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

2013-04-29聂美琦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中学德育社会化

聂美琦

【摘 要】根据唯物史观,中学德育与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内在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学德育对于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其发展的意义、作用和价值的问题,及所谓的“德育工具理性”。二是德育、人的德性进步对于社会的依赖依存关系。探讨和揭示这些关系,对于很好的把握中学德育行为实践的规律性,是非常必要的。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部分,中学德育又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学德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在方法都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本文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教育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有限性和难以持久性。中学生都处于青春期,这个学期学生的心理还不稳定,从认知水平来说,学生逐步具有独立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理性认识能力在不断加强,所以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极易发生转变。中学德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关于社会化

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著的书中说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广义的社会化就是指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关于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三、中学生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没有一种教育活动是不需要教育方法的。《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科学化的基本条件,是完成德育任务、完成德育目标的关键因素。

首先,学校德育没有完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去展开工作。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对社会和身边发生的事具有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但目前中学德育仍采取单一的说教灌输的方法,而不顾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从 而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导致学生道 德价值观的混乱,在心理上对学校的说教产生反感。

其次,德育不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点,道德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心理倾向。这就要求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法也要体现时代性,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另外,在德育课堂上进行封闭式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不能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也就是不能培养学生自己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1.树立好“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认为,“榜样”(model)即模仿的对象。人类大多数行为的产生、保持和变化皆源于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现在不应该注重为学生找榜样,而要侧重于学生自己去发现榜样,我们该做的就是引导他们看到这些人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而不是其他外表、高消费等不好的方面。

2.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协助建立健康的同辈群体亚文化,使之成为主流文化的有效补充。中学生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成分,而鉴于亚文化对群体成员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一定要善于引导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并运用理性分析将这些新颖的文化内容引导到主流方向上。

3.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大环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个体道德教育发挥作用的是其所处的环境,那么,对于中学生而言,创造民主、公正的道德环境,使其在良好的道德氛围的潜移默化中、在对大多数群体的从众过程中习得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是十分关键的,道德教育应该对这样的“隐性课程”予以关注。这些道德文化环境建设的情况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状态。

4.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和别人比 较学习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自我肯定,自我管理,培养中学生的自 信心。当然德育方法的改进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学校社区等周围的环境,学生心理。老师的榜样作用等等,本文仅从宏观方面和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方面探究了改进德育方法的建议。

我国很早就明确的提出素质教育,但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学德育一定能走出困境,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庆林,赵玉芳.心理发展与教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贺新宇.学校文化及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简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

[4]孙健敏.青少年价值观类型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2,(3).

[5]汤志群.中学生价值取向、自我监控性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生活心理研究,1993,(3).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中学德育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微德育”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