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3-04-29李红艳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李红艳

江主席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健康的心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心理素质对人的成长更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常说:“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基石。”可以这样说,只有生理心理都健康的人才是一个完整健康的文明人。事实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相当多数的老师只注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的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用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理影响学生

只有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了,才有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做一个心理健康知识的研究达人。 教师的健康心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要使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要有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理。很难想象,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的教师能够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因而,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对于困难、挫折要乐观处理,班级日常管理要充满自信,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对待他们要做到“大爱无疆”。用自己健康的价值观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与氛围中成长。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秘密,正确疏导、对症下药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要成为“学生心理”的有心人。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秘密”。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的日益变化,对每个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充满爱,善于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情况。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老师要善于沟通,真诚关心,用无私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针对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的恐惧自卑、留守儿童的孤僻封闭、独生子女的嫉妒、逆反等等不良心理,我们要善于发现,及时疏导,对症下药,让学生养成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品质,使他们善于面对生活,用乐观战胜烦恼,用坚强战胜自卑。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尊重感恩,宽容大度,虚心勤奋。只有我们教师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善于化不良心理因素为积极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进步和提高。

三、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心理调节

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家庭背景、先天素质、社会生活的认识、学习的差异,直接导致他们的心理素质千差万别。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寻找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和完善孩子们的人格。更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程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直观地学到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构建良好的健康心理体系。指导学生自我调控消极情绪,使学生学会心理调节。心理辅导课要有计划、有组织、针对性要强,形式要活泼多样,辅导内容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更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习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比如开展“我笔写我心信箱”“班级小明星”“班主任寄语”“每周一曲”等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开展“服务大家,回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利用节假日清扫街道,到养老院慰问老人等。开展以“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主题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生活的意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师生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学生烦恼有倾诉,困惑有解疑,挫折有帮助,成功有喜悦。学生在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既学到了健康的心理知识,又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素质也会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每位教师都责无旁贷。我们坚信:一群心理健康的老师,造就一群心理健康的学生,成就一个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而共同努力吧!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