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徽因戏剧中的女性意识
2013-04-29赵嘉屏
摘 要:林徽因是一位具有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和独特女性意识的女性作家。她创作的唯一一部戏剧虽是未完成之作,但也体现出其强烈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林徽因 戏剧 女性意识
被胡适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同时,林徽因又是一位诗人、作家,发表过多篇诗歌、小说、评论。林徽因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十六岁时随父亲去欧洲游历,二十岁时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六个月,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舞台美术的学生。在美期间,她曾参加闻一多、余上沅等在美国组织的中华戏剧改进社活动。1931年开始陆续发表诗歌和小说,1937年5月林徽因开始了她唯一一部四幕戏剧《梅真同他们》的创作,陆续发表在由萧乾主编的《文学杂志》上。由于“七七事变”爆发,这一剧本最终只发表了三幕,成为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是未完成之作,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优秀的剧本。鉴赏品味很高的萧乾在《文学杂志》的编辑后记里赞扬道:“林徽因女士的轻描淡写是闷热天气中的一剂清凉散。”李君维先生在《新民晚报》上撰文说:“此剧我在‘抗战前夕少年时代读过。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潮汐起落,读来依旧感到清新隽永。……是一部未完成的杰作。”
身为科学工作者的林徽因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在文学创作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思想,创作出了许多极具典型色彩的艺术形象,其独特的女性意识也跃然于纸上。纵观研究林徽因的各类文献,研究其作品中体现女性意识的文章本来就很少,而对《梅真同他们》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本文以《梅真同他们》的剧本入手,详细分析林徽因在其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为林徽因的研究做些补充。
一、女性的婚姻观
梅真是个聪明、能干、有条理、有创意、有文化、有个性的丫头,她从小被卖到李家,得到当家的李琼李太太的善待,可以和小姐们一起上学、读书,后来因非李琼亲生的大小姐的阻挠,不得不半途辍学,但始终得到大家的喜爱。梅真已到了出嫁的年龄,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她虽然对婚姻满怀憧憬,向往着能和自己喜欢的二少爷生活在一起,但不敢奢望能顺利实现。“反正婚姻的事多少总是蹩纽的!”{1}在旧中国,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男性成为社会的主体、生活的主宰,社会道德规范是以男性意识的发展为转移的。女性被禁锢在“家”的空间范畴内,女性是被男性定义的,女性意识不是社会的主流,是被边缘化的,处于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绝对重要性的逐渐减弱,女性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增强,女性意识也随之觉醒。从女性的角度上来看,大多数的婚姻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女性也不敢期望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婚姻生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解放和婚姻自由是媒体上最热门的话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在现实中,传统的旧婚姻思想仍大行其道,要门当户对,要媒妁之言,不能被周围人看扁了等等。但婚姻的双方是否愿意、有无爱情基础恰恰没有人关心。“出嫁不是要体面的事……我告诉你什么事都要心愿意才行。”林徽因在这里通过梅真之口道出了她的女性婚姻观,表现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决定婚姻幸福与否的要素中,内心的感受才是第一位的,婚姻不是为了体面,不是为了给他人看的。“他学问好,人品好,不过婚姻不靠着这种客观条件的。”婚姻的基础不在于物质的、经济的客观因素,也不在于表面上对方的客观条件,学历、收入、为人等,关键还是要性情相投、两心相悦,要有爱情的基础才行。这样的婚姻观念即使在现如今的社会也是一样具有指导意义的。
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林徽因生在官宦之家,又在西方接受了高等教育,归国后成为中国建筑领域的专家,是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社会精英阶层中的一员。但她并没有陶醉在自己的小圈子中,而是“努力跳出单纯的女性视角、女性立场的小圈子,把艺术目光撒满整个女性的生存空间”{2}。从她创作的六篇小说中主人公的地位变化就可以看出这点。1931年6月发表的林徽因第一篇小说《窘》描写的是留学归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维杉的情感、心理;第二篇《九十九度中》展示了老北京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盛夏中一天的生存图景。系列小说“模影零篇”的前二篇《钟绿》和《吉公》描写的是社会中的普通男女的爱情和生活。第三篇《文珍》描写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丫头为反抗不自主的婚姻而与革命党“出走”的故事;1937年4月发表的最后一篇《绣绣》描写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弱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林徽因努力改变自己“永远在窗子之内”的情形,将感情倾注到社会中下阶层的那些弱势群体中。《梅真同他们》是一部话剧。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话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剧场性,需得到观众的认可,而构成一部完整话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是观众。梅耶荷德说,伟大的戏剧需要伟大的观众。而在当时能进剧场观看话剧的基本上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中产阶层及以上的人群。《梅真同他们》取材于城市中的富裕之家的生活,这一点与观众的层次相契合,比较容易引起共鸣,这应该也是林徽因选材的重要原因。林徽因在这部剧中把关注的中心集中在李家的丫头梅真身上,为她的命运鸣不平。虽然梅真所在的李家还算开明,让她和小姐们一起上学,给薪水等等,但这无法改变她地位低下的不公平本质。“丫头就是丫头,这个倒霉事就没有法子办,谁的好心也没有法子怎样的,除非……除非那一天我走了,不在你们家!”留学归国的唐元澜表达出了林徽因的观点,“只要梅真在她们家,就是不拿她当丫头看待,她也还是一个丫头,因为名义上实际上,什么别的都不是!”“这时代还叫人做丫头,做主人的也不好意思。”而想要改变这种不平等,唯一的方法就是离开这个象征着中国封建旧势力的家庭。“也许只有一个办法,让她走,离开你们家……什么都行,就是得走。”林徽因在这里表达了女性欲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必须要主动走出限制自己的旧环境,以新的形象、新的思想创造未来的理念。
三、审美意识
在林徽因眼中,女性美一定应该是“天然柔媚的东西,不是那些人工的,奢侈繁腻的可怕玩艺儿”,女性美应“表现着一种洁净,一种温柔,一种女性的幽美,我对着它会起一种尊敬,又生一种爱,又是审美的又是近人性的”。这种美应使他人“感到一种和谐的快活”。
林徽因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她对西方美术了解很深。在剧中为请客而布置的房间里,最花费心思的就是那些按西方美而安排的摆放和布置。但林徽因更推崇的是思想上的突破,是观察、看待世界的角度。“我在讲角度的透视。它把我们日常的世界推广了好几倍!……一个东西,不止可以从一面正正地看它,你也可以从上,从下,斜着,躺着或是倒着,看它!”“为了这新角度,我们的世界,乃至于宇宙,忽然扩大了,变成许多世界,许多宇宙。”林徽因受东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又身为科学工作者,她看问题的角度是全面的、立体的,理性且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林徽因希望人们能打开思路,从多角度看待世界,从中体会并发现真正的美。
在林徽因创作的小说中,呈现出一种“出走”的叙事模式。{3}在《梅真同他们》中,这种模式应该同样适用。对于读者们最关注的该剧的结局问题,大体应该不超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最惨烈、反抗最彻底的,即按林徽因在剧中埋下的伏笔发展。同样的伏笔出现在小说《文珍》中,文珍对主人公小姑娘说:“随他们说去,反正是个丫头,我不怕!……我要跑就跑,跟卖布的,卖糖糕的,卖馄饨的,担臭豆腐挑子沿街喊的,出了门就走了!谁管得了我!”最终文珍在中秋节快要被嫁之前逃跑了,奔向自由和幸福。而在本剧中,梅真拒绝成为电料行的掌柜娘后自语道:“我是命里铸定该吃苦,上吊,跳河的!”最终以自尽来反抗旧制度加在女性身上的种种不公,给观众们带来的震撼会是极其深刻的;第二种结局最是无奈,即按第三幕结尾时梅真哭着说的:“我明天就可以答应小宋……去做他那电料行的掌柜娘。”但这只是一种无奈的逃避,是弱势女性对现实压迫的一种屈从,不太符合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林徽因的写作习惯;第三种结局是梅真在留学归国的唐元澜帮助下,离开李家,去上学,去工作,完善自我,最后以崭新的形象重新出现在李家人面前,虽然在婚姻上未必能如愿最终与心仪的二少爷结合,但拥有了更广大的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女性的自我超越。这种结局应该是林徽因最希望看到的吧。
林徽因对人性的呼唤,对人文精神的追寻,对文学创作的求真精神,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探索创新精神,对当今的作家来说仍具有启迪作用。这样一个唯真、唯情、唯理、唯美的优秀女性作家在现今看来,依然是那么光彩照人,卓尔不群。
{1} 本文所引林徽因小说的原文,均来自:陈学勇.林徽因文存——诗歌,小说,戏剧卷[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
{2} 白薇.论冰心、林徽因诗歌精神的现代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5):52.
{3} 岳晓英.论林徽因小说创作中的“出走”模式[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0-73.
作 者:赵嘉屏,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