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昌化古镇特色风情镇区的保护与更新
2013-04-29杨定海
杨定海
摘要:从研究海南岛昌化古镇的特点着手,确定以建设特色风情镇区作为昌化古镇的保护和更新的途径。具体是指通过镇区空间形态的调整,功能的转换等策略,完善和强化镇区特色。这途径可引导其它古镇的保护与更新。
关键词: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体系;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40-04
1 前言
昌化古镇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西南部,昌化江入海口的北岸。昌化镇镇区是在昌田村、昌化村、昌农村基础上建设而成,为滨海沙地平原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全年无冬,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200m,属严重干旱地区。
2 传统聚落格局与文化特色
昌化镇镇区所在地距古昌化城仅2km。古昌化城曾作为昌江县治历时502年。昌化竣灵明王庙、赵鼎墓、治平寺碑、古昌城遗址、新城旧址、南园墓群等就在镇区附近。昌田村、昌化村、昌农村有悠久的建村历史,受古昌化城的影响,其聚落空间形态结构与古昌化城空间形态机理相似。
据史志载,自西汉元封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置珠崖、儋耳二郡。儋耳郡领儋耳、至来、九来三县时,至时县(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昌化县,即今昌江县。)县治就设于古昌化城。昌化城是海南岛历史最为悠久县治之一,自然受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在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礼”与“贵和尚中”的思想对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和城市规划的影响最为显著、强烈。从都城到县城的规模、方位布局与分区规划到礼制建筑的形制、建筑的群体布局、传统民居的空间序列等方面,无不浸透着“礼”之规制。儒家“贵和尚中”的基本特征,则在较大程度上赋予了中国古代都城、县城和谐、严整、方正、秩序的理性美基调。这一点在古昌化城县也得到了体现。据现存古史志记载,古昌化城池环城石砖砌墙,周长2.5km,高6m,厚5m,石垛五百五十个,更铺八座,城楼四座,城门四个,东为启展门,西为镇海门,南为宁和门,北为宁武门。城池外围近墙处开挖五尺宽的深壕沟,昌化城池完整坚固,雄伟壮观。遗憾的是古昌化城所在地今非昔比,城镇化的步伐已然湮没古城的格局。
昌化镇镇区距古昌化城仅2km,自然受古昌化城丰富的人文历史、聚落空间形态、建筑结构、建构技术及装饰工艺等影响,仍然保持传统的村落机理,秩序井然,主次分明。昌化镇镇区传统聚居区由一条面向昌化江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主街与垂直的由西北走向东南的十二条支巷构成。主街的北端为昌化镇小学和中学,南端为渔港码头,紧邻主街码头为三圣庙。以学校、村庙等公共建筑为主轴线,十二条侧巷为渔村居民建筑,建构整个聚落空间形态结构。每户渔民为一个合院建筑群,由临街的三开间两层建筑及与此垂直的辅助用房构成。合院大门面向街道。两条支巷间距刚好由两家渔户相背构成。横向连续排布的渔户合院建筑形成街巷空间。这显然与岭南沿江、滨海地域传统聚落采用“梳式布局”的方式截然不同。充分说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地的深厚基础。
昌化镇区传统建筑沿街面横向排列,以三开间两层传统建筑为主,街巷较窄,没有形成岭南特色的骑楼。昌化江下游多产石材,故传统建筑多采用石材建构。近十几年的新建的建筑也多以石材为主。建筑结构与传统模式相同。镇区建筑在近代明显受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建筑窗体多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以西式拱形窗框体结合中式直棂窗扇。(如图1)
昌化镇在近年的发展中,在镇区入口及周边、滨海区段出现杂乱的违建建筑,这些建筑的空间形态已严重破坏了镇区原有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
整体而言,昌化镇整个镇区聚落虽然缺乏原真性历史建筑,但聚落空间形态格局完整,尤其是主次分明的“申”字形街巷及街巷两端节点学校及村庙的布局完整地反映了传统儒家文化在海南地域的传承,也明确反映了海洋渔民地域文化的特征。镇区街巷建筑风貌统一,地域特色明晰。
3 古镇特色风情镇区的保护与更新
3.1 保护与更新途径
根据上述分析,昌化镇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及地域化的建筑风格是镇区延续上千年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载体,应该得到保护和彰显。类似的古镇都采取了保护与更新结合的途径。缺乏历史文物和高品质历史建筑的镇区难以在现阶段申请入选历史文化名镇。但特色明晰的镇区显然不能丢弃已延续上千年的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因此,建设特色风情镇,通过镇区空间形态的调整,功能的转换等策略,完善和强化镇区特色,是比较适合昌化镇的保护与更新途径。
3.2 保护与更新策略
昌化镇区保护和更新应该建构在延续上千年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镇区现状基础之上,并仍然要延续相关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但在“同城化”城镇化的影响下,昌化镇已经出现不协调的发展倾向。昌化镇区保护与更新涉及的面广,整体更新难度较大。
鉴于以上原则,昌化镇区保护和更新的策略是整体规划,重点保护,完善更新,分步实施。整体制定整个镇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和建筑地域特色的保护与更新规划。在此基础上,选择镇区入口、新建杂乱区段、滨海地段为首先实施更新地块。由此带动整个镇区的更新。
3.2.1 镇区整体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和建筑地域特色的保护与更新
从整个镇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和建筑地域特色的保护与更新着手,对整个镇区定位并制定保护与更新目标。(如图2)
对于昌化镇镇区保存最完整的十二条支巷居民居住区的空间形态进行完整保护。并对其居住建筑进行保护性更新,即在不破坏街巷空间格局的前提下,以原来建筑结构为基础,部分维修或重修。原则是尊重原来建筑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来相似的材料、工艺以及细部结构进行街巷立面整修。这部分投资期长,投资较大,因此可做长期规划,逐步进行。
对于镇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明晰和强化。原来镇区的主街道是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核心轴线。因此,在保留原来主街道空间的基础上,强化街巷传统文化元素。如从北到南,架构由学校到村庙的街巷轴线中增设牌坊、钟楼等传统城镇公共文化元素。同时对控制轴线的学校和村庙两端元素进行整合和扩建。
结合原来学校用地,在轴线北端将学宫作为轴线上的重要元素,通过学宫的架构,整合原来分散杂乱布局的中学和小学。即可为学校空间增添文化氛围和教育空间,又能强化镇区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强化的轴线的控制作用。将轴线南端原有单体的三圣庙扩建,形成完整院落式庙宇,并将其作为面向大海的轴线的结束元素,既强调了镇区海洋文化的特色,又强化了聚落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如图3)
3.2.2 片区传统空间形态结构保护与更新
通过整体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和建筑地域特色的保护与强化,奠定了镇区片区改造与更新的基础。针对镇区外侧新建建筑的弱化以及功能的混乱,结合整体功能定位中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提升,对片区进行改造和更新。片区的改造和更新一是要延续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同时应整合和强化新功能的介入。片区的改造与更新相比核心区要宽松。
昌化镇区临江外侧划分两个主要片区。一是沿江的街区改造与更新,二是镇区入口绿地水塘片区。
沿江的街区是镇区空间形态最为活跃的区域,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将会对镇区原有传统空间形态结构造成很大破坏。而且,这一片区改造与更新既涉及到街巷空间形态,还涉及的建筑结构以公共空间节点。因此,这一片区解决三个问题:
(1)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为强化镇区特色,以镇区主街道与十二条支巷构成的核心空间形态结构为依托,外围的空间形态拓展应延续这一结构。
(2)建筑改造与更新。参考现有传统的建筑结构及院落空间,建构新的街巷院落及建筑。尤其是街巷立面应与原有街巷风格保持统一。
(3)功能的整合与更新。新建构的街巷空间不再作为居住功能。而是将原来镇区的公共管理以商业功能进行整合,纳入到这一片区。同时引入特色风情商品、民俗表演以及娱乐等新功能,丰富片区综合服务能力。
这一片区呈折线形,一部分在原居住区的前方,面江一部分在原居住区的东侧,临水塘。因此作为两个小片区作改造更新细化。
临水街区以延续传统街巷空间形态为主要架构空间的手段,将水与街结合,丰富街巷空间特点。(如图4)
面江街区以村庙为依托,形成开放特色风情休闲广场空间。主要以寺庙祈福、民俗表演、公共娱乐、特色餐饮为主要功能。(如图5)
镇区入口绿地水塘片区主要作为旅游服务接待、交通转接以及结合水面设置小型家庭式风情酒店。将其细化为以下分区:(1)入口休闲区,位于昌化旅游风情小镇入口区域,游客可在此咨询、换乘电瓶车或选择步行进入镇区,这里也是小镇原有居民通往外部的交通站。(2)小型家庭式风情酒店区,主要针对中高端游客,建筑单体极具当地特色。(3)高级会所,主要针对高端商务人群,提供休闲洽谈的场所。(4)养生休闲区,设置休闲会所及自然式的SPA养生馆,形成养生康疗、体验农家生活的区域。(5)野趣体验区,以公园周边原有的自然植被为主并加以美化,让游客真正感受大自然,融入大自然。(6)娱乐休闲区,面对普通游客及当地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如图6)
4 结语
以特色风情街区更新为目标的昌化古镇镇区保护与更新项目代表着暂时不能申请为历史文化名镇,但需要保护与更新的一类古镇街区项目。这类古镇街区民族特色浓郁,自然风情优美,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但达不到申请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标准。
这类项目在强调传统聚落民族、地域空间形态及其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以塑造传统聚落的特色地域风情为出发点,适当进行旅游等功能转换,借此保护、调整和完善镇区空间形态,基础设施等,强调在更新中寻求保护。旅游开发对传统聚落特色品质的要求客观上也促进了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及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得以保护和更新。
这类项目涉及保护与更新两部分内容。保护主要针对传统镇区的空间形态格局和部分的历史建筑。传统镇区的空间形态格局和部分的历史建筑是镇区特色风情的集中体现和鲜活的物质载体。更新是为镇区的发展寻求动力和活力,主要是结合镇区的传统空间形态格局,在汲取传统的空间形态格局本质基础上的调适,体现在空间、形态、功能等各方面对现代生活的适应和对传统生活的延续。保护与更新的博弈核心是强调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结构对镇区的控制力。通过对原有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强化,彰显镇区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风情。在此基础上整合与建构新的空间形态、功能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