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013-04-29罗志平

西江月·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历史进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罗志平

【摘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那么,对中国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文章就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进行概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了解三个基本概念: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什么叫历史进程?历是经历,史者事也,即事情,历史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是进展,程是程度,进程就是进展的程度,也就是进展到什么样子;历史进程就是历史进展的程度。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以及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需要提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他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国际环境之中。因此,所谓中国实际就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种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真理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规律来认识的。而各种理论也是通过不断变化发展来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进步的理论,是强调与时俱进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所以也具有这些特性。

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探索。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这一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也反映了党对中国革命领导的实践过程。另外,中国国情也决定了,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中,确实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不仅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以及其他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相同;同样,在新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随之开始,伴随于我们党成长壮大的整个过程中。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提出、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历史。

(二)两次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的历史性飞跃,这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基本问题,最终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的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最终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其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党把它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三)三代领导核心和四大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三代领导核心”,创造了“四大理论成果”。三代领导核心分别是指:第一代领导核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江泽民同志带领的党中央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四大理论成果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密切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创性”成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承上启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的重要创新成果”。

综上所述,我国所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统一的结果,是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马克思传[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历史进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确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意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立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