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3-04-29陈美容
陈美容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语文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人格塑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与现代社会教育的要求逐渐不相适应,亟待改革。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语文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语文作为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之一,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还尚不能满足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积极探讨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语文地位的逐渐下降
语文教学的问题曾经在教育界讨论得较为激烈,但是语文教学仍然摆脱不了其尴尬的地位。并且语文无论在教学工作者还是学生心中,地位都在逐渐地下降。不理解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何在,意义又如何,这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语文教学知识的广度以及内容的深度都较之前有所下降,并且随着“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口号的提出,语文的地位日趋变为教育的从属地位。教学课时与教学进度也逐渐被专业课压缩得少之又少,语文教学也要听从专业教学的指挥,一切以专业课教育为核心,造成学生对语文越来越疏远,语文的积极作用也不能有效地显示出来,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2.学生人文素养的下降
由于语文教学不能积极有效地展开,导致语文应发挥的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下降,甚至危及到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容易造成学生不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下降,这无疑将会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另外,学校语文教学内容的压缩,也不利于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不尽人意,文学鉴赏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能力更是不容乐观,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对于学生就业与人沟通、书写工作总结和报告以及妥善解决矛盾等都有着负面的影响。并且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字编辑软件的普遍应用,更是造成学生拿不起笔、写不了字的畸形现象,网络小说数量疯狂增长,质量却急速下降,都给学生的思想带来较大的冲击。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发挥语文应有的功效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3.语文教学课堂的问题
语文教学课堂要优化教学设计策略,在教育、启发和调动学生方面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为学生搭建起文化教育、素质培养的平台,不能营造表面的活跃景象,而是要使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课堂教学要多些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营造。语文课堂上不能只是学生读读、写写,要给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机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也要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学生之间的合作,帮助后进生。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不能把“讨论讨论”当成口头禅,不能把“自己看看”当做教学形式,而要注重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
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1.担负基础教育的任务
无论教育改革如何进行,都改变不了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事实,所以语文教学改革仍要以担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的任务,利用其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为学生搭建起人文素质以及科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平台。通过以下两方面加强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第一,注重语文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教学内容中陈旧老套的知识要进行修订和删改,赋予语文知识时代性与新鲜感。过于琐碎的教学内容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完善和重新审视,重新树立起语文教学的旗帜,积极改变现代“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的畸形发展现象,课堂上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提高。第二,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在语文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上已经初步具备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在此基础上,应该对语文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在整体上进行把握,注重学生熟练运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提供有力的基础作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将来是要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所以学习的教育是短暂的,但是学生语文的学习却是一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语文基础工具的作用。
2.改善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转变,然后是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实践,教学方法深化教学理念,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优化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拥有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年轻教师具有活力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共享,充分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总体把握语文教学备课、授课。其次,课堂授课要注意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教师一言堂,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依赖教师长期在课堂上的培养,而不要追求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上长期的接受语文教师的熏陶,而且还需要教师悉心指导。教师要善说会说,通过交流达到师生的良好互动。例如,在《再别康桥》一文中,教师深情的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本中所描述的环境中,体会诗中淡淡的忧伤,随后可以通过课文背后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讲述徐志摩、林徽因以及陆小曼的浪漫爱情故事,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教师可以做课后总结,并给学生布置搜集徐志摩相关资料的任务,使课堂教学持续到课下,注重课下教学的延续,培养学生文章的鉴赏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讲课要起到对学生的启蒙和指导作用,让学生去联想课本内容与拓展课本外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教师,浓厚的兴趣会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体会语文的美好意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但是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第一,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境。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普遍没有兴趣,认为语文就是写与背,因此要改善现状,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巧设教学问题情境,把学生逐渐带入到语文学习的内容中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课文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历史背景,在众多的古诗文中都有着颇为丰富的有趣历史故事,在众多的散文中又埋藏着许多感人至深的人文故事,教师利用这样的故事,提出问题引入语文内容的教学,无疑将会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第二,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评价。学生有很强的荣誉感,教师的表扬对于学生学习的动力将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得到教师的认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同时,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不能够让学生看到教师在鼓励评价时的应付,要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及积极的教育意义,学校和教师要重视语文的教学改革,立足于实际,配合教学的目标,探索出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母汉琼.关于职教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7(09).
[2]李莉.关于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2010(02).
[3]鞠保梅,鞠海宁.关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12(65).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