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图像知觉引导的教学实验研究
2013-04-29李力加
李力加
摘要 为改善幼儿图像视知觉表层浅薄问题,本实验教学设计采用图像解构方法,分解美术作品中学科表现元素的教学设计方法,运用探索发现式学习方式实施教学,针对幼儿图像知觉引导展开实验研究,并将同样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幼儿及幼小衔接学生中进行教学比较,达成幼儿视知觉水平改善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 幼儿;视知觉;美术欣赏;图像解构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017(2013)06-0016-06
一、研究绪论
人的眼睛在观看事物,物象投射在视网膜的意象被记忆储存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记忆的图式,这为以后同一类物象视知觉感受后的匹配提供了“库存”图式。这也是人丰富自己视知觉理解力所不断积累的图式。丰子恺先生在90多年前这样论述:“美术是为了眼睛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越是文明进步的人,眼睛的要求越是大。”“人为了有眼睛,故必须有美术。”
美术学习的视知觉经验,是美术活动里儿童探询问题方法整体的知觉积累。当儿童看到经典艺术家作品、传统文化图像(作品图片)或者其他图片时,教学活动所创设的某种情境,为他们提供了回归视知觉经验的最佳途径。
二、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对于美术文化的理解,对于图形(图像)的知觉认识,来源于教师所呈现(给予)的某种类型的图像信息。例如,幼儿园常态中的美术活动里,相当普遍地使用简笔画、卡通形象的图形教学,这些图像信息对于幼儿的审美知觉影响,往往会使其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从小就产生偏差与误解。
(二)研究的问题
幼儿期儿童美术活动中的欣赏引导,决定了幼儿对美术文化的基本理解水平。幼儿对何种图像信息的知觉,决定了其对美术文化的认识水平。欣赏传统美术文化和人类历史上经典美术文化(作品与图像),作为幼儿美术启蒙学习的内容,改善当下幼儿园美术教学中选择、使用图形(图像)的状况,让幼儿积累美术文化的“库存”图式,可提升幼儿知觉美术文化的水平。
三、研究方法
(一)图像分解法
根据教学主题,研究者采用图像解构方法对美术作品、摄影图片进行分解处理,并以此思路构成美术欣赏环节的教学设计及PPT课件制作。
(二)案例实验法
采用幼儿个体实验与班级群体实验结合,幼儿园实验与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幼小衔接实验结合,验证实验用图像素材对儿童知觉感受、表现的影响水平。
(三)综合分析法
采用现场采访、课堂教学实录中师生对话分析、儿童作业分析等综合方法,对幼儿群体的视觉感知水平进行研究与分析。
(四)论证
案例实验与分析后的理论总结。
四、研究设计
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创造为特征。因此,课堂上幼儿如何看成为美术学习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选择经典美术作品、传统文化图像,提供给幼儿作为欣赏素材,在欣赏教学环节中,采用对图像(作品)分解的方法,启发其对美术文化的较深入知觉和理解,在视觉感受的逐步积累中,不仅可以改善幼儿整体视知觉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美术文化的理解水平。具体的图像分解构成设计方法为:
(一)第一,解构所要欣赏的美术作品(图像)中蕴含的学科元素;第二,解构摄影图片中实际生活物象形态与美术作品关联的学科元素,由此构成美术教学PPT演示文本课件(本课题素材:汉代帛画;相关图像分解图、主题:太阳里面有金乌)。本课欣赏素材,将改变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概念图形单纯临摹的低水平模仿教学,引导幼儿对美术文化开始关注,逐渐积累美术文化的“库存”图式,提升幼儿视知觉感受水平,形成初步的艺术感觉。
(二)采用探究学习方法。结合图像解构后作品(图片)特殊的视觉呈现式样,使美术课堂上的美术欣赏由原先小学生单纯地看,美术教师认知式的讲述方式,转化、改变为启发学生探索性地“看见”(自主发现)作品(图片)中蕴涵的问题所在,并能够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每个孩子经过这样的视觉思维引导转换过程,形成个人(主体)对美术作品认识水平上的重构,达到改善幼儿美术欣赏知觉水平的目标。
五、实验对象及变量
(一)实验对象
被试选择4岁幼儿1名、5岁幼儿1名,幼儿园中班、大班、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各三个班儿童。
(二)实验变量
自变量:美术学习中,改善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图像知觉水平,需要“实施图像解构方法分解美术作品”“美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实验中这两点为刺激变量,是引起幼儿美术整体知觉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发生变化的原因。
因变量:“幼儿视觉观赏方式的改变”是本研究的反应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群体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研究假设的结果变量。
六、实验过程
(一)实验教学(案例1)
被试为5岁幼儿园幼儿1名,4岁幼儿1名,教学环境:半家教性质(在美术学院教室实施教学),5岁幼儿学习美术的时间为三次(每次两小时),4岁幼儿为第一次来学习。
问题:在幼儿园美术活动里,“太阳”是个常见的学习主题。但是,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教授儿童画太阳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简笔画图形的临摹,不仅作业效果单一,抑制幼儿思维方法与认识水平,而且,缺乏对幼儿进行美术文化的引导,更缺乏在感受文化的基础上,幼儿主动知觉图像形态带给其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思维的发散和认识问题思路的开启。
幼儿美术表现的问题:实验开始前,在多所幼儿园摸底教学,5岁幼儿画太阳。教师提示幼儿:有没有画过太阳?(幼儿齐声回答:画过。)有没有画过小鸟?(幼儿齐声回答:画过。)教师引导:请大家画出与太阳主题相关的画。在作业中,能够看到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临摹教学的影响痕迹,画面上多呈现出太阳放光芒的形态;鸟的形态,均是当下幼儿园教学中临摹成人简笔画的样子(被试幼儿参加了摸底教学,同样画出这类简笔画图形)。
(二)实验教学设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民对太阳的崇拜由来已久,几千年中不断有表现太阳主题的创造活动,今天能够看到很多精彩的作品,这是引导儿童审美知觉改善的我国自己的优秀文化素材。
教学内容:作品欣赏图像资源为,长沙马王堆出土汉代帛画《太阳里面有金乌》,四川金沙遗址出土金箔《四鸟追日》,宁夏贺兰山岩画《太阳神》,彩陶中太阳主题的纹样等。
图像解构设计处理1:整体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选择教学主题所要讲述的有关“太阳”的中国传统美术作品3幅~4幅,与学科要素相关的摄影图片2幅~4幅,分别进行图像分解处理,采用对画面形态解构的方法,将作品表现形式与方法分步骤呈现,并以此为基础制作PPT课件,旨在强化幼儿在知觉图像画面的欣赏过程,能够唤起生活经验与过去已有的相关审美经验,逐步对主题图像里所蕴含的美术学科要素自主地解构与重构。
图像解构设计处理2:对美术作品图像既解构画面、分解形态,又采用教师现场即兴演示、制作引导性道具的方法,例如,对作品《四鸟追日》在分解画面形态、感受图像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作品的物象形态即兴撕出表现理解的道具,供幼儿在课堂上深化感受。又如,将主体图形与背景画面制作成Flash动画,在课堂欣赏环节演示,引导幼儿更容易理解太阳这一主题的学科表现意图。
方法:视觉感受,知觉经验唤起。教师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太阳”主题的图像(图片),引导幼儿根据主题图像欣赏的过程,知觉其形态及蕴含的美术文化,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认识,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太阳”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对自己的美术文化发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描述
欣赏环节1:教师呈现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饰(金箔)图片;教师引导:古代人的太阳光芒是这样表现,像火轮一样的形态,在太阳周围,有四只鸟围绕着,这样的图形被称为“四鸟追日”。问题:小朋友们,鸟能够追上太阳吗?为什么鸟围绕着太阳飞呢?幼儿兴奋回答问题(略)。
教师动手演示:即兴拈起一张纸,叠两折后,撕出“太阳纹”形态,呈现给幼儿看(此环节的目的,旨在引导幼儿们更深入认识旋转的太阳形态)。
孩子表现:5岁幼儿在知觉感受引导后再画太阳。画出她所理解的“四鸟追日”。这一表现是她对“四鸟追日”图形的理解。作业图形有参照性表现的痕迹,但基本造型是幼儿个人主观的表达,线条、形态呈现出稚拙的样式。
表现结果分析:由于图像形态的引领,儿童原来固化的“太阳放光芒”记忆被当下呈现的“四鸟追日”图形替代。
欣赏环节2:图像欣赏感受(教师呈现彩陶纹样中的太阳纹)。幼儿从来也不知道这样的图形是表现太阳主题,因此,对这个信息的刺激反应比较强烈,感觉好奇。教师借势强化引导幼儿根据图像中的形态与纹样进行自主表现。在动手过程中完成对线条构成纹样的知觉表达,这其中的指导要点为,教师需要分析线条的构成组织,启发幼儿观看图形纹样时分辨纹样的线条组织,表现时的心理状态需要安抚幼儿逐步有作画时的耐心,在非智力因素的积累方面给予特别关注。
表现与画面效果:5岁幼儿在表现时,开始画出的形态比较小,在教师的引导性提示下,形态逐渐扩大、线条趋于流畅,并基本完成画面的布局。由于教学时间限制,作业没有全部完成。(见过程与作业图)画面上幼儿独特的线条运动笔触、表现时的动作和作画构成中个人不断唠叨的话语,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
欣赏环节3:图像(教师呈现贺兰山岩画中的太阳神形态),此刻幼儿嘴巴发出怪叫,说“太难看了。”教师引导孩子思考,远古人为了祈福与保佑自己的生活,以崇拜太阳神作为自己心中的表现的主题,在观看图像中启发幼儿,面对在岩石(山石)上凿刻出的岩画,这样的图像肌理,自己表现这个太阳神形态时,能否采用其他工具、材料、方法来表现呢?幼儿与教师讨论后选择工具与材料,在教师的帮助下,选用白色油画棒,在画纸上用线条勾画出太阳神形态,再用水粉颜料涂抹覆盖后,形成油水分离的画面效果。(见过程与作业图)
小结:本教学实验证明:人的眼睛这一主要“感官不纯粹是接收信息的工具,感官的活动是一般心理活动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持续不断地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是神经系统开动起来的基础。”儿童之所以对图像的敏感度能够在教学环境中不断调节,就在于美术活动中欣赏教学的引导,其重要性是,儿童(学生)视觉的感悟水平,决定其动手表现的图式,欣赏的眼光是儿童(学生)审美过程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教学必须关心儿童(学生)在诠释不同视知觉图像背后所反映出的人文、社会、社会议题,每个儿童(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是在对自己视知觉感受到的不同图像解读中,在自我诠释后作用于行为的指令和结果中,不断地形成某种文化的积淀。
(四)实验教学(案例2)
4岁幼儿画太阳。基于这个儿童眼睛及心理思维上的原有感知水平,教师在图像呈现时再次进行选择(作品:汉代帛画),以汉代帛画作品文化性渗透欣赏教学过程,此刻的教学无需教师多说什么美术学科问题,主要在于引导幼儿看(感悟)到画面中有什么?此画面里“太阳里面有金乌”,是引导孩子深化内心感悟的焦点,幼儿的画面呈现效果也是由对这一主题的个人理解而产生的表达。
表现过程分析:“太阳里面有金乌”这个主题对幼儿的心理上产生较大影响,表现时他的画面上线条呈现出颤抖的运行轨迹,这是其小手骨骼、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状态。从画面上看,幼儿能够理解教师给其欣赏的作品图像,表现时根据个人的知觉,画出自己感受后的太阳形态。虽然画面中的形态似乎与鸟的形态有差异,但是,在幼儿心中,这一表达可能是他认为合适的,教师在教学里需要关注孩子在表现中的特殊心境。这个4岁幼儿的表现过程,整个身心状态很放松,线条的勾勒到涂色,教师都没有任何限制,就是给他提供欣赏感受的平台,让其能够自由地表达个人对古人表现太阳主题的独特感受。(见过程与作业图)
作业表现评价:在上述两次教学过程,教师一直采用不断鼓励幼儿自主表现的话语,启发幼儿坚持做画(能够多持续时间表现)。作业效果说明,幼儿可以接收视觉图像主题性传达后的引导表现教学。
小结:本个案教学是实验教学(案例1)的补充实验。同样都是中国文化元素“太阳”这个主题,对于不同年龄段幼儿,可以采用不同的欣赏作品图像,引起幼儿不同的知觉反应。在充分尊重儿童个性的基础上,可以整体实施本主题的教学。
(五)实验教学(案例3)
被试,江苏省无锡市善德幼儿园中大班,20个年龄4.5岁~5岁之间的幼儿。
教学过程描述:欣赏导人环节:图像呈现(作品:汉代帛画;根据“太阳里面有金乌”图形分解的结构图若干幅),幼儿反应:奇怪,为什么这样?原因来自教师呈现图像欣赏的过程,利用图像分解方法为幼儿们讲述、分析作品画面上的形态。例如,太阳里面有金乌,问题:为什么古代人喜欢用这样的形态及方式画太阳?又如,画面中的其他形态,蛇、月亮、连理树枝中间穿插的另外8个太阳形等等,以及整个画面分为几个层面,人间、天堂、地狱等,教师针对画面形态的描述,引起幼儿们对画面探究性欣赏的兴趣。课堂中,幼儿们的思绪被画面上的形态所吸引,证明“视觉的一个很大的优点,不仅在于它是一种高度清晰的媒介,而且还在于这一媒介会提供出关于外部世界中的各个物体和事件的无穷无尽的丰富信息。”幼儿对图像的知觉感受中,对画面信息所传达出的某些问题与意义产生好奇。
表现环节,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形态画出“太阳里面有金乌”的造型。有的幼儿反应非常敏感,立刻能够表现自己在欣赏过程中知觉到的图像形态;有的幼儿则神情上比较迷茫,原因:第一,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图像,第二,从来也没有经历这样的美术教学(教师不示范,而是由图片欣赏进入主题后的感觉表达)。
画面效果:第一,幼儿们可以画出太阳与金乌造型;问题:画面形态还是比较小(这是幼儿们美术表现时的普遍问题)。第二,由于教师引导的缘故,幼儿们作画的过程处于玩的状态,有的幼儿画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蛇的形态。第三,这一教学设计目标是,幼儿在这短短的30分钟里,自己能够知觉到太阳与金乌两个图形之间的存在的“图-底”关系。从幼儿们的作业看出,教学设计意图课堂实施中已经达到。(见过程与作业图)
金乌分解图形:
相关教学实验:
1 此课题先后在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幼儿园等两所幼儿园进行教学实验,其中一节课是义乌市全体幼儿园教师200人现场观摩。
2 此课题在浙江省平湖市艺术小学一年级进行幼小衔接的教学实验,由于幼儿们进入小学,整体课堂氛围和作业效果更好。在小学的教学里,图像素材更加细化,视觉呈现更清晰,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七、结果与讨论
(一)从教学过程操作层面上看,图解图构的分析方法将美术作品分解成多幅“过程图”,幼儿的视觉由原先盯着一幅作品看,转变为如何去看明白一幅作品,如何从作品的分解图像中找出作品所蕴涵的美术学科表现性问题。
(二)实验结果证明,实施图像引导的美术欣赏教学,幼儿知觉美术作品的水平显著改善,从而能够引发其动手表达形态的改变。进而论证:采取图解图构方式分解美术作品,构成教学设计文本,运用发现探究式教学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有助于幼儿美术欣赏视知觉水平的提高。
(三)分解作品图像元素后的欣赏引导,有助于幼儿在“图-底”关系的知觉水平发生改变。幼儿绘画知觉水平发展向更高阶段跨越,表现时可以主动建构图形融合成较完整的视觉图式。改变幼儿知觉物象后线条勾勒图形后,与画面背景之间的脱离关系,例如“太阳里面有金乌”的形态作为“底”,又附着各种独立和自我形成的其他图形。
(四)课堂学习方法由单一的“讲授-听讲-接受”转变为“探索发现”,对话、讨论、美术批评的场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思考的平台。由技术层面讲,图解图构美术作品的方法,为当下及未来的基础美术教学提供了可以推广的教学设计模式。
(五)图解图构的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美术欣赏教学环节里,而且,在美术技法表现环节中也具有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例如,使用此方法可以分解作品画面,使之呈现出的不同美术工具、材料媒介、具体表现技法的过程,使幼儿更容易理解与掌握美术技能表现方法及形式。
(六)通过个体幼儿教学、班级教学,比较分析被试幼儿各自的美术欣赏、表现性学习过程,教学实验证实了刺激变量对反应变量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以提炼出一套适合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教学的方法与模式。
八、理论总结
(一)在幼儿期的身心发展中,视知觉能力培育应该是贯穿全部的学习课程,没有基本的欣赏能力与水平,幼儿期其他的学习活动水平将无法提升,这是由视觉艺术的性质所决定的。
(二)只有改变幼儿眼睛的观看方式,才能具备基本的艺术感觉。幼儿必须从改变眼睛的观看方式人手,改善其对生活事物的知觉水平,从而引发思维方法的调节。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基本的艺术感觉及人文修养。
(三)初步形成艺术感觉和人文修养,才能使幼儿真正走向审美体验。没有艺术感觉,无法真正产生审美体验,这样的美术活动或者说学习就是无效的。改变眼光之后的思维,决定了幼儿美术学习的水平,保障了幼儿身心得以整体发展。
(责任编辑 张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