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高考的现状
2013-04-29钟望淼
钟望淼
摘 要:人们都说:高考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特别是对于农村家庭的学生,甚至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考这座独木桥成了所有学子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从美术报考—考前培训—美术院校教育—就业对美术高考的现状浅谈一下观点。
关键词:美术;高考;现状
一、当前美术高考热的现象——报名火爆,美术高考其实不易考
近年来,艺考生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美院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该校报名人数高达9万人,最后只录取1665人,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录取比例达到了100∶1。广东近三年参加美术科统考的人数也在增长。2011年有3.7万,2012年有4.3万,2013年有4.6万。广东美术考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已远远超过录取人数的增长率。由此可以说,美术高考并不“易考”。与美术高考相对照,很多省份普通高考的录取率达到70%以上,甚至更高。如此看,当今美术高考倒确确实实成了独木桥。
二、当前美术高考训练的现状——教学模式程式化,课程内容单一化
在我们美术教师间有个笑话,学校在动员学生报专业时一般都是理科好的报理科,文科好的报文科,文理科都不太好,身体好一点的报体育,文理科都不太好,样子、声音好一点的报音乐,剩下的都可以报美术。过去学美术的人并不多,都是兴趣和爱好报考美术院校。现在学美术的学生因为兴趣和爱好的少之又少。由于现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一般来说很多美术考生从接受专业美术培训到美术高考大都只有一百多天左右,甚至有一些学生参加两、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参加高考。还有很多学校的美术备考,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阅卷要求、教师喜好等,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导致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美术本是一门充满创造性与心灵感悟的学科,如今却变成了机械的背诵与临摹。
三、当前美术院校教育的困惑——美术扩招大大降低了生源质量
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学校领导问我:“钟老师,你觉得我们学校这几年的美术生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会不会太多了?”我想:这也是很多高中学校碰到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有更多的人上大学当然是好事情,但不是说越多人报美术越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物质文明发展了,而精神文明的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于是90年代以来,全国各大高校不约而同地大规模开设艺术专业,导致艺术类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自然也就有更多的艺术类学生可以上大学。但上了大学是否能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呢?大部分考生由于文化课较差,考其他院校没有把握,他们只想通过短时间的冲刺训练,就能考上大学。因此,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认知模糊,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其在行为、思维与观念上与现代艺术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艺术教育良性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扩招和专业设置的混乱,一些无视艺术教育和自己的办学水平、教学师资、教学条件的高校,一味地关注生源数量给自己带来的暂时利益,忽视了生源质量和社会效应,学校硬件配备不到位,师资严重不足,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效果越来越差,毕业生的素质滑坡就成为必然了。
四、就业——兴趣不等于出路
从社会需求角度看,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有日益增大的趋势,美术类人才就业一般分成两大类,美术设计类和“纯艺术”类。近年来艺术设计、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广告制作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壮大,为美术设计类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由于报考艺术类的考生逐年增加,一些非热门的艺术专业学生过于饱和,而社会的需求量并不大,每年的毕业生大大超出了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许多学生在求职时只得放弃自己的所学专业,另寻出路。“纯艺术”职业之路起步更为艰难。据统计,学美术的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玩“纯艺术”的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的就业需求情况调查也显示,绘画、雕塑等专业传统就业领域(画院、美术馆、雕塑院、美术院校等专门机构)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相对饱和,对专业人才要求有较深的精英情结,对人才专业水准要求极高。因而,传统造型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在“纯艺术”职业之路起步会遭遇更大的困难。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并不是给美术高考生泼冷水,而是在轰轰烈烈的美术高考中,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一边是高校不停地扩招,一边是令人担忧的生源质量;一边是报考火爆,一边是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一边是各类培训机构疯涨的培训费用,一边是背后为了孩子上学苦苦支撑经济的家庭。而每位考生也要认清当前美术高考的现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要有走捷径的心理,而教育主管部门、考试中心、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时代发展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美术教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能融入社会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民族审美素质担当一份责任的美术人才。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