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学习指导的四个关键点
2013-04-29葛小芬
葛小芬
摘 要: 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指导,必须抓住激发幼儿表达欲望、幼儿实际生活、加强阅读区指导、教师日常用语规范化这四个关键点。
关键词: 日常活动 幼儿语言学习指导 四个关键点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锁定为“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然而,许多幼儿园教师偏重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却常常忽视在日常活动中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指导。那么,要提高指导幼儿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必须抓住哪些关键点呢?
一、抓住激发幼儿表达欲望的关键点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要贯穿于各个领域”,教师“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情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回应”。因此,要加强对幼儿语言学习的指导,首先要关注表达欲望的激发。当幼儿没有表达的欲望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当幼儿表现出表达欲望时,教师必须把握机会,鼓励与引导幼儿尽情表达。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上,开展了“送礼物”的游戏活动。教师准备了“爸爸”、“妈妈”、“宝宝”的人物图片及大小不一的衣服、裤子、鞋子等礼物图片,要求幼儿分别为人物选择合适的“礼物”并贴在他们的下方。操作中有一个幼儿自言自语道:“爸爸穿最大的衣服……”而那位教师马上用“嘘”声制止了幼儿,其实,这位教师错失了指导幼儿语言学习的好机会。教师完全不必用“嘘”声阻止孩子,而是要因势利导,让幼儿一边送礼物,一边表述自己的做法:“我把这件最大的衣服送给爸爸,给妈妈穿这条不大也不小的裤子,最小的鞋子送给宝宝……”这样,幼儿不仅开心,而且学会了恰当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有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再如,教师饭后带孩子们散步,恰是春暖花开时节,树枝长出了嫩芽,花儿争相开放。孩子们忍不住窃窃私语,有的说:“快看!树上长出嫩芽了。”有的说:“我看到地上有新的小草钻出来了。”由于边看说话,大家放慢了脚步,原本整齐的队伍越来越松散。于是教师停下脚步整顿队伍,大声命令学生不许说话,保持安静……其实,在这个生活片断中,教师完全可以顺着孩子的兴趣展开语言训练:“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春天的许多新气象。大家再仔细找找,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大家,还可以把在别的地方看到的花介绍给大家。”这样,孩子们肯定会饶有兴致地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讲述,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不断拓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
二、抓住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的关键点
《指南》语言领域的“教育建议”指出:“多给幼儿提供倾听与交谈的机会,经常和幼儿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实践表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首先是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有位小朋友哭得很伤心、很委屈。原来,活动中有给苹果涂色的环节,好多小朋友把苹果涂得红红的,非常漂亮。唯独这位小朋友把苹果涂成了黄色,还留下了一个洞。于是,在别的小朋友一致的批评声里,她委屈地哭了。教师就温和地询问她这样画的理由。她说:“我家吃的苹果就是黄色的。那天,我吃苹果时,还发现黄色的苹果上有一个黑洞。”教师恍然大悟,原来那个苹果开始腐烂了,便表扬了这位小朋友,说她观察得非常仔细,还能在画画时大胆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但激活了小朋友的思维,还使得哭泣的小朋友开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些教师常常会陷入谈话内容远离幼儿实际生活的误区。如,有段时间,全国多个城市出现了H7N9禽流感患者,教师觉得应该引导幼儿适当关注。于是,就在晨间谈话时展开了预防禽流感的话题。一开始,教师问道:“小朋友听说过禽流感吗?谁知道禽流感是怎么回事,怎样预防禽流感?”不料,教室里寂静无声,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禽流感话题虽然是社会热点话题,孩子可能会听到一点。但这位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明显超越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更何况,关于H7N9禽流感的发病原因和预防,目前连医学界都还没完全搞清楚,幼儿怎么接得上嘴呢?因此,教师所选的话题必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才更有利于开展语言学习指导。
三、抓住加强阅读区指导的关键点
《指南》语言领域的“教育建议”指出,要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要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与阅读。并且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教师要常常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但实践中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许多教师认为,教师只要在阅读区投放一些书籍,幼儿就会自己去看,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阅读,语言能力就会相应得到发展。比如,阅读区内共有十二个孩子,其中三个孩子一起看一本书,一边看一边讨论。一个孩子偶尔模仿图书中人物的动作,惹得另外两人笑得前仰后合,甚至还有一个孩子自己不看书,却围着看书的孩子转,调皮地触碰正在看书的孩子,受其影响,不少幼儿放弃图书玩乐起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阅读区缺乏规则,导致孩子们随意活动,自由吵闹。教师只能被动呵斥:“不准吵闹,看书要安静!”事实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要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为阅读区制定必要的规则,比如轻拿、轻放、不争抢等;其次,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阅读行为,适时介入指导。当然,教师更应该常常陪幼儿一起阅读,让他们感受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产生阅读的兴趣,积累语言学习的前期经验。
四、抓住教师日常用语规范化的关键点
不少教师在日常与幼儿交流时,还存在语言不明确、不规范、不生动等问题,需要加以改变。为幼儿创设优美的语言情境,提供规范、优美、生动的语言范本。教师首先要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尽量避免用方言和儿化语言。其次,教师要时刻注意文明用语,尽量用正面语言进行引导,“别哭,老师来帮你”,“你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等等。正面引导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语言表达,使他们形成文明用语的习惯。最后,教师说话时还要注意相应的语气、语调,并可运用合适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这样的熏陶下,幼儿的语言表达也会逐步变得生动得体。