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解哑谜
2013-04-29赵畅
赵畅
终于登上了神秘的谜之岛,贝卡一行首先来到了气势磅礴的历史长廊,据说只要通过时光机进入这里,便能看到诸多古人的谜语故事,这些谜思是集多人之智慧精华,如果能到其中一览,肯定可以获益匪浅,为以后的探险之路增加许多有用的经验。贝卡率先跨进了时光机,时光机开始运转——
明朝洪武年间,江西吉水县出了个大才子,名叫解缙,他生性风趣才思敏捷。瞧瞧,他正在侃侃而谈,他在说什么呢?怎么皇帝越听越高兴,他身边的袁大人倒越听越灰头土脸呢?
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夏日,刚中进士的解缙正在翰林院里伏案疾书。他因为年轻有为而被选进翰林院,任庶吉士这一职务,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等公务。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晌午时分,解缙搁下笔,看着写好的公文,舒了一口气。
“好字,好字啊!”解缙听到一阵称赞声,连忙回过头来。竟然是当朝皇帝朱元璋!
“诏书拟好了?”朱元璋看着案头上的文件问道。解缙连忙请皇帝过目。这位皇帝虽然没有受过几天正规的学校教育,却也是勤奋好学,自学成才。朱元璋看过文章后,连连点头:“果然有文采,名不虚传啊!”解缙听了皇帝的夸奖,虽然嘴上谦虚,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皇帝热情地握住解缙的手唠起了家常:“听说你十九岁就中了进士,从小是个神童,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还住得惯吧?”
解缙听到这番话,内心顿时涌上一股暧暧的热流。他激动得鼻子一酸,差点热泪盈眶。“回禀皇上,微臣的家乡在江西吉水,那里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至于说神童嘛,臣不敢当。吉水号称‘才子之乡,在我们家乡,从小会吟诗作对的小孩比比皆是!”
皇帝看着他,很是欣赏,心想解缙一家出了三位进士不是偶然的。不仅解缙家教甚好,当地的基础教育也抓得好,有这样好的人文环境,怎能不出人才?皇帝继续询问:“说说看,你家乡的文化风气好在哪里?”
解缙见皇帝如此平易近人,就放松了脸上绷紧的神经,对答如流起来:“我们家乡啊,大人小孩都喜爱吟诗作对,大家对做学问都到了痴迷的程度。别说是镇上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就连乡村里砍柴的、种田的、卖菜的,也喜欢联诗对句,其中不乏一些高人啊!”
皇帝听了解缙的话,非常开心。与解缙谈话后,他龙颜大悦,立刻传了一道圣旨:“从今以后,江西的乡试,为吉水增加十个举人名额,以广招人才!”
“十个名额!?”负责官员考核的都察院官员袁泰听说此事后大大吃惊。小小的解缙一句话,就让一个县城增加十个名额,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吉水的山野村夫、贩夫走卒都会吟诗作对,这太夸张了吧?十个名额不但关系到考生的命运,还关系到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国家大事岂是玩笑?袁泰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报告皇上说,解缙在欺君,请皇上明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袁泰说的有道理,吉水难道真的是风水宝地,才子们都像种萝卜一样,轻易就从土里冒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能生出那么多才子?皇帝的脑子里也打着一个个问号,既然袁泰有这个心,那就让他亲自去考察吧。
于是,大明王朝文化建设考察团由团长袁泰带队,一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吉水地界。袁泰路上笑道:“哈哈,解缙啊解缙,我随便找个山野村夫考考他,你的牛皮就该吹破了!”
袁泰一行人走在乡间小路上,只见远处来了几个砍柴的樵夫,正挑着柴禾走来。袁泰赶紧停下马说:“你们几个都是哪里人啊?”
樵夫们见一伙当官的拦住他们,都很纳闷。这人是谁啊?一见面就问我们是哪里人,查户口的衙役吗?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几个樵夫使了使眼色,继续往前走。
随从急了:“别走啊!就说你呢!我家老爷问你们是哪里人?”樵夫心想,既然这位老爷和我们搭话,我们也不能太无礼了,便停下来说:“我们都是吉水人。”
袁泰和随从相视一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袁大人问:“听说你们吉水人个个都会吟诗作对,那我们就来切磋切磋。”樵夫放下担子,心想谁怕谁啊?
袁泰环顾四周,见到不远处山上有一座塔,他顿时来了灵感:“我就用这塔做上联吧,‘石塔巍巍,六面四方八角。”樵夫愣了半天,见前面的人都走远了,还朝他不停招手。樵夫心想,这位大人说话莫名其妙,我万一和他搭讪起来,说不定他做出什么更反常的举动,还是快走吧。于是樵夫挑起担子,对袁大人摆了摆手,匆忙赶路去了。
“怎么样啊?”袁大人笑起来,“看见了吧!”
随从也说:“随机抽查就不过关,我们不妨再试试,好让解缙没话说。”
于是,考察团一行人又来到县城,只见一个菜农正在河边洗菜。经过了一次随机测验,袁大人更有信心了,他一见老农就说:“来来来,我们来切磋一下对联。”袁大人放眼望去,河边有一只装着漆桶的小船。他顿时出口成句:“‘船装大桶,油桶漆桶,七桶八桶。来来来,你对下联。”
菜农洗完菜,把十把韭菜捆成一捆放进担子里。他看着这队人想,这些人是从糊涂国怪人乡来的吧?他们那里的人都是这样和人打招呼吗?我还是赶紧卖菜去,离这些人远点吧。他赶紧把还没捆好的九把香葱放进担子里,指了指担子,挑起担子走了。
哎呀,这樵夫和菜农在打什么哑谜啊,这样怎么能对得上袁大人的绝对呢?这下解缙的牛皮吹大了,不知道他该怎么解释。
袁泰快马加鞭回到京城,添油加醋地向皇上说明了在吉水遇到的情况。皇上有些生气,立刻招来解缙问话:“你说吉水的人都比其他地方的有文化,为什么袁大人去调查时却发现,他们都一问三不知呢?”
解缙连忙向袁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听着听着,他脸上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解缙笑着说道:“妙对,妙对啊!袁大人,我家乡人的素质普遍较高,如果人们遇到简单的对联,直接给出答案就太简单了,所以人们往往会用哑谜来对应。我的两位老乡已经给出了下联,你怎么说他们一问三不知呢?”
袁泰连忙说:“那樵夫只是朝我摆摆手,哪有什么哑谜?”
解缙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他伸出巴掌向你摆摆手,这是说‘玉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对你的‘石塔巍巍,六面四方八角,对得多巧妙啊!”
袁泰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好,难道那菜农手指菜担,也是哑谜?”
解缙哈哈大笑:“这句下联对得更妙,他指着十把韭菜九把香葱,意思是‘肩挑菜把,葱把韭把,九把十把。对你的‘船装大桶,油桶漆桶。七桶八桶,多整齐啊,‘韭把和‘九把,‘漆桶和‘七桶都恰好是谐
音,真是太妙了!”
朱元璋在一旁听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果然是哑谜妙对!袁大人真是不虚此行。”袁大人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来。
解缙真是聪明绝顶啊,这样的哑谜都能拗过来,不愧是一代才干。接着看下面的故事,你就会发现他不但才思敏捷,还很冷幽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