,文物是油画及历史内容的真实佐证,两者的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点面结合地再现了历史,使展览更具观赏性与说服力,更易于普通观众的接受。同时,以文字背景介绍、油画再现、文物点证三维一体的展览表现形式,提升和拓宽了展品内涵,建立了由文物、复制文物、创作画、照片、雕塑、场景、新媒体等组成的广义展品体系,令人耳目一新。
在主题上,展览避开传统的历史展或文物展的主题,选取了一种特殊的视角,以两种文明由发展、碰撞、最终走向融合的过程为主线,揭示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引导观众去发现、映证、认同不同文明由冲突走向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解祖国文明多元一体的特性,感悟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性及海纳百川的气魄。
同时,展览站在现代民族国家立场上,生动地诠释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必然,在歌颂汉朝为国家统一建立不朽功勋的同时,通过对匈奴民族的艺术再现,纠正历史遗留中对少数民族的丑化和偏见,肯定不同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壮大和安邦定国所做的积极历史贡献。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我们的观众更加热爱我们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助于消除隔膜、加强团结,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边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