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出思维的火花

2013-04-29林花

考试周刊 2013年66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初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林花

摘 要: 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关键是掌握提问的技巧。本文从阶梯提问、层层设疑,开启深刻的思维;联系旧知、贯通认知,拓展广阔的思维;巧妙设问、变换角度,诱导灵活的思维;批判提问、开启争论,培养批判思维这四种提问技巧出发谈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提问技巧 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从中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认识古今中外历史的内在联系,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分析和概况历史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学生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等方面。要达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思维品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如何通过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阶梯提问、层层设疑,开启深刻的思维

针对一些学生对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浅尝辄止的现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阶梯,以恰当的问题为投石,激起学生思维中的波澜,使其深入思考,深究其义。如笔者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这个问题时,根据阶梯提问的方法,出示1925~1949年美国失业率的图表,同时分层设疑:①美国失业率最高的年份是哪年?②1929~1933年失业率呈现什么趋势?呈现出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③1933年之后失业率呈现什么趋勢?原因是什么?利用阶梯的问题设置方式,使学生顺利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阶梯提问、层层设疑,充分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利于拓深学生的思维。在讲述汉武帝大一统措施中的思想措施时,笔者提问:①汉武帝在思想上大一统的措施是什么?②你知道当时有哪些“百家”?为什么不采用墨家、法家、道家等学派的思想主张呢?③回忆儒家学派的思想是什么?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与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一样吗?④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呢?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提问突出重点,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拓深思维。

二、联系旧知,贯通认知,拓展广阔的思维

思维的广阔是指思维发挥的广阔程度。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决定了学生的思维应有一定的广度性。大多数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往往眼光咫尺,立足局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旧知,贯通新知,实现强化教学效果,拓展思维的目的。如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笔者联系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中的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人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内容,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新知联系旧知,更深刻地理解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已经悄然变化,对“危机从海上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为近代史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还可与学生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相联系,结合历史教材所提供的主要知识内容,由已知引向未知,实现思维的充分扩展。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时,笔者出示语文课堂学过的联合国门口安放的雕像“铸剑为犁”的图片,然后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在联合国门口安放这么一个雕像,他表达了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目前引起国际战争的因素有哪些?有什么办法能够早日实现铸剑为犁应有日,战争不再的愿景呢?这样,通过联系旧知、贯通新知的提问技巧,既可以实现思维的扩充延伸,又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目的。

三、巧妙设问、变换角度,诱导灵活的思维

灵活思维是指变换角度地考察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同一问题的巧妙设问,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切入,从而获取较佳效果。如讲授“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时,笔者在多媒体上罗列了重庆谈判前蒋介石与毛泽东来往的三封电文的历史史料后,提问:“从电文中可看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毛泽东要接受邀请?”换个角度提问:“假如毛泽东去重庆,蒋介石会怎么做?假如毛泽东不去重庆,蒋介石会如何呢?”学生通过回答这两个多思维指向、多思维结果的问题,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到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角度设问,有利于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用语言描绘等形象化的手段巧妙设问,充分表现某个历史情境,使学生身在其中,感同身受。这样,面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考是积极的、主动的。比如在讲述秦朝在经济上巩固统治的措施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假如你是秦初一位商人,你从邯郸到秦朝的都城咸阳贸易,在咸阳想置办一些布匹回去,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创设情境的提问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样,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巧妙设问,不但渲染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与人们的认知规律相符,从而很好地激活了思维。

四、评价提问,开启争论,培养批判的思维

所谓批判的思维就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定,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辨别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教师可适当使用评价式提问开启学生的争论。如讲授“拿破仑帝国”时,笔者设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有人说他深翻了欧洲的封建土壤,有人说他穷兵黩武,给欧洲被侵略的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你认为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人认同前者,有的人认同后者。在学生的认识存在分歧时,笔者及时点拨纠正,指出: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实,应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史观,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应分析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深刻理解知识,又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批判思维,达到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以上几种提问技巧,是比较常规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力求做到精确、清晰、扼要;第二,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应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遵循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原则。具体实践,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探讨,去探索,需要根据工作层面的需求发挥长处,展现个人的教育技巧。

参考文献:

[1]殷海华,杨丽华.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提问技能指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严永全.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名师工程系列丛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孙爱妮.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初中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关文信,于小波,苗青.新课堂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初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简析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