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
2013-04-29高建丽
高建丽
摘 要:教育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和心灵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需要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我们要“用教材教,不教教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学生
教育学习中,有句话令我感受很深:“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考高分,而是要教会他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钻教材,又要结合我们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生活经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做合理的教学设计。
记得那是一次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的巩固应用中,有一道铺地砖的题,考虑到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我就先进行了一个活动,测量教室里的室内长和宽,计算出面积,要铺边长1米的方砖得多少块?如果改成边长80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然后告诉他们两种砖的价格,让他们找出合理的方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过程中,每个人都学习兴趣很高,认真的计算,虽然这道题用了整整一节课,但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有条不紊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对这一过程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然后我又布置了一道题,回家量一量自己家的客厅,看看铺了多少块砖,花了多少钱,问问父母,看看你的计算对不对,第二天上课时汇报。这样同学们就对面积的应用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善于开发身边的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数学生活化”。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好教育是没有的,好的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得来。
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课时,由于二年级孩子比较小,一年级时只是简单的认识了东南西北,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然后带他们到室外,把平面图上的方向和实际生活中的方向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学校里的方位,各个方位上有什么,它的左右(东西南北)各是什么,找哪一个实物以哪个做标准来观察。然后就地画出平面图,分组进行,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实践能力。让他们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利用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育是创造性的活动,只能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我们的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但更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们要对工作进行思考。工作既是在帮助学生,也是收获尊重、收获情感,收获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让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同时也是通过工作来发展自己。在追求主体性活动外化实证自己的同时,也追求在主体性活动中的内化——促进自我发展与变化。少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辛酸和无奈,而是不断发现生活的意义,不断获得对生活的新理解。这样老师在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上主体性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内化和外化良性互动。
教育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和心灵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需要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我们要“用教材教,不教教材”,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各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让学生从教材中去认识世界,在生活中学习教材,开发教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真正有知识有能力的新时代弄潮儿。
(作者单位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五一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